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奕迅回归大众 ——《The Key》曲词编唱全方位解析
全文 by emhang & 八哥
转载请注明作者
陈奕迅于Eason's Life演唱会期间推出的《The Key》专辑公布至今已有几日,风评甚好,几乎是《H3M》以来最受大众欢迎的一张专辑。这张碟的制作初衷即是创作一张“大家想听到的陈奕迅”专辑,甚至直指the song of the year,而从结果来看,基本是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虽不见得首首都很上口,却基本都能让人听来舒服。
虽然以陈奕迅今时今日的地位,或许不再需要去制作一张这样的专辑,但最近四年来尝试过各种新式或是复古的曲风,找个机会回归经典的港式pop,无论于音乐上还是于大众对陈奕迅的期待上都并非一件坏事。
港式pop大部分时候都以词为中心,所谓的“主题专辑”往往也只力求做到在歌词的意味上统一。这张专辑作为典型的港式pop专辑,在专辑统一性上也显得有些碎片化。虽进碟的三首歌在CY的编曲下呈现了很好的一致性,去到中段却令人感到曲目间缺乏连接,连贯性不足,专辑中后段的曲目顺序编排稍显随意。在歌词方面,宣传词中有说是碟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但其实细细品过,各首歌的意味间并无太大联系,宣传词恐怕也只是找个大主题来做个牵强的概括。尽管在整体性以及部分歌曲上仍有些问题存在,但每首歌曲自身的完整性基本都做得比较出色,多方面的配合和处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仍是一本值评五星的唱片。
在制作层面,专辑呈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感觉,很多歌初听与Eason之前某些歌似曾相识,但细细听来又能体味出新歌的“新玩法”,称得上旧瓶装新酒。而Eason本人的演唱显得随意和松弛,很多非常规处理让人觉得“物以稀为贵”,这当然得益于他在自己最具表现力的音区里有丰富的诠释选择,相信我们听到的不过是N轨中的一小份精彩。
以下便按寻常港式专辑的习惯,分歌曲来进行简单的多方位剖析,争取能触及曲、词、编、唱等多个方面。
主旋律
这首歌无论是作为专辑开篇还是电台首单,都显得卖点十足。其实单从作品曲式的角度来说,此曲非但不激进,反而十分复古。同样是复二部曲式,这首歌免去了一般流行歌曲中的Bridge,同时Chorus2在Chorus1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乐句素材,形成了A-B(b)-A-B(b,b’)-B(b,b’)的结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连贯感。如果说歌曲结构不那么容易体察的话,那BPM和编曲上的变化则明显多了。Chorus1后用过渡句引出一段十分经典的采样,急促的旋律未来感十足,让我想到了第五元素,这样的转场不可谓不精妙。进入Verse2后伴奏开始走向大编制,加上三拍子特有的强-弱-弱关系,营造出一种不稳定、混沌、错乱的时代感。更值得玩味的是,稍加修饰的电子音效恰如其分地在听感上制造不真实感,这种手法常见于电影配乐中,放在这竟然也毫无违和。而在歌曲收尾,之前的“转场”配乐再度出现,前呼后应,意犹未尽,好似未完待续。
小克的词在此不做过分的解读,虽从表面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简单的恋人之间的矛盾,然而全词各处出现的“大时代”“假哲学”“沉默控诉”直到最后一句更为直白的语句,令人无法不联想到更深的隐喻。
演唱方面第一段AB段尤其A段使用了较高的气声比例,配合较慢的BPM,已表现出略诡异的气氛,第二段加速后咬字变得铿锵有力,去到“Woo ho”数句的高低音配合与歌词搭配恰到好处,情绪渲染到位。末段献上很漂亮的连续真声B4,一直推到失控的“洗脑”结束,悲哀、痛苦、无奈、麻木,杂糅着种种复杂的情绪。
