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R. Love Is...
Janelle Monae出道以來,發表的作品都按照著1927年電影《Metropolis (大都會)》構思而來:於2719年生產,編號57821的女機械人Cindi Mayweather在拯救人類期間的一連串奇遇。2007年首部曲《Suite I: The Chase》EP推出時,《Metropolis》是一個計劃只有四集的故事,然後2010年《The ArchAndroid》專輯就收錄了第二、三回。而剛推出的《The Electric Lady》,則繼續了第四、五回旅程──原來整個故事已由四集擴展至七集。
《The Electric Lady》這個眾多女生騷首弄姿的唱片封面中,Janelle的衣著與姿態均仿照了1966年法國電影《Qui êtes-vous, Polly Maggoo?》的經典造型。而「Electric Lady」這名字,其實語帶兩關。除了按字面聯想到故事中的女機械人主角,其實Electric Lady也是一所位於紐約的著名錄音室,於1968年由已故黑人結他手Jimi Hendrix投資興建,1970年正式落成至今,已有不少知名藝人在這兒灌錄專輯,包括John Lennon、Bob Dylan、Patti Smith、Depeche Mode等。連專輯中的客席嘉賓,例如Prince、Erykah Badu等騷靈大名字也極度迷戀Jimi的音樂,曾經抽空到Electric Lady灌錄自己的專輯。他們均在Janelle身上投放了對偶像的敬意,加上歌者的音樂感,使《The Electric Lady》即使與Jimi Hendrix或Electric Lady Studio並無直屬關係,仍不時流露出一份赤裸的味道。
單是留意這堆有關專輯的背景資料,已深感Janelle Monae這名女子絕不簡單,再細聽《The Electric Lady》每首歌曲,更教人臣服於她將各種音樂元素共冶一爐的野心。表面上《The Electric Lady》是張流行專輯,滿載流暢悅耳的旋律,配以大量管弦樂伴奏,再從四方八面沾來Hip-Hop、Blues、Soul、Funk、Psychedelic Rock、Folk、Jazz等元素,概念與上張專輯《The ArchAndroid》同出一轍,豐富程度已非一般流行專輯能比擬。〈Dance Apocalyptic〉在一片似乎沒頭沒腦的歡樂聲之中,其實已暗藏了上述不少玄機。而且很重要的一點:Janelle Monae唱得很好。
〈Electric Lady〉、〈Ghetto Woman〉、〈Q.U.E.E.N.〉這三首名稱皆以「女性」起題的作品,瑯瑯上口的旋律都不難令人聯想起Madonna、Cyndi Lauper八十年代中期那堆很我行我素、「girls aloud」的流行作品,然而當她只此一家的饒舌,又令作品變得自成一格。又例如跟當時得令的型男Miguel合唱的〈PrimeTime〉,盡得歷年經典男女合唱情歌真傳,簡單、真摯、有畫面,流行曲本來應該要是這個樣子,而後段的結他solo,當然是錦上添花。〈It's Code〉顯然取材Marvin Gaye《What's Going On》時期的作品,〈What An Experience〉就結合了Roberta Flack〈And So It Goes〉與Spandau Ballet〈True〉那種浪漫而來。
基於專輯的流行性,本身歌者在《The Electric Lady》想講的故事似乎被淡化了,以一個未來機械人Cindi Mayweather的角度看今天的仍有電台廣播、聽眾可Phone-in說出「Robot love is queer」的社會:男女尚未平等、同志不能出櫃、宏願無法達成......失落的故事對我們來說很習以為常,但原來到了將來,當機械人主導了社會的運作,鬱悶的東西就不存在。在〈Sally Ride〉中,Janelle Monae便以一名美國女太空人Sally "Kristen" Ride的故事,表達了這一切。
Sally Ride的一生,可以兩點概括:一、美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二、首位女同志太空人。第一點自她於1983年完成了創舉後,已為人所敬重,然而第二點,她與27年來與好友Tam O'Shaughnessy的同志關係,則在她2012年7月23日因胰臟癌逝世後,才得以公開。
Janelle Monae的性取向,早在《The ArchAndroid》的時候,在樂迷之間引起討論,〈Q.U.E.E.N〉的歌詞,除了宣揚女性主義外,對女性這個身份的自傲與優越感,也惹來外間不少揣測,但這些歌曲的背景本身純粹虛構,大家要確實歌者的身份,實在不容易。直到〈Sally Ride〉,一首關於真人真事的作品,雖然仍未能一口咬定,但似乎令答案明顯了。當然聽眾要將歌曲的存在原因解釋為「Janelle對Sally這位勇敢而堅毅的女強人致敬」並無不可,但進一步想,世上這麼多女性,為何獨要從Sally身上學習堅毅?也許就是歌者的context所致。
聽完〈Sally Ride〉,坦然自己其實被歌曲與背後的故事打動,而且以一個真人的經歷將四散的東西聚焦,忽然發現《The Electric Lady》形式雖然複雜,既想史詩化,也要down-to-earth,但內容其實是單純貫徹始終的自我,而且是不求別人理解的自我。你可以說這是小題大造,但將小事放大再染上各種色彩,供各人註釋,就是藝術的真義。顏色眾多,喜愛哪種,如何調教,Janelle Monae很清楚。你呢?
