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写的非常好的碟评
发信人: Chopin (原来是烧饼), 信区: music
标 题: 《大热》碟评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Fri Mar 9 18:05:26 2001)
终于开始为《大热》打分了。
拖了好长的时间,也是好久没有写这么多字了。
:(
还是灌水舒服
以下是各首歌的评价
我 4分
作曲极佳,貌似平凡,才令感慨流露于自然。林夕的词已写出歌者的独白,至于演绎,不缊不火,不必煽情,一句低呼,一声轻叹,已随交响乐的气势起落回复自然。
缺点:一听就是演唱会上的主题歌,又不合流行的套路,不好拍MTV,也不适合作karaOK.恰恰是歌曲的自然,使得不适合在电台来来回回地放。一句话,不流行。自恋味道太浓了,放在一张专辑里面也不很合群。
大热 4分
未必是多好的歌曲,但是一定流行。节奏感把握得很好,却不是跳舞音乐。只有唱的人才会感到热,听的人只会感到震撼,除了震荡还有一种热的背面的凉。和红的思路很相似,表面上是热(红),大热(红),热(红)得不能再热(红),偏偏才会令你注意到热(红)的背面是什么。 节奏感和旋律很适合做卡拉OK,有的歌手在演唱会上也唱了这首歌。不过,虽说与爱情有关,唱给爱人听不大合适吧。
侯斯顿之恋 5分
这首歌是一种浑然一体的艺术品,就象是水晶一样空灵,只有阳光照上才会灿烂。
作曲与编曲追求的是一种意境,叫"失重",一点也没有飘飘欲仙的轻浮,词作追求的是"感情失重",写出一种空。不是由于心中空洞无物,而是感情就在面前却隔着距离。最后,曲调加上演绎达到了意境的升华,所谓千思万绪,百感交集,情感高低皆在其中,三位一体造成的是"有歌闯进"的效果,清晨或是正午,或是黄昏,侯斯顿之恋响起之时,人仿佛身处世外。
身边有人 4分
《大热》专辑所以吸引人,最主要的就是这样连续的三首歌--大热的热火烧过冰山乍现、侯斯顿之恋的缥缈又真实、身边有人的无奈与可奈。
这是一首结构部对称的歌曲,感情的抒发,也恰恰是这样有序,就象是短剧,恋人分手之后男人内疚打过电话,却发现女人身边已有另一个男人陪。故事的发展是由曲调的变化体现的,有前因也有后果,编曲上偶尔加进的吉他声搅乱了故事的主线,就像旧日记忆重现,扰乱了心情;副歌反复唱已把内心冲突推上高潮,最终却让感情在潮水起落般的"啦啦"声中先缓再强,难以平静。
奇迹 2分
太直白的一首歌。一点也不大众化,反而不打动人。死来死去的词亏林夕写得出来。演绎也不够好,太投入了,失去了控制力,也就太难为自己的嗓子了。
Don't lie to me 4分
不同于以前的劲歌,甚至一反常态,不再追求发音的短促,很象是英伦风味的摇滚乐,而且很象Elton John。广东话这样唱歌,好像只是以前的几个乐队中出现过。
缺点就是,感觉还不如干脆就改成英文歌,更流畅自然。高音处嗓子毕竟不象当年风光了。
午后红茶 4.5分
非主流音乐,自恰性很好的非主流音乐,纵观20年香港音乐,出名的非主流唱腔只有三条半,林子祥、黄耀明、王菲,还有半条就是复出之前张国荣的劲歌。后来到了滚石他就不那样唱了,偶尔的快歌也仿佛对嗓子力不从心。暴风一族Miss you much 那样的高峰是再也达不到了。 刚刚说过Don't lie to me 新颖而不自然,紧接着就是这首午后红茶,反商业的反情歌 ,张在这里抛掉了他成名的唱法--气声、低音穿透力、短促吐字、力量变化。不是在音 乐中突出个性,反而尽力融合到音乐意境中,恰恰成功了。
有平淡有苦涩,才会有回味。午后红茶。