告别娑婆
此曲的核心在于小克的词,先来略解词意。原歌名叫“断轮回”,两个名字皆是用的同名书名。娑婆一词来自佛家所云“娑婆世界”,亦即所谓堪忍世界,人生在此隐忍苦行,轮回不断。此词以谈通灵之书为题,又触及佛教问题,将核心意味放到了“不轮回”上。今生“余业永在”“没有恨爱要赊”,可圆满而无憾地洒脱离去,那么轮回于我或也没有什么意义,“来生求别人替代”。直到末段倏尔一转,临别的眼泪与不轮回的洒脱,是否能够共存呢?本作无论从词句堆砌的流畅自然程度、与旋律的配合乃至谐音方面看,皆可算是小克迄今最好的词作之一。本碟小克的发挥可说达到了高水准,与之前数次同Eason的合作相比都要更优。
然而换个角度看,由于全词几乎完全抛弃了画面感,在编曲上无疑需要下更大的工夫来令听者易于感受到歌曲的意味。
首先,为了体现歌曲的层次,曲编算的上是煞费苦心,大致做了(节)拍型、拍速、器乐三方面的变化。Verse三拍子旋律Chorus四拍子旋律的交叉变化本身就能给人截然不同的听觉感受,再加上拍速上慢(Verse1)-快(Verse1)-慢(Chorus1)-快(Verse2)-次快(Chorus2)四次变化,加上副歌部分刻意设计的多次大抖音尾音,契合词意地说,有六道轮回之感。此外,主要三种配器电吉他、钢琴、提琴各司其职。电吉他出现在各段开头结尾,负责基调的铺陈和情绪的渲染;钢琴和提琴则在每段的出现比例各不相同,简单地说就是钢琴一段一段地减弱而提琴一段一段地加强。这种取舍进一步加强了细节的丰富程度。
同样的,Eason的人声处理也很有看点。一是各段拍型拍速的变化带来的强弱变化、咬字变化十分带感,特别是结尾一句“决不再不永不结果”八个字作出“强-弱-次强-强”的起伏感,精妙无比。二是几处尾音处理都加入小trick,作情绪毫不含糊。比如“往后独守在野”的泄气声,“没时代没有记忆来拉扯”的气泡音,“临别眼泪在泻”的抽气声,戏剧感十足。
斯德哥尔摩情人
从旋律上讲可算是本碟的第一首HIT型歌曲。歌中不多见的虐恋题材,歌名取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词意不复杂,通过层层排铺,十分到肉地绘出了虐恋中受虐方的心理矛盾与依赖。题外话,从这题材上讲令人感觉十分适合由张敬轩来演绎。
Eason在此曲中使用了其较少见的略偏消极的咬字方式,搭配副歌连绵不断的真假音转换,制造出歌曲的迷幻气氛。不过尚觉得在和声处理上还可以再“多”一些,甚至在最后的Chorus里加入S视角的唱词的音轨打底,更有那种欲罢不能的挣扎感。
任我行
词意着重在年少时独行与追求冒险的个性与入世后渐渐学会随波逐流的对比,亦即谈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间的关系。林夕的词刻意限在淡然的叙述,并没有过多的说教意味,反令人自然发出深深感慨。Christopher Chak的曲式总能配合到林夕极具画面感的词句,绵延悠长,回味无穷。
Eason演唱处理十分标准,和缓恬淡,全曲皆不过度用力,显示了歌曲层次与其他诸曲的明显分别。“那次得你冒险半夜上山,争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一句内便有#G2-F4接近两个八度的跨度,由高入低处理得非常舒服。结尾最后一句处“顽童大了别再追问,可以任我走怎么到头来又随着大队走”,后期在这一句中做了几处十分不明显的骤弱(而不是渐弱),给人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最后又在“人群是那么像羊群”一句恢复到之前的强度,一下子豁然开朗,点破主旨。
远在咫尺
词意简单归于一句便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当厌倦枕边人时挂念起当年的另一个,却发觉或许替换的结果也是类似。故而真正珍贵的并不是所谓的一生最爱,而是陪伴一生的那个忠心伴侣。及到末段点破后词意才得到真正的延伸,前面大段的歌词则相对而言表意密度太低,略显冗长重复,整体结构未算上佳。
