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131
晚期以深沉晦涩著称的弦四。循环整天,偏爱131。
首乐章是fugue,开篇四个音带着垂询的语气;随之铺开、延伸,缠绕、晃动,节奏隔着一杯柠檬水。是求而不得的酸涩,还是得而复失的惆怅?来世那么远的月色里,听北风的咳嗽声。悲伤愈发浓了,渐次弥漫。情绪抬至最高处,和声摩擦得令人心颤。一场风暴似正在酝酿,傍晚伊始,黎明结束,隐忍不发。最后重申了几个锐利的和弦后,一切从嘶哑的光线中离去,沉到不可言说的胸膛里。唯有寂静穿过空空的海浪。
第二乐章舞曲,依然消极抵抗。主题乍听之下是在愉悦的、田园式的甚至欢乐情绪中徜徉,但往往在重复的动机之下把旋律逼到极弱以至消失。紧接着一个新主题又出现,压抑的表情并未散去,反而纠缠在一起。嘲弄慰藉,举棋不定。
第三乐章是绮想的短句,结束时的齐奏仿佛小小的戏剧性宣告,衔接规模颇大的变奏曲,鸟儿转向的弧度。第四,第四乐章特别需要凝神细品。虽然它主题单纯、安谧,沁人心脾。前景旋律一唱一和,初月尚未长出铁锈。第一变奏以诗句读,第二变奏活泼,第三变奏内敛,第四变奏呼吸微澜,第五变奏里我爱极了那些低吟的颤音,小提琴在被打断后发出难抑的歌声,宣誓。直到最后一个颤音,秋叶悬于湖面。
第五乐章如同谐谑曲一样的急板,游戏,或者宴会?烟火气息淡淡渲染。主题好似轻快的民歌,结束也充满光彩。
第六乐章,整饬,线条干净;同样是冥思的气质,但没有第一乐章凄凉和寒意。正在思绪向前进展的时候,被一个严峻又强烈的质问打断。好,由此进入末乐章。
末乐章是紧凑而充满戏剧张力的,积累的情绪在这里得到泄洪。第二主题尚能触及幻想的疆界,最终主题却如同十月裂帛,旋律颠簸翻腾。也正是在此时,我才最为清晰地意识到这是在听贝多芬,不屈的意志与坚韧的形象在悲情的行进中淋漓展现。令人惊异的宽度和纵深,对峙的力量互相高涨、攀爬,一个身不由己的、变化万端的世界。然后结束——在三声没有解决的强音下戛然而止。
131开始于肃静,到甜美,到戏谑,再到对质和不安,经历了起伏跌宕的情感记忆,说它是一部深邃雅正的悲剧,应该没有错吧。有抗争,但不像贝五那样直露。有优美,也不是小协那般纯粹的华丽。个人觉得像浪漫派,如此贴近心灵的表达和细碎的抒发。
寝室今天只剩自己一个人,摘掉耳机,买了一袋棉花糖堆在床头,什么书都读不下去。
PS:关于版本,贝弦四重奏的精彩演绎实在太多,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可能多推布什组之类的,不过初听131和135,伯恩斯坦的大乐队也觉得不赖,厚重,有气势(虽不一定更有力度),情感挖掘到位。独奏重奏啥的...太骨感了嘛。
PSS:封面是黑吗? 233333
首乐章是fugue,开篇四个音带着垂询的语气;随之铺开、延伸,缠绕、晃动,节奏隔着一杯柠檬水。是求而不得的酸涩,还是得而复失的惆怅?来世那么远的月色里,听北风的咳嗽声。悲伤愈发浓了,渐次弥漫。情绪抬至最高处,和声摩擦得令人心颤。一场风暴似正在酝酿,傍晚伊始,黎明结束,隐忍不发。最后重申了几个锐利的和弦后,一切从嘶哑的光线中离去,沉到不可言说的胸膛里。唯有寂静穿过空空的海浪。
第二乐章舞曲,依然消极抵抗。主题乍听之下是在愉悦的、田园式的甚至欢乐情绪中徜徉,但往往在重复的动机之下把旋律逼到极弱以至消失。紧接着一个新主题又出现,压抑的表情并未散去,反而纠缠在一起。嘲弄慰藉,举棋不定。
第三乐章是绮想的短句,结束时的齐奏仿佛小小的戏剧性宣告,衔接规模颇大的变奏曲,鸟儿转向的弧度。第四,第四乐章特别需要凝神细品。虽然它主题单纯、安谧,沁人心脾。前景旋律一唱一和,初月尚未长出铁锈。第一变奏以诗句读,第二变奏活泼,第三变奏内敛,第四变奏呼吸微澜,第五变奏里我爱极了那些低吟的颤音,小提琴在被打断后发出难抑的歌声,宣誓。直到最后一个颤音,秋叶悬于湖面。
第五乐章如同谐谑曲一样的急板,游戏,或者宴会?烟火气息淡淡渲染。主题好似轻快的民歌,结束也充满光彩。
第六乐章,整饬,线条干净;同样是冥思的气质,但没有第一乐章凄凉和寒意。正在思绪向前进展的时候,被一个严峻又强烈的质问打断。好,由此进入末乐章。
末乐章是紧凑而充满戏剧张力的,积累的情绪在这里得到泄洪。第二主题尚能触及幻想的疆界,最终主题却如同十月裂帛,旋律颠簸翻腾。也正是在此时,我才最为清晰地意识到这是在听贝多芬,不屈的意志与坚韧的形象在悲情的行进中淋漓展现。令人惊异的宽度和纵深,对峙的力量互相高涨、攀爬,一个身不由己的、变化万端的世界。然后结束——在三声没有解决的强音下戛然而止。
131开始于肃静,到甜美,到戏谑,再到对质和不安,经历了起伏跌宕的情感记忆,说它是一部深邃雅正的悲剧,应该没有错吧。有抗争,但不像贝五那样直露。有优美,也不是小协那般纯粹的华丽。个人觉得像浪漫派,如此贴近心灵的表达和细碎的抒发。
寝室今天只剩自己一个人,摘掉耳机,买了一袋棉花糖堆在床头,什么书都读不下去。
PS:关于版本,贝弦四重奏的精彩演绎实在太多,是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可能多推布什组之类的,不过初听131和135,伯恩斯坦的大乐队也觉得不赖,厚重,有气势(虽不一定更有力度),情感挖掘到位。独奏重奏啥的...太骨感了嘛。
PSS:封面是黑吗? 2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