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身攻击如何埋没创作热情/为何大陆没有能产生优秀细致音乐的土壤?
看了那篇臭名昭著的“论....low” 非常想写一些个人观点: 不是青峰商业了,是我们先贴标签或者麻木了。共鸣需要土壤,先看看你有没有吧。不要轻易贬低人家的工作。我们的体制和残垣断壁的文化土壤把少年们都搞成什么样子了。我不禁想问, 苏打绿这样的团体在大陆成长的话,会有在台湾一样的生存空间么?一面要求创新和发明,一面又不具备鼓励”不一样“存在的条件。凡事与自己预设的不同就高举反对大旗。缺乏耐心,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公平的想问题。 且不说本来现当下这个速食的消费社会,从小时就信息爆炸的轰炸你,甚至对于美丑已经快有了洗脑版的偏执统一(谁说男人一定要如何才叫帅,女人如何才叫美?)。而很少有人去想 凭什么 为什么。 这样下去,出路在哪里? 就我个人来说,我发现苏打绿随预定唱片发行的《苏打志》,是非常用心非常真诚的作品(预购礼),说实话现在这个年代这样不功利做事的人真是不多了。 我从最初的第一张专辑读起。然后就很多惊喜: 每一首作品,乐队的每一个人都有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那一刻的感受。我看到各个成员对自己部分创作的理解,讨论,叙述:录的时候是哭了笑了,病了痛了,录完了是爽快了失落了...... 对每个故事的理解就这样清晰。我的记忆在寻找他们的,我的感受在感受他们的。而更多地,是发出“原来他们是这个意思啊”的感叹~~我一张接一张看完,仿佛早该做的事一直没有做,又仿佛在探访记忆之门背后的静默秘密。 想起我一个朋友,每次跟他谈起喜欢的歌,他会硬邦邦的说“不了解,我不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不知道怎么评价”。 我嫌他古板。一首歌而已,犯的着吗?现在我懂了,那是尊重,对于认真的艺术作品的尊重。我把那些东西当消遣,而他不是。我相信对于专业的作者,更不会是。 《我好想你》我听到了很真挚的感情,很真实的宣泄呐喊,很直白不害羞的表达。深深地被打动。 我大喜大悲,大悲的是,我搜遍青春的记忆,似乎没有这样一个让我如此撕心裂肺的感情投注对象。,很大一定程度上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从不敢想,到完全想不到了。就算曾经有过那么一点点自以为是付出的边边角角,也被没心没肺的剪刀手从记忆里剔除了。这个剪刀手从我青春懵懂起,就裁去了这些“恐伤及自身”的可能性。让我实际,让我麻木,让我自主的调整自己符合父母和社会的期望。 在我漂泊在外这许多年以后,同国内的所有朋友都几乎失联了以后,我发现那个冷酷的大剪刀似乎很好的保护了我, 可是我不快乐。 听着一遍遍的“我好想你,好想你.......”,我多想如此直白地宣泄自己的心啊。我会想着谁,谁又会如此的怀念我吗?
没有感情和真心,比起失去,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