这首歌的演唱使用了在本碟中偏沙哑的嗓音,可算能搭配上歌曲的主题。虽Eric作了一个经典悦耳而又显新意的漂亮旋律,但由于词作的在画面感与层次感两方面都有欠缺,整体表现力方面实感觉有些难以打动到人。
失忆蝴蝶
留下没有开始的眷恋,不必挂怀,不必烦扰,将其轻放一旁,就当无聊时的美好回忆。心中不再介怀,也就无从谈起难忘与遗憾。以蝴蝶记忆很短来作比,穿引出这样一层意味。林夕此词是全碟四首中唯一一首偏说教的作品,可这若即若离的心境却并不那么易做得到。
此曲可以算最有K歌潜质的一首,旋律走向符合大众审美,音域范围适合普通人,低音正常,高音也仅到#F4。当然eason的处理仍可圈可点,F4附近的混声一如既往地处理得极出色,且按歌曲层次的推进使用了不同却各自都做到自然的音色。事实上整张专辑几乎每首歌中都可听到Eason在这个音位的处理,细微的变化非常巧妙,展示了上佳的录音棚表现力。
床头床尾
很简单的床头吵架床尾和的意味,简单温馨地描绘出老夫老妻之间沉淀的感情与信任,道出了夫妻的相处之道。
Eason作曲的此曲从各方面看都是最简单的一首,但诸方面配合自然,歌曲完整性并不存在问题。或许是刻意采用了全碟最沙哑的嗓音演绎,全曲偏柔而略有层次,很有在清晨枕边娓娓道来的意境。
阿猫阿狗
整首词用讽刺的语气谈普通人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满,仿似身为百姓之子人生便了无意义。此亦即是年轻人入世后常感慨的人生在世之渺小、脆弱与无奈。整首歌没有任何意味反转之处,究竟要理解为完全消极的倾向抑或是反讽,乃听者的自由。
编曲方面,第一段一把简单的吉他扫弦打底非常自然简洁;第二段在此基础上加入鼓点,中规中矩;Bridge作为情绪爆发的前奏,加入了电贝司,略显保守,若能在这段配上和声,情绪则会更加浓烈。实际上Eason在“留”字上的拉长已经把音程关系唱出来了,无奈一轨显得无比单薄。进入最后一段Chorus,终于加进了“帮忙”的人声,可惜只是在“远处”一直“啊”,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感觉。这种歌曲就应该齐声合唱,形成一呼百应之感。
此曲曲词方面均无甚问题,演唱于整首歌都投入了较大的力度,支持了词中想表达的愤慨之情,唯编曲方面实在有些偏向轻松简单,与词唱配合不佳,颇有些遗珠之憾。期待今后的live表演能看到remix呈现。
转载请注明作者
陈奕迅于Eason's Life演唱会期间推出的《The Key》专辑公布至今已有几日,风评甚好,几乎是《H3M》以来最受大众欢迎的一张专辑。这张碟的制作初衷即是创作一张“大家想听到的陈奕迅”专辑,甚至直指the song of the year,而从结果来看,基本是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虽不见得首首都很上口,却基本都能让人听来舒服。
虽然以陈奕迅今时今日的地位,或许不再需要去制作一张这样的专辑,但最近四年来尝试过各种新式或是复古的曲风,找个机会回归经典的港式pop,无论于音乐上还是于大众对陈奕迅的期待上都并非一件坏事。
港式pop大部分时候都以词为中心,所谓的“主题专辑”往往也只力求做到在歌词的意味上统一。这张专辑作为典型的港式pop专辑,在专辑统一性上也显得有些碎片化。虽进碟的三首歌在CY的编曲下呈现了很好的一致性,去到中段却令人感到曲目间缺乏连接,连贯性不足,专辑中后段的曲目顺序编排稍显随意。在歌词方面,宣传词中有说是碟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但其实细细品过,各首歌的意味间并无太大联系,宣传词恐怕也只是找个大主题来做个牵强的概括。尽管在整体性以及部分歌曲上仍有些问题存在,但每首歌曲自身的完整性基本都做得比较出色,多方面的配合和处理都达到了较高水准,仍是一本值评五星的唱片。
在制作层面,专辑呈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感觉,很多歌初听与Eason之前某些歌似曾相识,但细细听来又能体味出新歌的“新玩法”,称得上旧瓶装新酒。而Eason本人的演唱显得随意和松弛,很多非常规处理让人觉得“物以稀为贵”,这当然得益于他在自己最具表现力的音区里有丰富的诠释选择,相信我们听到的不过是N轨中的一小份精彩。