《The Electric Lady》這個眾多女生騷首弄姿的唱片封面中,Janelle的衣著與姿態均仿照了1966年法國電影《Qui êtes-vous, Polly Maggoo?》的經典造型。而「Electric Lady」這名字,其實語帶兩關。除了按字面聯想到故事中的女機械人主角,其實Electric Lady也是一所位於紐約的著名錄音室,於1968年由已故黑人結他手Jimi Hendrix投資興建,1970年正式落成至今,已有不少知名藝人在這兒灌錄專輯,包括John Lennon、Bob Dylan、Patti Smith、Depeche Mode等。連專輯中的客席嘉賓,例如Prince、Erykah Badu等騷靈大名字也極度迷戀Jimi的音樂,曾經抽空到Electric Lady灌錄自己的專輯。他們均在Janelle身上投放了對偶像的敬意,加上歌者的音樂感,使《The Electric Lady》即使與Jimi Hendrix或Electric Lady Studio並無直屬關係,仍不時流露出一份赤裸的味道。
單是留意這堆有關專輯的背景資料,已深感Janelle Monae這名女子絕不簡單,再細聽《The Electric Lady》每首歌曲,更教人臣服於她將各種音樂元素共冶一爐的野心。表面上《The Electric Lady》是張流行專輯,滿載流暢悅耳的旋律,配以大量管弦樂伴奏,再從四方八面沾來Hip-Hop、Blues、Soul、Funk、Psychedelic Rock、Folk、Jazz等元素,概念與上張專輯《The ArchAndroid》同出一轍,豐富程度已非一般流行專輯能比擬。〈Dance Apocalyptic〉在一片似乎沒頭沒腦的歡樂聲之中,其實已暗藏了上述不少玄機。而且很重要的一點:Janelle Monae唱得很好。
〈Electric Lady〉、〈Ghetto Woman〉、〈Q.U.E.E.N.〉這三首名稱皆以「女性」起題的作品,瑯瑯上口的旋律都不難令人聯想起Madonna、Cyndi Lauper八十年代中期那堆很我行我素、「girls aloud」的流行作品,然而當她只此一家的饒舌,又令作品變得自成一格。又例如跟當時得令的型男Miguel合唱的〈PrimeTime〉,盡得歷年經典男女合唱情歌真傳,簡單、真摯、有畫面,流行曲本來應該要是這個樣子,而後段的結他solo,當然是錦上添花。〈It's Code〉顯然取材Marvin Gaye《What's Going On》時期的作品,〈What An Experience〉就結合了Roberta Flack〈And So It Goes〉與Spandau Ballet〈True〉那種浪漫而來。
基於專輯的流行性,本身歌者在《The Electric Lady》想講的故事似乎被淡化了,以一個未來機械人Cindi Mayweather的角度看今天的仍有電台廣播、聽眾可Phone-in說出「Robot love is queer」的社會:男女尚未平等、同志不能出櫃、宏願無法達成......失落的故事對我們來說很習以為常,但原來到了將來,當機械人主導了社會的運作,鬱悶的東西就不存在。在〈Sally Ride〉中,Janelle Monae便以一名美國女太空人Sally "Kristen" Ride的故事,表達了這一切。
Sally Ride的一生,可以兩點概括:一、美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性;二、首位女同志太空人。第一點自她於1983年完成了創舉後,已為人所敬重,然而第二點,她與27年來與好友Tam O'Shaughnessy的同志關係,則在她2012年7月23日因胰臟癌逝世後,才得以公開。
Janelle Monae的性取向,早在《The ArchAndroid》的時候,在樂迷之間引起討論,〈Q.U.E.E.N〉的歌詞,除了宣揚女性主義外,對女性這個身份的自傲與優越感,也惹來外間不少揣測,但這些歌曲的背景本身純粹虛構,大家要確實歌者的身份,實在不容易。直到〈Sally Ride〉,一首關於真人真事的作品,雖然仍未能一口咬定,但似乎令答案明顯了。當然聽眾要將歌曲的存在原因解釋為「Janelle對Sally這位勇敢而堅毅的女強人致敬」並無不可,但進一步想,世上這麼多女性,為何獨要從Sally身上學習堅毅?也許就是歌者的context所致。
聽完〈Sally Ride〉,坦然自己其實被歌曲與背後的故事打動,而且以一個真人的經歷將四散的東西聚焦,忽然發現《The Electric Lady》形式雖然複雜,既想史詩化,也要down-to-earth,但內容其實是單純貫徹始終的自我,而且是不求別人理解的自我。你可以說這是小題大造,但將小事放大再染上各種色彩,供各人註釋,就是藝術的真義。顏色眾多,喜愛哪種,如何調教,Janelle Monae很清楚。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