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生活,努力生活,认真生活
文/王小刀
对于欣赏音乐这件事,我是一个慢热的人,而且还略显浅薄。太容易拜倒在朗朗上口的歌词和好记的旋律之下,以至于会错过很多优质的音乐。对于一个浅薄的乐迷而言,如果跟风随大流地去听独立歌手的歌,你肯定不会错过陈绮贞,不会错过张悬,却很有可能对陈珊妮望而却步。
我听陈珊妮的历史很短暂,短暂用“历史”这个词都有点说不过去,只能从最近的这张开始倒数算起。从认识到认知,从一知半解到全身心投入,我竟然花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好像是一条很长的时间线,不经意地一天过了又一天,从没想过会真正地欣赏、深入地琢磨一个歌手的作品。而这三年如流水淌过,我从大二变成了刚刚走入社会的菜鸟,历时一年多的求职和就业让人心神疲惫,虽然心中的理想依旧坚守,但也不得不折服在社会的威严之下。也许就是在这样微妙而无奈的心境转变中,被陈珊妮和她的音乐吸引,随之沉醉,慢慢折服。
第一次听她的歌是《I love you, John》,因为音乐软件的自动更新和推荐,被这个歌名吸引。然后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歌手,创作人,后来就倒回去翻翻她过去的音乐作品,最喜欢《点绛唇》、《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之后她又推出了和陈建骐合作的《19》,依然延续着迷幻而又天真无暇的曲风。可是两年前的我已经发现,陈珊妮的微妙之处在于她的变化无常,她可以做这样的音乐,也可以做另一种音乐。你永远不知道她的作品会让人有多么惊喜和惊奇。
《低调人生》的推出,受到了很多音乐人和歌迷的追捧。溢美之词,已经不需要我来补充得更多。反正陈珊妮也看不到……
在这里只想谈谈个人感受。
如果你不想被这个世界淘汰,被你所在的行业抛下,那就要不断武装自己、更新自我。在这一点,陈珊妮做的真好。她的第一张专辑叫做《华盛顿砍倒樱桃树》,曲风很一致,有一种恣肆的青春气息洋溢在其中,探讨着很多生活中琐碎的问题,拥有一如既往简约而又深奥的表达方式。那张专辑的配器其实是很单调的,但同样完整。和现在的专辑对比起来,会显得比较安静和纯粹。这其中不论好与坏,但是却蕴藏着时代不断发展,科技的巨轮同样让整个乐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唱片业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命运危浅,朝不虑夕,可是所有创作人和音乐人还是需要去适应潮流,用可用的手段武装自己的创作,让作品充满时代的气息和音乐本身应有的魅力。
陈珊妮亦是如此。她的最近几张专辑都是很充满技术感的,很多音效,很多配器的变化和融合。她自己说过,那都是对着机器自己一个一个试出来的,过程很枯燥,但是也很有趣。她也说,现在做音乐的年轻一辈的小朋友们,总是不愿意自己去摸索,连别人告诉自己的答案也不愿意记住,下一次再遇到问题还是要问别人。(请听8月3日马世芳的“音乐五四三”节目)
这就是陈珊妮给我的第二个感动:她很努力,也很坚持。她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说,有的人总在抱怨,为什么自己写不出发自内心的音乐和词,她很干脆的说:“很简单啊,因为你太懒啊。”多么“陈珊妮式”的直白答案。她说,如果你写一首歌,当然写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写八百首呢?似乎这个道理,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相近。
第20届金曲奖上,她的获奖感言里说,她一直很努力。她的确一直很努力,这种态度渗透着她给外界投射的能量之中。在康熙来了的节目里,她给自己的唱功打了7分,原因是认为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坚持,努力,不断追求进步,这种长相守般的态度在这个速食时代多么难得,时代从不淘汰年岁稍长的人,它只会淘淘汰坐享其成,自怨自艾的悲观者和懒惰者。
如果你看了太多的选秀节目,也许一不小心会发现陈珊妮的身影,她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评委。她总是语气平稳,没有情绪,过于直接,让人畏惧。可是这只是个假象罢了。真正爱公主的人,总会从别的地方发现她心思之缜密,见解之独特,而且怀有一丝小女人的可爱与甜美。这么多反差的特点,教你如何不喜欢她。