以下便按寻常港式专辑的习惯,分歌曲来进行简单的多方位剖析,争取能触及曲、词、编、唱等多个方面。
主旋律
这首歌无论是作为专辑开篇还是电台首单,都显得卖点十足。其实单从作品曲式的角度来说,此曲非但不激进,反而十分复古。同样是复二部曲式,这首歌免去了一般流行歌曲中的Bridge,同时Chorus2在Chorus1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乐句素材,形成了A-B(b)-A-B(b,b’)-B(b,b’)的结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连贯感。如果说歌曲结构不那么容易体察的话,那BPM和编曲上的变化则明显多了。Chorus1后用过渡句引出一段十分经典的采样,急促的旋律未来感十足,让我想到了第五元素,这样的转场不可谓不精妙。进入Verse2后伴奏开始走向大编制,加上三拍子特有的强-弱-弱关系,营造出一种不稳定、混沌、错乱的时代感。更值得玩味的是,稍加修饰的电子音效恰如其分地在听感上制造不真实感,这种手法常见于电影配乐中,放在这竟然也毫无违和。而在歌曲收尾,之前的“转场”配乐再度出现,前呼后应,意犹未尽,好似未完待续。
小克的词在此不做过分的解读,虽从表面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简单的恋人之间的矛盾,然而全词各处出现的“大时代”“假哲学”“沉默控诉”直到最后一句更为直白的语句,令人无法不联想到更深的隐喻。
演唱方面第一段AB段尤其A段使用了较高的气声比例,配合较慢的BPM,已表现出略诡异的气氛,第二段加速后咬字变得铿锵有力,去到“Woo ho”数句的高低音配合与歌词搭配恰到好处,情绪渲染到位。末段献上很漂亮的连续真声B4,一直推到失控的“洗脑”结束,悲哀、痛苦、无奈、麻木,杂糅着种种复杂的情绪。
告别娑婆
此曲的核心在于小克的词,先来略解词意。原歌名叫“断轮回”,两个名字皆是用的同名书名。娑婆一词来自佛家所云“娑婆世界”,亦即所谓堪忍世界,人生在此隐忍苦行,轮回不断。此词以谈通灵之书为题,又触及佛教问题,将核心意味放到了“不轮回”上。今生“余业永在”“没有恨爱要赊”,可圆满而无憾地洒脱离去,那么轮回于我或也没有什么意义,“来生求别人替代”。直到末段倏尔一转,临别的眼泪与不轮回的洒脱,是否能够共存呢?本作无论从词句堆砌的流畅自然程度、与旋律的配合乃至谐音方面看,皆可算是小克迄今最好的词作之一。本碟小克的发挥可说达到了高水准,与之前数次同Eason的合作相比都要更优。
然而换个角度看,由于全词几乎完全抛弃了画面感,在编曲上无疑需要下更大的工夫来令听者易于感受到歌曲的意味。
首先,为了体现歌曲的层次,曲编算的上是煞费苦心,大致做了(节)拍型、拍速、器乐三方面的变化。Verse三拍子旋律Chorus四拍子旋律的交叉变化本身就能给人截然不同的听觉感受,再加上拍速上慢(Verse1)-快(Verse1)-慢(Chorus1)-快(Verse2)-次快(Chorus2)四次变化,加上副歌部分刻意设计的多次大抖音尾音,契合词意地说,有六道轮回之感。此外,主要三种配器电吉他、钢琴、提琴各司其职。电吉他出现在各段开头结尾,负责基调的铺陈和情绪的渲染;钢琴和提琴则在每段的出现比例各不相同,简单地说就是钢琴一段一段地减弱而提琴一段一段地加强。这种取舍进一步加强了细节的丰富程度。
同样的,Eason的人声处理也很有看点。一是各段拍型拍速的变化带来的强弱变化、咬字变化十分带感,特别是结尾一句“决不再不永不结果”八个字作出“强-弱-次强-强”的起伏感,精妙无比。二是几处尾音处理都加入小trick,作情绪毫不含糊。比如“往后独守在野”的泄气声,“没时代没有记忆来拉扯”的气泡音,“临别眼泪在泻”的抽气声,戏剧感十足。
斯德哥尔摩情人
从旋律上讲可算是本碟的第一首HIT型歌曲。歌中不多见的虐恋题材,歌名取自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词意不复杂,通过层层排铺,十分到肉地绘出了虐恋中受虐方的心理矛盾与依赖。题外话,从这题材上讲令人感觉十分适合由张敬轩来演绎。
