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
这是我到北京之后看过最多现场的乐队。从零九年到现在至少二十次。四年中他们不止更换了乐队名,风格上更是一直在寻求突破。像薛染说的,过去他们在迷宫中寻找出路,现在已经乘坐“发光曲线”离开了太阳系。今年乐队签约摩登,经过长达半年的录制和后期,这张名为《Dedicate to Mind》的专辑终于发行。
三人时期,后摇滚时期,无演唱时期,专辑中的大部分歌曲我们已经在现场领教过无数,当然,各种各样的版本,和专辑不一样的版本。
有一个时期“发光曲线”确实面临一些问题,他们改变了创作方式,在排练中细扣的内容更多的时片段式的细节,完成整首歌的过程更像是用这些片段作为元素进行拼贴和混搭,那时候他们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但是在作品的整体张力上却比3人时期的简单结构下降了很多。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人——确切的说是正确的鼓手,串联起这些变化多端的东西。
发光曲线换过一沓鼓手,由于上一张专辑之后越来越复杂的编曲——薛染认为是创作方式导致的复杂——急需一种节奏上的强力把它们归置到一起。于是乎,大概在去年三月份,我第一次在现场看到鼓手雨墨的表演。在这之前,“发光曲线”好像已经找到了一种恰当成熟的方式,但是尚未脱离中庸,而在这次演出中,所有那些熟悉的曲目却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感染力,迷幻、Glitch、Indie式的元素被大量的运用期间,我听到了Fuck Bottons,我听到了65daysofstatic,我听到了特别不一样的声响。
后摇滚已经如此模式化,在这个时候我更愿意把“发光曲线”现在的风格命名为“Anti Post Rock”,对于后摇滚来说所有本该如此的东西全都不一样了,他们不再使用过去让他们平庸的所谓“大气史诗般的鼓击”,不再使用“抑扬顿挫的后摇滚编排形式”,鼓手精准而暗藏变化的鼓击让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当下而不是对于整体的评估,更细碎的编排恰恰也在向这方面进行努力。
假如你很早便看过“发光曲线”的现场,那这些歌对你而言应该熟悉又陌生,如果过去是穿着厚实长袍的修女,那现在她已经脱得露出了大腿。
三人时期,后摇滚时期,无演唱时期,专辑中的大部分歌曲我们已经在现场领教过无数,当然,各种各样的版本,和专辑不一样的版本。
有一个时期“发光曲线”确实面临一些问题,他们改变了创作方式,在排练中细扣的内容更多的时片段式的细节,完成整首歌的过程更像是用这些片段作为元素进行拼贴和混搭,那时候他们有着极其复杂的结构,但是在作品的整体张力上却比3人时期的简单结构下降了很多。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人——确切的说是正确的鼓手,串联起这些变化多端的东西。
发光曲线换过一沓鼓手,由于上一张专辑之后越来越复杂的编曲——薛染认为是创作方式导致的复杂——急需一种节奏上的强力把它们归置到一起。于是乎,大概在去年三月份,我第一次在现场看到鼓手雨墨的表演。在这之前,“发光曲线”好像已经找到了一种恰当成熟的方式,但是尚未脱离中庸,而在这次演出中,所有那些熟悉的曲目却带来了非同一般的感染力,迷幻、Glitch、Indie式的元素被大量的运用期间,我听到了Fuck Bottons,我听到了65daysofstatic,我听到了特别不一样的声响。
后摇滚已经如此模式化,在这个时候我更愿意把“发光曲线”现在的风格命名为“Anti Post Rock”,对于后摇滚来说所有本该如此的东西全都不一样了,他们不再使用过去让他们平庸的所谓“大气史诗般的鼓击”,不再使用“抑扬顿挫的后摇滚编排形式”,鼓手精准而暗藏变化的鼓击让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当下而不是对于整体的评估,更细碎的编排恰恰也在向这方面进行努力。
假如你很早便看过“发光曲线”的现场,那这些歌对你而言应该熟悉又陌生,如果过去是穿着厚实长袍的修女,那现在她已经脱得露出了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