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姐姐更加私人更加整体的一张

最近又听了几遍,有些新的感受。原乐评已有更改。——20131025
——————
背景
在最受瞩目的时候交出一张这样的作品,用意是很明显的——老娘已经有了足够的流行度(烂大街程度),现在求的是口碑(乐评)和奖项(格莱美)以及专辑销量(单曲什么的已经多到不在乎了)。
完整版的听下来,这张跟上张最大的区别便是完整度更强,无论是主题的私人程度上,还是编曲上的呼应和一致性。整体感觉四平八稳,后面有几首单曲甚至平稳到太没有特点,让人忍不住切歌。当然也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公司已经把《黑马》和《踩空》这两首最有特点的单曲放出来做了宣传单,让人误以为专辑会很多元,结果其余相比起来还是略显平淡。所以没先听到这两首,“平淡”的感觉可能会少一些。
同样主要由Dr.Luke和Max Martin操刀制作,这张明显也有很多Katy自己的主见,不像钱婆的Warrior完全被拐跑了。但钱婆这次的flop呢最大的原因还是她太不聪明了,自己偏偏要做摇滚曲风,老板Dr.Luke觉得那样太不商业了,钱钱就开始闹脾气,《呆样》出事禁播之后便在推特上装无辜“是Dr.Luke逼我唱这歌的”——拆自己老板的台,这简直是找Flop的节奏啊。所以Luke也没有怎么管钱钱了,钱钱又去抱PITBULL的大腿了。也许是这个原因,Dr.Luke就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麦粒的专辑上,大获成功。
相比之下Katy则聪明很多。首先她不是Dr.Luke公司的人,自由度会更高。其次她情商又很高,跟Dr.Luke和Max Martin合作后一直是很好的朋友(钱婆需要学习惹)。所以,这次果姐与Dr.Luke的继续合作是两个朋友各取所需的关系——Katy需要大热HIT,Dr.Luke则需要利用如此高人气的歌手为自己的作品集增色。即使Dr.Luke已签约只能为Sony的艺人做制作,但却为了给果姐制作特意向公司申请了特批令。
专辑
专辑中果姐声音的进步也是一个优点。可能也是出于口碑和奖项的考虑,打消大家对果姐唱功的质疑,很多编曲方式都以凸显声线的方式出现,而各种声音技巧的应用也应接不暇,比如Walking On Air中的无换气的断气式唱法。当然,这一切在录音室都是好搞定的,但令人欣喜的是,从iTunes音乐节上看,现场确实也有进步。
即使想要口碑,但Katy团队在最擅长的打单上还是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首单冠的周数虽不多,但也顶着GAGA假想敌的风头冠了(事实证明对手明明是骚宾麦粒LORDE姆爷等)!
首单现在看来回冠艰难,二单连忙跟上来。比较不解的是,Unconditionally这首从每个角度看都不像冠单,听起来很像迪斯尼电影中的大气爱情插曲。不知Katy是不是可以通过一混音二咳痰三打折等败人品的方式让其冠了。
之后的三单选择变的比较容易,Legendary Lovers或Birthday似乎都很有冠军相。四五单估计半年一年后了。但由于上述的缺乏大HIT原因,这张与上张的冠单数量比,个人觉得难以超越。大概,三首吧。(加改版最多四首?)
本人比较喜欢Double Rainbow / By The Grace of God / Legendary Lovers / Walking On Air / It Takes Two,这几首更能体现Katy这几年的成长带来的创作上的成熟。其他的估计还要多听几遍才会有感觉。
这张在口碑和乐评上应该能比上张好很多,专辑销量也不用太担心,冠单数量虽然可能没那么多了但跟别人比也不会算少。至于格莱美嘛,呵呵(摊手表示没戏)。
总结
果姐的难题是——一方面为了保证市场成绩不得不继续和Dr.Luke这样的制作人合作(Dr.Luke的商业化制作模式广受诟病,被称为工业化的制造机器),另一方面为了格莱美,又要使得专辑更加的私人和完整。不过至少专辑确实能听出果姐的很多心路历程,包括与毛男、囧妹的感情历程都体现的非常明显。从专辑整体看,这个平衡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尤其一些果姐写的歌词非常感人,所以愿意给打四星推荐。
另一方面很有趣的是,GAGA的难题似乎与果姐刚好相反——老娘个人私人艺术化的音乐越来越极致,音乐词曲一首包办,制作人也是由自己一手提携的新人,享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专辑也更加的完整、艺术、好评如潮。可如果GAGA甘心做一个艺术家也就算了,可偏因为之前爆红,放不下商业和榜单成绩。所以非常期待GAGA的这张ARTPOP如何能做到艺术和商业的平衡。