没有爱 3.5分
电影的主题歌,旋律有些简单,演绎分寸感把握还是很好的,可惜平淡得太多了一些,词作相比于专辑其他作品也太浅了一点。
其实电影中音乐出现时,也没有太感人之处,反不如结尾值得回味。
愿你决定 4分
好歌,词写得像抒情诗,演绎又是平凡中见奇,很象张学友的《岁月流情》,不过一个是饱含感情的奔放,一个是情感沉淀于心底的娓娓道来,热恋男人与40岁男人的区别吧
没有烟总有花 3.5分
公益歌能做成这样就不错了,除了副歌,打动人之处不多。但是如果加上反吸烟的节目背景还是难得的佳作。再说一句,电影《烟飞烟灭》(无烟草)虽短,却是香港几年来少有的好电影啊。
我 國語
词比广东话版更好,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要做最坚强的泡沫"这几句广为流行。虽说依旧自恋,却有如此冷静的态度,果然如别人所说,不是自恋是勇敢,勇敢奔向烈火的灯蛾,这样的红与热。
发烧 3分
词写的不好,同样的旋律,大热还有些神秘,到了这里成了肤浅了。这叫人想起当年的《爱慕》《英雄本色》国语唱片来。建议Leslie可以让台湾歌手翻唱自己的一些作品,好的音乐不流行是可惜。
以下几首就值得考虑:风继续吹、无心睡眠、有心人、路过蜻蜓、春夏秋冬。最合适的人选是黄耀明吧。(想想当年童安格翻的风再起时谭咏麟的风继续吹和张柏芝唱的路过 蜻蜓,翻了不如不翻)
唱片总评:四星
大陆的媒体说《红》不红,《大热》不热,说对了一半。《红》的销量一般,但唱片的评价很高。至于大热,却是去年香港卖得最好的几张唱片之一。我看过数据,EP 《Untitled》一出来就是全港销量第一,《大热》不是这样高,但总销量是前十(其实《宠爱》当年卖过第五,可见销量这种事不是媒体能估到的)。至于唱片的质量,明报和南方周末都给了极高的评价(对于Untitled,评价更高一些,好像是香港最好的三张之一,还得了四台联颁的唱片奖。不过,我对唱片的评价标准是EP最高只是4星,因为这是不完整的专辑。)
《大热》之后就是引起了争议的"passion tour"演唱会,现在事态已平和,总结一下,就是一开始褒贬不一,贬的多一点,过了6场褒过于贬,全国转了一圈后,原来大贬特贬的人也觉得没什么了。这种越来越出格本来就是张的风格,他再多走上几步,也没有人再说他前一步如何如何了。演唱会的视觉效果严格讲还是好的,也算不得多出格,只是大家不习惯而已,不过,声音到了后面几场就真的是沙哑了。人还是要服老的。
说远了,回到这张唱片上来。 《大热》中有一些商业的东西,比如说加入"我""没有爱" 和"奇迹"。环球2月已经发过一 张反商业的EP 《Untitled》所以这次也是歌手对公司的 让步。 至于《大热》之后是否还会有更好的唱片,我持保留态度。这一方面看他自己的 作曲能 力,一方面看他是要走民谣式路线还是午后红茶那样非主流。有一个矛盾是明显 的,流 行的东西就是商业的(左右手、大热),非商业的东西就是不流行的(路过蜻蜓 、夜半 歌声)。很有可能还是出几张混杂的唱片,间或一张纯粹音乐的EP。
Leslie的音乐才华是不用质疑的,年轻时写的第一首歌"想你"即引起轰动,如今声线不 如当年了,唱片中的"侯斯顿之恋""午后红茶"也令后辈歌手汗颜。
不过人老是不争的事实了,快过半百了,明确自己日后的风格或是退休也是迟早的事了 ,下一张唱片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面市。
Leslie在法语里的意思就是"等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