最佳新人

Billboard榜单一直无关音乐品位,所反映的也只是北美平民大众的音乐喜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榜单被一批接一批的电音,舞曲等口水歌侵占。在大家还在津津乐道Lady Gaga, Katy Perry还是Miley Cyrus谁该登顶的时候,来自新西兰的新人Lorde在这个时间却成为坐在第一名最稳的一个。
有时很难捉摸美国大众的音乐品位,至少那些听惯了粗浅流行歌的人如何从中发掘Lorde以及单曲Royals,我看不太明白但却始终觉得惊喜。这个很像Lana Del Rey的唱作人至少在这里得到了她所应有的欣赏了。
说到Lana Del Rey,尽管两人在音乐风格很像,也同是年轻刚刚出道不久。但显然仅有16岁的Lorde显现出了更多的优势和灵气在音乐上面。至少作品本身并不承担更多宏大概念和思想,相反深厚并极具魅力的嗓音唱出的更多是与当代生活相关,更单纯的主题。在这个方面,Lorde的稚嫩也让他更有机会做出在创作上做减法上的作品,更平易近人也更纯粹。
再回到Billboard榜单的那些作品,时时看到一些大牌流行歌手刚发出新单曲,就在榜单迅速窜升。这中间包含了这名歌手对大众的强烈吸引力,也有歌曲本身对大众的取悦程度。这就是常说的一般概念上的“好听”,“好听”的确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听众很迅速的喜欢上,也许对当今流行音乐也被当作一首好音乐的必备因素之一,但显然当下一波一波的“好听”的歌在榜单上来来走走,在这个作品速朽的时代,显然是让人觉得悲哀的。
不管怎样,Royals的确不该是大众第一耳就能迅速获得听觉快感的“好听”歌曲,但至少让人觉得惊艳。在我觉得对于音乐欣赏上,除了“好听”,更应该具有一种“气氛”或者“氛围”。只有16岁的Lorde显然是制造音乐气氛的高手,她的与年龄反差极大的深沉厚重的嗓音,以及所制造的黑人音乐的暗黑氛围,再加上歌曲表达的极为个人化的主题,都使得她的歌曲在深度上和耐听度上都比普遍上的“好听”向前一大步。反复听的过程值得玩味,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和悲凉情感缓缓漫溢开来。
然后更强大的是,她的风格却并没把她纳入小众的范畴,就现在的结果她也的确“流行”了起来。至少当下民众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对音乐的多样性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
就说到这。最后想说,这是我一整年目前为止听到觉得最棒的专辑。在此想小小的为她押一下格莱美。
P.S. 看到从这张专辑出版到现在,竟然始终无人评论,觉得不公才信手写出一篇拙文,表达我对她的喜爱。
有时很难捉摸美国大众的音乐品位,至少那些听惯了粗浅流行歌的人如何从中发掘Lorde以及单曲Royals,我看不太明白但却始终觉得惊喜。这个很像Lana Del Rey的唱作人至少在这里得到了她所应有的欣赏了。
说到Lana Del Rey,尽管两人在音乐风格很像,也同是年轻刚刚出道不久。但显然仅有16岁的Lorde显现出了更多的优势和灵气在音乐上面。至少作品本身并不承担更多宏大概念和思想,相反深厚并极具魅力的嗓音唱出的更多是与当代生活相关,更单纯的主题。在这个方面,Lorde的稚嫩也让他更有机会做出在创作上做减法上的作品,更平易近人也更纯粹。
再回到Billboard榜单的那些作品,时时看到一些大牌流行歌手刚发出新单曲,就在榜单迅速窜升。这中间包含了这名歌手对大众的强烈吸引力,也有歌曲本身对大众的取悦程度。这就是常说的一般概念上的“好听”,“好听”的确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听众很迅速的喜欢上,也许对当今流行音乐也被当作一首好音乐的必备因素之一,但显然当下一波一波的“好听”的歌在榜单上来来走走,在这个作品速朽的时代,显然是让人觉得悲哀的。
不管怎样,Royals的确不该是大众第一耳就能迅速获得听觉快感的“好听”歌曲,但至少让人觉得惊艳。在我觉得对于音乐欣赏上,除了“好听”,更应该具有一种“气氛”或者“氛围”。只有16岁的Lorde显然是制造音乐气氛的高手,她的与年龄反差极大的深沉厚重的嗓音,以及所制造的黑人音乐的暗黑氛围,再加上歌曲表达的极为个人化的主题,都使得她的歌曲在深度上和耐听度上都比普遍上的“好听”向前一大步。反复听的过程值得玩味,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和悲凉情感缓缓漫溢开来。
然后更强大的是,她的风格却并没把她纳入小众的范畴,就现在的结果她也的确“流行”了起来。至少当下民众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对音乐的多样性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
就说到这。最后想说,这是我一整年目前为止听到觉得最棒的专辑。在此想小小的为她押一下格莱美。
P.S. 看到从这张专辑出版到现在,竟然始终无人评论,觉得不公才信手写出一篇拙文,表达我对她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