所以也许两人的解决方法是冰释前嫌互相feat?哈哈哈。。。
——————
背景
在最受瞩目的时候交出一张这样的作品,用意是很明显的——老娘已经有了足够的流行度(烂大街程度),现在求的是口碑(乐评)和奖项(格莱美)以及专辑销量(单曲什么的已经多到不在乎了)。
完整版的听下来,这张跟上张最大的区别便是完整度更强,无论是主题的私人程度上,还是编曲上的呼应和一致性。整体感觉四平八稳,后面有几首单曲甚至平稳到太没有特点,让人忍不住切歌。当然也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公司已经把《黑马》和《踩空》这两首最有特点的单曲放出来做了宣传单,让人误以为专辑会很多元,结果其余相比起来还是略显平淡。所以没先听到这两首,“平淡”的感觉可能会少一些。
同样主要由Dr.Luke和Max Martin操刀制作,这张明显也有很多Katy自己的主见,不像钱婆的Warrior完全被拐跑了。但钱婆这次的flop呢最大的原因还是她太不聪明了,自己偏偏要做摇滚曲风,老板Dr.Luke觉得那样太不商业了,钱钱就开始闹脾气,《呆样》出事禁播之后便在推特上装无辜“是Dr.Luke逼我唱这歌的”——拆自己老板的台,这简直是找Flop的节奏啊。所以Luke也没有怎么管钱钱了,钱钱又去抱PITBULL的大腿了。也许是这个原因,Dr.Luke就把更多精力放在了麦粒的专辑上,大获成功。
相比之下Katy则聪明很多。首先她不是Dr.Luke公司的人,自由度会更高。其次她情商又很高,跟Dr.Luke和Max Martin合作后一直是很好的朋友(钱婆需要学习惹)。所以,这次果姐与Dr.Luke的继续合作是两个朋友各取所需的关系——Katy需要大热HIT,Dr.Luke则需要利用如此高人气的歌手为自己的作品集增色。即使Dr.Luke已签约只能为Sony的艺人做制作,但却为了给果姐制作特意向公司申请了特批令。
专辑
专辑中果姐声音的进步也是一个优点。可能也是出于口碑和奖项的考虑,打消大家对果姐唱功的质疑,很多编曲方式都以凸显声线的方式出现,而各种声音技巧的应用也应接不暇,比如Walking On Air中的无换气的断气式唱法。当然,这一切在录音室都是好搞定的,但令人欣喜的是,从iTunes音乐节上看,现场确实也有进步。
即使想要口碑,但Katy团队在最擅长的打单上还是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首单冠的周数虽不多,但也顶着GAGA假想敌的风头冠了(事实证明对手明明是骚宾麦粒LORDE姆爷等)!
首单现在看来回冠艰难,二单连忙跟上来。比较不解的是,Unconditionally这首从每个角度看都不像冠单,听起来很像迪斯尼电影中的大气爱情插曲。不知Katy是不是可以通过一混音二咳痰三打折等败人品的方式让其冠了。
之后的三单选择变的比较容易,Legendary Lovers或Birthday似乎都很有冠军相。四五单估计半年一年后了。但由于上述的缺乏大HIT原因,这张与上张的冠单数量比,个人觉得难以超越。大概,三首吧。(加改版最多四首?)
本人比较喜欢Double Rainbow / By The Grace of God / Legendary Lovers / Walking On Air / It Takes Two,这几首更能体现Katy这几年的成长带来的创作上的成熟。其他的估计还要多听几遍才会有感觉。
这张在口碑和乐评上应该能比上张好很多,专辑销量也不用太担心,冠单数量虽然可能没那么多了但跟别人比也不会算少。至于格莱美嘛,呵呵(摊手表示没戏)。
总结
果姐的难题是——一方面为了保证市场成绩不得不继续和Dr.Luke这样的制作人合作(Dr.Luke的商业化制作模式广受诟病,被称为工业化的制造机器),另一方面为了格莱美,又要使得专辑更加的私人和完整。不过至少专辑确实能听出果姐的很多心路历程,包括与毛男、囧妹的感情历程都体现的非常明显。从专辑整体看,这个平衡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尤其一些果姐写的歌词非常感人,所以愿意给打四星推荐。
另一方面很有趣的是,GAGA的难题似乎与果姐刚好相反——老娘个人私人艺术化的音乐越来越极致,音乐词曲一首包办,制作人也是由自己一手提携的新人,享有绝对的自主权,因此专辑也更加的完整、艺术、好评如潮。可如果GAGA甘心做一个艺术家也就算了,可偏因为之前爆红,放不下商业和榜单成绩。所以非常期待GAGA的这张ARTPOP如何能做到艺术和商业的平衡。
所以也许两人的解决方法是冰释前嫌互相feat?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