音乐圈里有才华的人很多,没有一星半点的才华,你都很难立足。更何况是陈珊妮,从1994年发片到现在,她累积了多少年龄层的歌迷,很难想象这个数字的庞大。独立歌手的魅力,总在不经意间让人大吃一惊。
《低调人生》一直在延续着陈珊妮的淑世情怀与才华横溢。十首歌所要表达的东西各不相同,但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她带领我们划破世界的面纱,让我们亲眼看看这个社会的丑态与无奈。然后再封存起不愉快的场景,留下一个依然还存在希望的结局。我们当然要认清这个社会的模样,你无法沉溺在幻想的甜蜜之中,同时也不应该对一切失去信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陈珊妮是个务实的思想家。她做音乐很努力,她对社会看的很透彻,她希望给大众带来的是脚踏实地的态度与作品。
我们都是从做学生长大的,总在背诵很多的诗词歌赋,那些古文诗词,其实就是那个年代的歌曲。到了我们今天这个年代,我总在想,我们所听的歌,所看的歌词,再过三五百年,如果还能有幸留存的话,那就是未来的人要学习的东西了吧。
歌词虽然很世俗,但是同样值得化作文学去深究。陈珊妮的歌词,总是很诗意,很深刻,很多意想不到的,需要长时间品味揣摩的意蕴。她的歌词从来都不复杂,比起张悬和吴青峰的连篇累牍,让人觉得看起来轻松得多,却比那长长的歌词要难懂得多。
写作的人和写词的人都在写,写词的人更近乎诗人的属性。歌词字数很少,怎么去表达意思呢。今天天气很好,或是今天天气很糟糕,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换做什么样的抒情语汇来呈现。即使这个社会很丑恶,同样也需要诗意的表达。陈珊妮在最近一期做客小燕之夜里开玩笑地说:“我这么有才华我也没有办法。”在我看来,她不仅仅是有才华,或者说,才华二字之于陈珊妮,内涵与意义是广义而深邃的,即使我举凡所有所知,用尽溢美之词,也无法表达。写到此处,多么想与她真实直面,来句对谈。这真是一个小歌迷的天真奢望。
我承认自己是个浅薄的歌迷,同时也希望自己做一个认真的歌迷。就算写不出专业的乐评,也能借此一抒心中所想。认真地做事,认真地为理想而努力,认真听音乐,认真思考音乐的价值。当你真正喜欢一个人时,不免受其影响,即使性格爱好大相径庭,但蕴藏在心性和灵魂中的能量也会有所映射。若果真如此,愿我能在着漫长岁月中不要失掉信心,低调生活,努力生活,认真生活。
对于欣赏音乐这件事,我是一个慢热的人,而且还略显浅薄。太容易拜倒在朗朗上口的歌词和好记的旋律之下,以至于会错过很多优质的音乐。对于一个浅薄的乐迷而言,如果跟风随大流地去听独立歌手的歌,你肯定不会错过陈绮贞,不会错过张悬,却很有可能对陈珊妮望而却步。
我听陈珊妮的历史很短暂,短暂用“历史”这个词都有点说不过去,只能从最近的这张开始倒数算起。从认识到认知,从一知半解到全身心投入,我竟然花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好像是一条很长的时间线,不经意地一天过了又一天,从没想过会真正地欣赏、深入地琢磨一个歌手的作品。而这三年如流水淌过,我从大二变成了刚刚走入社会的菜鸟,历时一年多的求职和就业让人心神疲惫,虽然心中的理想依旧坚守,但也不得不折服在社会的威严之下。也许就是在这样微妙而无奈的心境转变中,被陈珊妮和她的音乐吸引,随之沉醉,慢慢折服。
第一次听她的歌是《I love you, John》,因为音乐软件的自动更新和推荐,被这个歌名吸引。然后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歌手,创作人,后来就倒回去翻翻她过去的音乐作品,最喜欢《点绛唇》、《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之后她又推出了和陈建骐合作的《19》,依然延续着迷幻而又天真无暇的曲风。可是两年前的我已经发现,陈珊妮的微妙之处在于她的变化无常,她可以做这样的音乐,也可以做另一种音乐。你永远不知道她的作品会让人有多么惊喜和惊奇。
《低调人生》的推出,受到了很多音乐人和歌迷的追捧。溢美之词,已经不需要我来补充得更多。反正陈珊妮也看不到……
在这里只想谈谈个人感受。
如果你不想被这个世界淘汰,被你所在的行业抛下,那就要不断武装自己、更新自我。在这一点,陈珊妮做的真好。她的第一张专辑叫做《华盛顿砍倒樱桃树》,曲风很一致,有一种恣肆的青春气息洋溢在其中,探讨着很多生活中琐碎的问题,拥有一如既往简约而又深奥的表达方式。那张专辑的配器其实是很单调的,但同样完整。和现在的专辑对比起来,会显得比较安静和纯粹。这其中不论好与坏,但是却蕴藏着时代不断发展,科技的巨轮同样让整个乐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即使唱片业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命运危浅,朝不虑夕,可是所有创作人和音乐人还是需要去适应潮流,用可用的手段武装自己的创作,让作品充满时代的气息和音乐本身应有的魅力。
