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是部纯爱片儿
八月份的时候,有回在家附近的小学操场跑步,教工宿舍昏黄灯光里散出五香茶叶蛋的香味,压过小学低矮围墙的臭豆腐烤羊肉的香味,一个妹子跑过我身边,晚风把青柠沐浴露的香味送到我面前。突然就觉得拿气味做线索写一部小说肯定很迷人,然后又挫败的想到这样蛊惑人心的作品已经有了。香水呀。那时候小本还没有演过那个又瘦又有魅力的freddie。
常常觉得这是一个图像阅读的时代。社交网络上人们总是更乐于用一张图片来表达自己,媒体也喜欢看图说话。摄影这么火。电影这么火。但又是十分合情理的,sex appeal,first impression,visual impact,怎么着都是和看有关。
盲探是个好的切入点,功能不健全引发的部分纯粹。退而求其次的五感。丧失嗅觉有香水这样美妙的作品,味觉则有温情脉脉的饮食男女。触觉呢?初中时看过不成气候的言情小说,先天性痛觉神经缺陷的男主角。但还是耳聋目盲最为常见,读图时代地铁上公车上很多选择性听障人士。搞艺术的,我最喜欢做音乐的。但我评判音乐好坏的标准又偏偏是画面感,和拿气味做线索是一个道理,信息爆炸时代的碎片化阅读,个人的记忆也呈现出片段化的倾向。年轻的记忆是一个眼神,一种味道,一段秋天三点半斜阳的温度。
我想说的是悠长假期和喜剧之王。高一住宿时曾躲在被子里听陈绮贞的dome“我喜欢木村拓哉……在长假里面假装弹钢琴的样子,太容易就被拆穿,直觉告诉我,他是真的一点都不会弹钢琴,老实说,这部分演的不太好”那时候我刚开始听华丽的冒险,可最喜欢的是一首很简单的曲子AT17。等到大一她再发太阳,我已经因为有太多人在听旅行的意义而忽略她的歌了。可大一我最喜欢的那场鸟院的毕业晚会穿亮黄色T恤的小个子学姐唱了AT17。可大一我又看了悠长的假期。木村拓哉居然演一个戴大眼镜优柔寡断的只能看自己文静内向的小师妹喜欢上坏小子的可怜虫。九零年代日剧的大浓眉、大垫肩、大红唇、大刘海都没让我发笑,只觉得这才是纯爱片呀,富家公子爱上白血病少女才不是什么贫贱不移的真爱。
我要感慨一下久远的声音的记忆。下午看了个搞笑配音的视频,其中一段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柳飘飘浓妆艳抹地靠在树上,尹天仇捏起她的下巴,她一遍又一遍的说“老师,早”。1999年的喜剧之王我小学就看过,1996年的悠长假期我大学才看过,十几年过后我在一个搞笑视频里突然意识到两个片用了同一段配乐。网上有很多人争论说尹天仇和柳飘飘共度一夜后,柳飘飘坐在窗台上抽烟吹海风的配乐是24/7;尹天仇追出门挽留柳飘飘对她说“我养你啊!”柳飘飘在公车上大哭的配乐才是Silent Open,但其实这段和“老师,早”是一样的,几乎是悠长假期here we are again。
我翻来覆去地把这三首听了一下午,可旋律还是在脑子里乱窜,同一个作者的作品果然是非常一致的风格。Cagnet另一首好听的作品是hear me cry,悠长假期之外我非常喜欢的另一部日剧作品1997年的恋爱世纪。同样是木村拓哉与松隆子的合作,所以有人会在2007廉政英雄的页面耿耿于怀地写下就连木村拓哉也不爱松隆子的影评。1996写出悠长假期的北川悦吏子阿姨在2010年又写了无法坦诚相对,1997年写出恋爱世纪的浅野妙子阿姨在2008年写了最后的朋友。世纪末的纯爱一去不复返,年轻人的爱情那么复杂。
喜剧之王的OST,candy kiss,fill me,the way you make me feel,恋一世的爱,前四首国粤语两个版本,同样的旋律莫文蔚反复歌颂纯爱,简直让我记起六年级时拥有的第三盘卡带,twins失恋小女生的模样眼红红地唱恋爱大过天。
