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然后躲起来
当“蠢朋克”(Daft Punk)凭借电子舞曲《Get Lucky》横扫四方的时候,当我们都以为陈珊妮的新专辑会继续之前的舞步的时候,她却微微颔首,换上了普通的牛仔布,上演一幕《低调人生》。
在大家过往的印象里,陈珊妮的人生必定是华丽而非低调的。从华盛顿抡起斧头、砍倒樱桃树开始(指陈珊妮的第一张专辑,1994年的《华盛顿砍倒樱桃树》),她就是高傲的女王。噢,不是《小时代》里面、顾里的那一款,陈珊妮的女王气质糅合了哥特的暗黑与少女般的纯真,这在整个华语乐坛中都是无可复制的。但在她的2013年新专辑《低调人生》里,我们却发现,女王收敛了,没有那些让人肾上腺激素喷张的节奏,连演唱都变得是那样的低回。听这张专辑的同名曲,这波澜不惊的感觉,你甚至会不由得发出感慨: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陈珊妮。
用流行音乐去展示“人生”这一主题,是近年来的许多歌手都在做的事情。徐佳莹有她的《理想人生》,林宥嘉有他的《美妙生活》,何韵诗有她的《共存》,和年轻的歌手们相比,陈珊妮当然赢在了她的阅历。二十年来辩是非,生活在她眼中虽有残酷,但没有拧巴;虽有破碎,但没有绝望。生活是不完美的,若你始终抱着一颗易碎的心,自然会遍体鳞伤。因此,她如美国公路民谣歌手般,在吉他的拨弦声声里唱到:“说穿了,那就谈不上爱情了;看穿了,矜持着高贵品德那又如何。”在《女王》里,她又坐在钢琴前,自顾自怜地唱着:“万物皆了若指掌,上帝别拯救女王。”之后的《破碎的人》,陈珊妮继续扮演着先知,“各种暴力的开场,都在掩饰脆弱的心肠”,她不紧不慢地把这个哲人式的思维给到我们。这是一个冷静的、优雅的、高贵的陈珊妮,你会发现她的这些闪光点和过往其实同出一辙,只不过是她调整了座位,换了另一个姿势。
所以,在陈珊妮惯常的音乐世界里,怎么能少得了爱情呢?她言及《出轨》,“走钢索的人退一步也同样危险”,这是一种诡辩,还是循循劝诱?而在《两人关系》里,陈珊妮又残酷地戳穿了纸糊的美好面具,“或许只是不想孤单一个人,一时迁就了他”,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被轻易地扼杀。还有那首优美得让人窒息的《Christine》,她所有的甜美,与情人的而偎依,只为构筑一场“一再腐败、奢侈而贪婪的晚餐”。诱人的陷阱,这是永远的陈珊妮。
许多歌迷在刚听到《低调人生》的时候,对这张专辑颇有微词,认为它太过平淡了,以陈珊妮的才华,不应该仅止于此。可人生若到了陈珊妮的阶段,真的需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形容词和理由去修饰自己吗?对于一个早已超越年龄的“公主”来说,《低调人生》就是在一家普通的街角小店里,找一个舒服的角落坐下,仅此而已。
(刊于《米娜》)
在大家过往的印象里,陈珊妮的人生必定是华丽而非低调的。从华盛顿抡起斧头、砍倒樱桃树开始(指陈珊妮的第一张专辑,1994年的《华盛顿砍倒樱桃树》),她就是高傲的女王。噢,不是《小时代》里面、顾里的那一款,陈珊妮的女王气质糅合了哥特的暗黑与少女般的纯真,这在整个华语乐坛中都是无可复制的。但在她的2013年新专辑《低调人生》里,我们却发现,女王收敛了,没有那些让人肾上腺激素喷张的节奏,连演唱都变得是那样的低回。听这张专辑的同名曲,这波澜不惊的感觉,你甚至会不由得发出感慨: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陈珊妮。
用流行音乐去展示“人生”这一主题,是近年来的许多歌手都在做的事情。徐佳莹有她的《理想人生》,林宥嘉有他的《美妙生活》,何韵诗有她的《共存》,和年轻的歌手们相比,陈珊妮当然赢在了她的阅历。二十年来辩是非,生活在她眼中虽有残酷,但没有拧巴;虽有破碎,但没有绝望。生活是不完美的,若你始终抱着一颗易碎的心,自然会遍体鳞伤。因此,她如美国公路民谣歌手般,在吉他的拨弦声声里唱到:“说穿了,那就谈不上爱情了;看穿了,矜持着高贵品德那又如何。”在《女王》里,她又坐在钢琴前,自顾自怜地唱着:“万物皆了若指掌,上帝别拯救女王。”之后的《破碎的人》,陈珊妮继续扮演着先知,“各种暴力的开场,都在掩饰脆弱的心肠”,她不紧不慢地把这个哲人式的思维给到我们。这是一个冷静的、优雅的、高贵的陈珊妮,你会发现她的这些闪光点和过往其实同出一辙,只不过是她调整了座位,换了另一个姿势。
所以,在陈珊妮惯常的音乐世界里,怎么能少得了爱情呢?她言及《出轨》,“走钢索的人退一步也同样危险”,这是一种诡辩,还是循循劝诱?而在《两人关系》里,陈珊妮又残酷地戳穿了纸糊的美好面具,“或许只是不想孤单一个人,一时迁就了他”,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被轻易地扼杀。还有那首优美得让人窒息的《Christine》,她所有的甜美,与情人的而偎依,只为构筑一场“一再腐败、奢侈而贪婪的晚餐”。诱人的陷阱,这是永远的陈珊妮。
许多歌迷在刚听到《低调人生》的时候,对这张专辑颇有微词,认为它太过平淡了,以陈珊妮的才华,不应该仅止于此。可人生若到了陈珊妮的阶段,真的需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形容词和理由去修饰自己吗?对于一个早已超越年龄的“公主”来说,《低调人生》就是在一家普通的街角小店里,找一个舒服的角落坐下,仅此而已。
(刊于《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