Eason在此曲中使用了其较少见的略偏消极的咬字方式,搭配副歌连绵不断的真假音转换,制造出歌曲的迷幻气氛。不过尚觉得在和声处理上还可以再“多”一些,甚至在最后的Chorus里加入S视角的唱词的音轨打底,更有那种欲罢不能的挣扎感。
任我行
词意着重在年少时独行与追求冒险的个性与入世后渐渐学会随波逐流的对比,亦即谈人的独立性与社会性间的关系。林夕的词刻意限在淡然的叙述,并没有过多的说教意味,反令人自然发出深深感慨。Christopher Chak的曲式总能配合到林夕极具画面感的词句,绵延悠长,回味无穷。
Eason演唱处理十分标准,和缓恬淡,全曲皆不过度用力,显示了歌曲层次与其他诸曲的明显分别。“那次得你冒险半夜上山,争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一句内便有#G2-F4接近两个八度的跨度,由高入低处理得非常舒服。结尾最后一句处“顽童大了别再追问,可以任我走怎么到头来又随着大队走”,后期在这一句中做了几处十分不明显的骤弱(而不是渐弱),给人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最后又在“人群是那么像羊群”一句恢复到之前的强度,一下子豁然开朗,点破主旨。
远在咫尺
词意简单归于一句便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当厌倦枕边人时挂念起当年的另一个,却发觉或许替换的结果也是类似。故而真正珍贵的并不是所谓的一生最爱,而是陪伴一生的那个忠心伴侣。及到末段点破后词意才得到真正的延伸,前面大段的歌词则相对而言表意密度太低,略显冗长重复,整体结构未算上佳。
这首歌的演唱使用了在本碟中偏沙哑的嗓音,可算能搭配上歌曲的主题。虽Eric作了一个经典悦耳而又显新意的漂亮旋律,但由于词作的在画面感与层次感两方面都有欠缺,整体表现力方面实感觉有些难以打动到人。
失忆蝴蝶
留下没有开始的眷恋,不必挂怀,不必烦扰,将其轻放一旁,就当无聊时的美好回忆。心中不再介怀,也就无从谈起难忘与遗憾。以蝴蝶记忆很短来作比,穿引出这样一层意味。林夕此词是全碟四首中唯一一首偏说教的作品,可这若即若离的心境却并不那么易做得到。
此曲可以算最有K歌潜质的一首,旋律走向符合大众审美,音域范围适合普通人,低音正常,高音也仅到#F4。当然eason的处理仍可圈可点,F4附近的混声一如既往地处理得极出色,且按歌曲层次的推进使用了不同却各自都做到自然的音色。事实上整张专辑几乎每首歌中都可听到Eason在这个音位的处理,细微的变化非常巧妙,展示了上佳的录音棚表现力。
床头床尾
很简单的床头吵架床尾和的意味,简单温馨地描绘出老夫老妻之间沉淀的感情与信任,道出了夫妻的相处之道。
Eason作曲的此曲从各方面看都是最简单的一首,但诸方面配合自然,歌曲完整性并不存在问题。或许是刻意采用了全碟最沙哑的嗓音演绎,全曲偏柔而略有层次,很有在清晨枕边娓娓道来的意境。
阿猫阿狗
整首词用讽刺的语气谈普通人对社会不公正的不满,仿似身为百姓之子人生便了无意义。此亦即是年轻人入世后常感慨的人生在世之渺小、脆弱与无奈。整首歌没有任何意味反转之处,究竟要理解为完全消极的倾向抑或是反讽,乃听者的自由。
编曲方面,第一段一把简单的吉他扫弦打底非常自然简洁;第二段在此基础上加入鼓点,中规中矩;Bridge作为情绪爆发的前奏,加入了电贝司,略显保守,若能在这段配上和声,情绪则会更加浓烈。实际上Eason在“留”字上的拉长已经把音程关系唱出来了,无奈一轨显得无比单薄。进入最后一段Chorus,终于加进了“帮忙”的人声,可惜只是在“远处”一直“啊”,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感觉。这种歌曲就应该齐声合唱,形成一呼百应之感。
此曲曲词方面均无甚问题,演唱于整首歌都投入了较大的力度,支持了词中想表达的愤慨之情,唯编曲方面实在有些偏向轻松简单,与词唱配合不佳,颇有些遗珠之憾。期待今后的live表演能看到remix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