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侠客现代情
当天气渐凉,秋风之中“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场景再现之时,那个创作过名曲《落木》,成功将中国传统的古琴融入到自己独特音乐体系之中的沼泽乐队又一次出现在独立音乐爱好者面前。这一次,他们带来的是自己的新专辑《远》,这也是沼泽独创古琴后摇音乐概念之后推出的第三张专辑。
如果说在前两张专辑里,古琴象征的传统还是与电吉他、电贝斯、架子鼓这传统摇滚三大件营造的现代感呈现出混搭和互文的效果的话,那么在这张《远》里面,古琴已经彻底融为沼泽后摇音乐体系的一部分,而不再作为中国古典的符号单独存在。这样的融合使得沼泽能够从容表达内涵更丰富、更具现代性的意象,整张专辑仿佛一幅采取了传统水墨画手法的现代油画,或者一首融入了浓浓古意的现代派散文诗,让人回味无穷。
专辑由六首曲子组成,其中时间最长、结构最复杂的两首曲子当数《失梦客》和《变形记》。单纯看《失梦客》的曲名,你可能联想到的是一位备受失眠困扰的少年,然而听完这首曲子,你就知道沼泽在其中倾注的情绪和思想绝非仅此而已。该曲先在前半段用大量失真的噪声吉他音效,营造出一种极度喧闹和混乱的氛围,这仿佛正是在暗喻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基调;随之而来的猛烈而快节奏的电声则让我们感觉高速运转,身心俱疲。在怪相丛生、压力纷繁的现代社会里,忙于为生计而奔波的芸芸众生们如何奢谈梦想?《失梦客》或许正是以这样的音乐内容,来为这个梦想缺失的时代画上一个休止符。
而《变形记》恰恰与著名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的经典小说同名,或者是为了配合这首曲子的纯粹现代性意境,古琴声并没有在其中出现。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用丰富的隐喻和意识流手法充分表达出作者对于世界的迷离与绝望,而在沼泽的这首《变形记》同样用意识流手法把他们的各种零碎情绪和动机串接在一起。键盘和弦乐的冰冷和凄凉,鼓和贝司的迷离与沉醉,共同奠定了全曲的灰暗基调;而在这一氛围中,队长海亮的电吉他声层层递进,直至狂飙,绝望与悲哀不言而喻。在这样的音乐声中,我们仿佛能看到那只丑陋怪异的大甲虫在潮湿脏乱的暗室里艰难爬行。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变形记”,我们虽然还拥有人身,但也在兴奋与失落、狂喜与悲恸的循环之中一次次体验着被异化,被“变形”……
这张专辑问世之后,流传最广、最为乐迷喜欢的,要数其中的第三首——《世界是块忧伤的石头》。以“石头”来意指忧伤,实际上并不是沼泽的首创。在英国老牌摇滚乐队滚石和美国大师级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作品中,滚来滚去的石头就被视为忧伤、孤独和无依无靠的象征。而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希腊神话里,人们就用不断重复推石上岸的西西弗斯来表达命运的悲剧与无望。沼泽的这首曲子,或许正有借用这些典故,向摇滚乐前辈和西方哲学传统致敬的意思;然而在音乐的具体表达上,沼泽却有着明显的创新。乍一听,这首曲子里似乎采用了大量西方弦乐的成分,但实际上,该音效是队长海亮用大提琴弓拉古琴营造出来的,这种彻底融合中西乐器的表现手法丰富了乐曲的层次和内涵。而正如西西弗斯最终从重复无望的推石上岸之中发现了生命的乐趣和意义类似,这首长河奔流、摧枯拉朽的乐曲也在延绵的忧伤之中,带给了听者希望和力量,让我们在曲终之时看到了前方的一丝亮色。
专辑的其他几首曲子也同样值得称道:开篇曲《离》用一次次循环往复、力量渐深的小段落来表现分别的伤痛和漫长等待的凄苦,直教人想起北岛的诗句“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而听到《憧憬之船》和《灰鹱望海》的高潮部分,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十年前那个以电子乐和英式迷幻见长的年轻沼泽的影子,《仲夏夜》里的喃喃细语,《沼泽》里的阴郁和潮湿,在新专辑的这两首曲子里仿佛又得到了重新的表达。
这就是沼泽,不断创新,不断求变,而在变化之中,侠情不变,诗意不变。
