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山间遥望星辰——“任我行”一家之言

对“任我行”歌词的诠释已经很多,就像早几年的“富士山下”和“一丝不挂”一样,各种不同角度的理解,是各人心境的不同呼应,无所谓对错。好词便是如此,于你在某一点上有了共鸣就够了,在这方面不妨执着,认定自己的理解,因为于自己通常能够带来正能量。
我对这首词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
——“天真得只有你
令神仙鱼归天要怪谁
以为留在原地不够遨游
就让它沙滩里戏水
那次得你冒险半夜上山
争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
那时其实尝尽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没趣
不要紧 山野都有雾灯
顽童亦学乖不敢太勇敢
世上有多少个缤纷乐园 任你行
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雨伞外独行 ”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讲一个人如何从不懂事到“懂事”:小的时候为了让神仙鱼获得大空间,就把它放到海里,结果鱼死了。这个小孩大概会哭,也有可能会被家长责骂,然后呢,他可能会被要求,不要随便乱动东西。结果是这个小孩原来以为是做了一件好事,但是后果是不好的。于是他以后做事会更谨慎,不会再随心所欲,单纯地用孩童的心看待事物。
另一件事,可能是这个小孩长大了一些,可能是看多了武侠小说,打算半夜几个人上山去,去探险,结果可能是因为太晚了,或者是走得太深了,他的同伴不想走了,他虽然还是很想走,但是觉得一个人没意思。“争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那时其实尝尽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没趣”,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这个小孩觉得只剩下一个人因此感到没趣。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长大了一点,不是更小的时候会把神仙鱼放到海里的时候了,他已经意识到了没有绝对地随心所欲。在这件事以后,他更加“懂事”了,可能是因为他后来回家又被批评了吧,他开始满足于在城里的那么多“缤纷乐园”里和同伴一起玩吧,比一个人留在山上安全多了。
然后作者说,这个孩子“懂事”了。他知道了群聚了,而且也会有3、5个基友在身边。。“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 ”这句话我没有能够理解,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可以解释一下。总之,这个小孩很好地实现了向社会人的转变。
——“这么多好去处
漫游到独家村去探谁
既然沿着寻梦之旅出发
就站出点吸引赞许
逛够几个睡房到达教堂
仿似一路飞奔七八十岁
既然沿着情路走到这里
尽量不要后退
亲爱的 闯遍所有路灯
还是令大家开心要紧
抱住两厅双套天空海阔 任你行
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雨伞外独行”
——我个人觉得这段词,是在说爱情、家庭。记得有个网友说这首词让他想起“Shall we talk”,於我心有戚戚焉。我觉得“独家村”是暗示着独身主义,而“这么多好去处”,你懂的。“寻梦之旅”代表成家立业,后面的“睡房”、“教堂”、“七八十岁”连接成了一条爱情上的寻梦之旅。既然成家立业了,那么最重要的是让家人“大家开心要紧”,所以要奋斗,要为了家人努力,当能够“抱住两厅双套”之后,才能够“天空海阔 任你行”。但是这个过程我个人觉得在当下的社会一定不是“任你行”的状态下能达到的,相反,一定会经历很多妥协、很多不自由,所以,为了“任你行”,先要不能任意独行,而且“不能离群、没同伴不行”。
——“亲爱的 等遍所有绿灯
还是让自己疯一下要紧
马路戏院商店天空海阔 任你行
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
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
原来神仙鱼横渡大海会断魂
听不到世人爱听的福音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赤地上独行
顽童大了别再追问
可以任我走怎么到头来又随着大队走
人群是那么像羊群”
——我个人觉得这段词是全片的高潮。有些网友觉得夕爷这首词里面,只是摆出两种态度,供大家去参考;而我的理解,最后这段词里面是反映了夕爷的看法的。什么看法呢?“让自己疯一下要紧”,人活着,还是应该任我行。
“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 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谁怕呢?夕爷怕,你、我也怕,因为我们“顽童大了”。我单曲循环的时候,听这两句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人在空山里看繁星,让我激动地要流泪。我很向往那种画面。但是事实上我要上班,要看孩子,所以我没法去那样做,既然没法,那我还不如不去想它。这个才是我忌讳和害怕的原因。神仙鱼为什么会死?不是因为它不能在海里生活,而是因为它已经适应了鱼缸,不再适应大海——就像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凭着好奇心,一个人去独闯深山,但是大了以后,反而害怕一个人在山上有各种危险。神仙鱼在鱼缸里会听到世人说“这鱼真好看”,但是到海里会有各种天敌。不过即使如此,鱼是应该在海里还是应该在鱼缸里呢?我觉得夕爷觉得(有点拗口),它还是应该在海里。因为他写到“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赤地上独行”,我觉得这个“为何在赤地上独行”是写他自己的看法,与前面的“为何在雨伞外独行”还不太一样。所以才有最后的“顽童大了别再追问 可以任我走怎么到头来又随着大队走 人群是那么像羊群”,如果你不能坚持一个人入山看星,不能做一条适应大海的神仙鱼,那么也就不要对不能过着写意的生活抱怨了。