娱乐圈的分分合合倒不如叫兜兜转转,一轮牌打下来个种排列组合的可能几乎用尽,可一个屌丝的纯爱片却偏偏要叫喜剧之王,你说周星星贱不贱。
常常觉得这是一个图像阅读的时代。社交网络上人们总是更乐于用一张图片来表达自己,媒体也喜欢看图说话。摄影这么火。电影这么火。但又是十分合情理的,sex appeal,first impression,visual impact,怎么着都是和看有关。
盲探是个好的切入点,功能不健全引发的部分纯粹。退而求其次的五感。丧失嗅觉有香水这样美妙的作品,味觉则有温情脉脉的饮食男女。触觉呢?初中时看过不成气候的言情小说,先天性痛觉神经缺陷的男主角。但还是耳聋目盲最为常见,读图时代地铁上公车上很多选择性听障人士。搞艺术的,我最喜欢做音乐的。但我评判音乐好坏的标准又偏偏是画面感,和拿气味做线索是一个道理,信息爆炸时代的碎片化阅读,个人的记忆也呈现出片段化的倾向。年轻的记忆是一个眼神,一种味道,一段秋天三点半斜阳的温度。
我想说的是悠长假期和喜剧之王。高一住宿时曾躲在被子里听陈绮贞的dome“我喜欢木村拓哉……在长假里面假装弹钢琴的样子,太容易就被拆穿,直觉告诉我,他是真的一点都不会弹钢琴,老实说,这部分演的不太好”那时候我刚开始听华丽的冒险,可最喜欢的是一首很简单的曲子AT17。等到大一她再发太阳,我已经因为有太多人在听旅行的意义而忽略她的歌了。可大一我最喜欢的那场鸟院的毕业晚会穿亮黄色T恤的小个子学姐唱了AT17。可大一我又看了悠长的假期。木村拓哉居然演一个戴大眼镜优柔寡断的只能看自己文静内向的小师妹喜欢上坏小子的可怜虫。九零年代日剧的大浓眉、大垫肩、大红唇、大刘海都没让我发笑,只觉得这才是纯爱片呀,富家公子爱上白血病少女才不是什么贫贱不移的真爱。
我要感慨一下久远的声音的记忆。下午看了个搞笑配音的视频,其中一段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柳飘飘浓妆艳抹地靠在树上,尹天仇捏起她的下巴,她一遍又一遍的说“老师,早”。1999年的喜剧之王我小学就看过,1996年的悠长假期我大学才看过,十几年过后我在一个搞笑视频里突然意识到两个片用了同一段配乐。网上有很多人争论说尹天仇和柳飘飘共度一夜后,柳飘飘坐在窗台上抽烟吹海风的配乐是24/7;尹天仇追出门挽留柳飘飘对她说“我养你啊!”柳飘飘在公车上大哭的配乐才是Silent Open,但其实这段和“老师,早”是一样的,几乎是悠长假期here we are again。
我翻来覆去地把这三首听了一下午,可旋律还是在脑子里乱窜,同一个作者的作品果然是非常一致的风格。Cagnet另一首好听的作品是hear me cry,悠长假期之外我非常喜欢的另一部日剧作品1997年的恋爱世纪。同样是木村拓哉与松隆子的合作,所以有人会在2007廉政英雄的页面耿耿于怀地写下就连木村拓哉也不爱松隆子的影评。1996写出悠长假期的北川悦吏子阿姨在2010年又写了无法坦诚相对,1997年写出恋爱世纪的浅野妙子阿姨在2008年写了最后的朋友。世纪末的纯爱一去不复返,年轻人的爱情那么复杂。
喜剧之王的OST,candy kiss,fill me,the way you make me feel,恋一世的爱,前四首国粤语两个版本,同样的旋律莫文蔚反复歌颂纯爱,简直让我记起六年级时拥有的第三盘卡带,twins失恋小女生的模样眼红红地唱恋爱大过天。
娱乐圈的分分合合倒不如叫兜兜转转,一轮牌打下来个种排列组合的可能几乎用尽,可一个屌丝的纯爱片却偏偏要叫喜剧之王,你说周星星贱不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