期待这支身居岭南的传奇乐队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013.10.22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发表于2013年11月13日出版的《江南时报》文艺范周刊。)
如果说在前两张专辑里,古琴象征的传统还是与电吉他、电贝斯、架子鼓这传统摇滚三大件营造的现代感呈现出混搭和互文的效果的话,那么在这张《远》里面,古琴已经彻底融为沼泽后摇音乐体系的一部分,而不再作为中国古典的符号单独存在。这样的融合使得沼泽能够从容表达内涵更丰富、更具现代性的意象,整张专辑仿佛一幅采取了传统水墨画手法的现代油画,或者一首融入了浓浓古意的现代派散文诗,让人回味无穷。
专辑由六首曲子组成,其中时间最长、结构最复杂的两首曲子当数《失梦客》和《变形记》。单纯看《失梦客》的曲名,你可能联想到的是一位备受失眠困扰的少年,然而听完这首曲子,你就知道沼泽在其中倾注的情绪和思想绝非仅此而已。该曲先在前半段用大量失真的噪声吉他音效,营造出一种极度喧闹和混乱的氛围,这仿佛正是在暗喻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的基调;随之而来的猛烈而快节奏的电声则让我们感觉高速运转,身心俱疲。在怪相丛生、压力纷繁的现代社会里,忙于为生计而奔波的芸芸众生们如何奢谈梦想?《失梦客》或许正是以这样的音乐内容,来为这个梦想缺失的时代画上一个休止符。
而《变形记》恰恰与著名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的经典小说同名,或者是为了配合这首曲子的纯粹现代性意境,古琴声并没有在其中出现。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用丰富的隐喻和意识流手法充分表达出作者对于世界的迷离与绝望,而在沼泽的这首《变形记》同样用意识流手法把他们的各种零碎情绪和动机串接在一起。键盘和弦乐的冰冷和凄凉,鼓和贝司的迷离与沉醉,共同奠定了全曲的灰暗基调;而在这一氛围中,队长海亮的电吉他声层层递进,直至狂飙,绝望与悲哀不言而喻。在这样的音乐声中,我们仿佛能看到那只丑陋怪异的大甲虫在潮湿脏乱的暗室里艰难爬行。或许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变形记”,我们虽然还拥有人身,但也在兴奋与失落、狂喜与悲恸的循环之中一次次体验着被异化,被“变形”……
这张专辑问世之后,流传最广、最为乐迷喜欢的,要数其中的第三首——《世界是块忧伤的石头》。以“石头”来意指忧伤,实际上并不是沼泽的首创。在英国老牌摇滚乐队滚石和美国大师级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作品中,滚来滚去的石头就被视为忧伤、孤独和无依无靠的象征。而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希腊神话里,人们就用不断重复推石上岸的西西弗斯来表达命运的悲剧与无望。沼泽的这首曲子,或许正有借用这些典故,向摇滚乐前辈和西方哲学传统致敬的意思;然而在音乐的具体表达上,沼泽却有着明显的创新。乍一听,这首曲子里似乎采用了大量西方弦乐的成分,但实际上,该音效是队长海亮用大提琴弓拉古琴营造出来的,这种彻底融合中西乐器的表现手法丰富了乐曲的层次和内涵。而正如西西弗斯最终从重复无望的推石上岸之中发现了生命的乐趣和意义类似,这首长河奔流、摧枯拉朽的乐曲也在延绵的忧伤之中,带给了听者希望和力量,让我们在曲终之时看到了前方的一丝亮色。
专辑的其他几首曲子也同样值得称道:开篇曲《离》用一次次循环往复、力量渐深的小段落来表现分别的伤痛和漫长等待的凄苦,直教人想起北岛的诗句“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而听到《憧憬之船》和《灰鹱望海》的高潮部分,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十年前那个以电子乐和英式迷幻见长的年轻沼泽的影子,《仲夏夜》里的喃喃细语,《沼泽》里的阴郁和潮湿,在新专辑的这两首曲子里仿佛又得到了重新的表达。
这就是沼泽,不断创新,不断求变,而在变化之中,侠情不变,诗意不变。
期待这支身居岭南的传奇乐队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013.10.22晚作于竹林斋
(本文发表于2013年11月13日出版的《江南时报》文艺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