我对这首词的理解大概是这样的:
——“天真得只有你
令神仙鱼归天要怪谁
以为留在原地不够遨游
就让它沙滩里戏水
那次得你冒险半夜上山
争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
那时其实尝尽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没趣
不要紧 山野都有雾灯
顽童亦学乖不敢太勇敢
世上有多少个缤纷乐园 任你行
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雨伞外独行 ”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讲一个人如何从不懂事到“懂事”:小的时候为了让神仙鱼获得大空间,就把它放到海里,结果鱼死了。这个小孩大概会哭,也有可能会被家长责骂,然后呢,他可能会被要求,不要随便乱动东西。结果是这个小孩原来以为是做了一件好事,但是后果是不好的。于是他以后做事会更谨慎,不会再随心所欲,单纯地用孩童的心看待事物。
另一件事,可能是这个小孩长大了一些,可能是看多了武侠小说,打算半夜几个人上山去,去探险,结果可能是因为太晚了,或者是走得太深了,他的同伴不想走了,他虽然还是很想走,但是觉得一个人没意思。“争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那时其实尝尽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没趣”,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这个小孩觉得只剩下一个人因此感到没趣。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长大了一点,不是更小的时候会把神仙鱼放到海里的时候了,他已经意识到了没有绝对地随心所欲。在这件事以后,他更加“懂事”了,可能是因为他后来回家又被批评了吧,他开始满足于在城里的那么多“缤纷乐园”里和同伴一起玩吧,比一个人留在山上安全多了。
然后作者说,这个孩子“懂事”了。他知道了群聚了,而且也会有3、5个基友在身边。。“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 ”这句话我没有能够理解,不知道有没有同学可以解释一下。总之,这个小孩很好地实现了向社会人的转变。
——“这么多好去处
漫游到独家村去探谁
既然沿着寻梦之旅出发
就站出点吸引赞许
逛够几个睡房到达教堂
仿似一路飞奔七八十岁
既然沿着情路走到这里
尽量不要后退
亲爱的 闯遍所有路灯
还是令大家开心要紧
抱住两厅双套天空海阔 任你行
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飞多远有谁会对它操心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雨伞外独行”
——我个人觉得这段词,是在说爱情、家庭。记得有个网友说这首词让他想起“Shall we talk”,於我心有戚戚焉。我觉得“独家村”是暗示着独身主义,而“这么多好去处”,你懂的。“寻梦之旅”代表成家立业,后面的“睡房”、“教堂”、“七八十岁”连接成了一条爱情上的寻梦之旅。既然成家立业了,那么最重要的是让家人“大家开心要紧”,所以要奋斗,要为了家人努力,当能够“抱住两厅双套”之后,才能够“天空海阔 任你行”。但是这个过程我个人觉得在当下的社会一定不是“任你行”的状态下能达到的,相反,一定会经历很多妥协、很多不自由,所以,为了“任你行”,先要不能任意独行,而且“不能离群、没同伴不行”。
——“亲爱的 等遍所有绿灯
还是让自己疯一下要紧
马路戏院商店天空海阔 任你行
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
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
原来神仙鱼横渡大海会断魂
听不到世人爱听的福音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无人理睬如何求生
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赤地上独行
顽童大了别再追问
可以任我走怎么到头来又随着大队走
人群是那么像羊群”
——我个人觉得这段词是全片的高潮。有些网友觉得夕爷这首词里面,只是摆出两种态度,供大家去参考;而我的理解,最后这段词里面是反映了夕爷的看法的。什么看法呢?“让自己疯一下要紧”,人活着,还是应该任我行。
“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 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谁怕呢?夕爷怕,你、我也怕,因为我们“顽童大了”。我单曲循环的时候,听这两句的时候,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人在空山里看繁星,让我激动地要流泪。我很向往那种画面。但是事实上我要上班,要看孩子,所以我没法去那样做,既然没法,那我还不如不去想它。这个才是我忌讳和害怕的原因。神仙鱼为什么会死?不是因为它不能在海里生活,而是因为它已经适应了鱼缸,不再适应大海——就像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凭着好奇心,一个人去独闯深山,但是大了以后,反而害怕一个人在山上有各种危险。神仙鱼在鱼缸里会听到世人说“这鱼真好看”,但是到海里会有各种天敌。不过即使如此,鱼是应该在海里还是应该在鱼缸里呢?我觉得夕爷觉得(有点拗口),它还是应该在海里。因为他写到“顽童大了没那么笨 可以聚脚于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 为何在赤地上独行”,我觉得这个“为何在赤地上独行”是写他自己的看法,与前面的“为何在雨伞外独行”还不太一样。所以才有最后的“顽童大了别再追问 可以任我走怎么到头来又随着大队走 人群是那么像羊群”,如果你不能坚持一个人入山看星,不能做一条适应大海的神仙鱼,那么也就不要对不能过着写意的生活抱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