陈珊妮亦是如此。她的最近几张专辑都是很充满技术感的,很多音效,很多配器的变化和融合。她自己说过,那都是对着机器自己一个一个试出来的,过程很枯燥,但是也很有趣。她也说,现在做音乐的年轻一辈的小朋友们,总是不愿意自己去摸索,连别人告诉自己的答案也不愿意记住,下一次再遇到问题还是要问别人。(请听8月3日马世芳的“音乐五四三”节目)
这就是陈珊妮给我的第二个感动:她很努力,也很坚持。她在接受访问的时候说,有的人总在抱怨,为什么自己写不出发自内心的音乐和词,她很干脆的说:“很简单啊,因为你太懒啊。”多么“陈珊妮式”的直白答案。她说,如果你写一首歌,当然写不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写八百首呢?似乎这个道理,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相近。
第20届金曲奖上,她的获奖感言里说,她一直很努力。她的确一直很努力,这种态度渗透着她给外界投射的能量之中。在康熙来了的节目里,她给自己的唱功打了7分,原因是认为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坚持,努力,不断追求进步,这种长相守般的态度在这个速食时代多么难得,时代从不淘汰年岁稍长的人,它只会淘淘汰坐享其成,自怨自艾的悲观者和懒惰者。
如果你看了太多的选秀节目,也许一不小心会发现陈珊妮的身影,她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评委。她总是语气平稳,没有情绪,过于直接,让人畏惧。可是这只是个假象罢了。真正爱公主的人,总会从别的地方发现她心思之缜密,见解之独特,而且怀有一丝小女人的可爱与甜美。这么多反差的特点,教你如何不喜欢她。
音乐圈里有才华的人很多,没有一星半点的才华,你都很难立足。更何况是陈珊妮,从1994年发片到现在,她累积了多少年龄层的歌迷,很难想象这个数字的庞大。独立歌手的魅力,总在不经意间让人大吃一惊。
《低调人生》一直在延续着陈珊妮的淑世情怀与才华横溢。十首歌所要表达的东西各不相同,但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她带领我们划破世界的面纱,让我们亲眼看看这个社会的丑态与无奈。然后再封存起不愉快的场景,留下一个依然还存在希望的结局。我们当然要认清这个社会的模样,你无法沉溺在幻想的甜蜜之中,同时也不应该对一切失去信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陈珊妮是个务实的思想家。她做音乐很努力,她对社会看的很透彻,她希望给大众带来的是脚踏实地的态度与作品。
我们都是从做学生长大的,总在背诵很多的诗词歌赋,那些古文诗词,其实就是那个年代的歌曲。到了我们今天这个年代,我总在想,我们所听的歌,所看的歌词,再过三五百年,如果还能有幸留存的话,那就是未来的人要学习的东西了吧。
歌词虽然很世俗,但是同样值得化作文学去深究。陈珊妮的歌词,总是很诗意,很深刻,很多意想不到的,需要长时间品味揣摩的意蕴。她的歌词从来都不复杂,比起张悬和吴青峰的连篇累牍,让人觉得看起来轻松得多,却比那长长的歌词要难懂得多。
写作的人和写词的人都在写,写词的人更近乎诗人的属性。歌词字数很少,怎么去表达意思呢。今天天气很好,或是今天天气很糟糕,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换做什么样的抒情语汇来呈现。即使这个社会很丑恶,同样也需要诗意的表达。陈珊妮在最近一期做客小燕之夜里开玩笑地说:“我这么有才华我也没有办法。”在我看来,她不仅仅是有才华,或者说,才华二字之于陈珊妮,内涵与意义是广义而深邃的,即使我举凡所有所知,用尽溢美之词,也无法表达。写到此处,多么想与她真实直面,来句对谈。这真是一个小歌迷的天真奢望。
我承认自己是个浅薄的歌迷,同时也希望自己做一个认真的歌迷。就算写不出专业的乐评,也能借此一抒心中所想。认真地做事,认真地为理想而努力,认真听音乐,认真思考音乐的价值。当你真正喜欢一个人时,不免受其影响,即使性格爱好大相径庭,但蕴藏在心性和灵魂中的能量也会有所映射。若果真如此,愿我能在着漫长岁月中不要失掉信心,低调生活,努力生活,认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