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废柴 · 不必痴恋
致火柴男:
说来惭愧,你立足这行已有二十余年,我却在两年前才开始看你的栋笃笑。对于脱口秀、相声之类的我从没兴趣,净站着说话,感觉极闷。直到有位臭味相投的朋友极力推荐你的栋笃笑,有了改观,心想有机会就试观赏吧。一次百无聊赖,终于打开观赏。这一看下来慢慢上瘾,从《儿童不宜》开始,后连续观赏《拾下拾下》、《无炭用》、《越大锅越快乐》、及《哗众取宠》,都是比较后期的作品。说笑话的表演,辛辣讽刺是预料之中,但你没夸大哗众扮小丑,这令我对你欣赏尊重;把笑话说得深度哲思兼备,叹服之余更把你升格为喜欢。欣赏与喜欢当然不同;欣赏是理性的,喜欢是感性的,我不轻易喜欢。
一年前,才把前期的《娱乐圈血肉史I》、《色情家庭》、《跟住去边度》、《末世财神》和《秋前算账》补全。较之后期作品,这些前期作品哲学意味更浓,香江文化更为突显,多次论及政治时事,论点新颖独特,令人有所顿悟。有人评说你渐江郎才尽,后期作品不如前期力度尖锐敢言,尤其是不再评论政治最为人议论纷纷;个人认为,你的后期作品较为大众,贴近时代发展,与其说是你向大众妥协,我觉得更为贴切的是你渐以更宏阔的视野诉说生活,而非像早期以较非主流的昂立姿态环视和评判社会时态。主流或非主流,这是一个难题;我觉得你也一直在其当中来回挣扎,寻求一个平衡。平心而论,至目前为止,你的每份作品都有一定质量,每次表演准备充足有诚意,单是这份敬业,已值得我的敬佩欣赏。
论及早期后期作品之分,忽有所感,若把你的栋笃笑作品按年份排列,宛如一部香港发展史:从全盛的90年代,历史性的回归时期,回归后的社会改变与冲击,以及全球资讯时代洪流下的香港处境。学院之时,曾修过伟大文学(Great Works)一课,同学问及教授何为伟大文学?教授沉吟半响,「可反映当代环境时态,是伟大文学最重要的一环。」任何艺术作品亦然。豁然明白,为何你这种说笑话的表演可以打动人心,曾被视为低俗娱乐之流的表演,因你赋之予立意高拔的内涵,终赤手空拳在粤语地区(甚至亚洲)打出生路,更渐被尊为艺术表演。
好了,终可以好好评论你的这部作品——《娱乐圈血肉史II》。原谅我用了不少的篇幅做开场,这是我第一次评你的作品,一执笔就简直想一股脑儿地倾泻所有;对你,对你的作品,实在有太多感想。第一次评论为何选择《娱乐圈血肉史II》?因为感触至深。
这两年我过得并不好。大学毕业后,选择进入自己心向往之但与学位截然不同的产业工作。家人不认同,「放着高薪的不做却挑那不能赚钱的行业」,摇头。朋友也嘲笑,「怎么选择了个夕阳行业,饿不死吃不饱」。后来在事业上的挫折更印证着我根本是自找苦吃。说实话,我动摇了。做错选择了吗?该放弃吗?茫然,迷失,疲累不堪。重看你的栋笃笑,原只是图些欢乐,哪知落寞的人即刻就品出了你笑话里的的酸涩悲凉。艺术从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作者透过作品和观赏者建立一种认知产生共鸣;你的栋笃笑简直是一种极致的艺术表演:你说着笑,我却泪流了满脸。
原以为谈论『梦想与现实』,《娱乐圈血肉史I》 是一个极致了。你说到第一次当跑龙套被雨水淋湿,梦到与妈妈玩“志愿”的游戏,我完全相信当年的你真的哭了,因为单只是从电脑上看与听,我也哭了。对我来说,不能赚大钱没关系,够生活就好;对自己质疑与失望,是沉重;但令父母失望,就真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但我没想到,相信当日的你也预期不到:《娱乐圈血肉史I》只是一个开头,《娱乐圈血肉史II》才是真真正正的『梦想与现实』极致又完整的故事。
众所周知,《娱乐圈血肉史I》是你放弃梦想的公开宣言,却意外地为你开拓希望之路,看似你朝思梦想的理想又有机会达成了;那《娱乐圈血肉史II》就真的是梦碎宣言。《娱乐圈血肉史I》之时,追梦不成,尚是因为苦无机会;到《娱乐圈血肉史II》时,中间的二十年岁月里,你已拥有当日没有的资源与尝试的机会,却依然失败。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梦想与现实』的故事,往往就是追求梦想不成功,引以为憾,叹现实不公羁绊连连,闲暇时尚可把梦想从尘封生锈的记忆里拿出来幻想一番,如果我有机会当怎样怎样……;你在《娱乐圈血肉史II》告知我们的『梦想与现实』故事,却是彻底地击碎了哪怕是一丝丝的幻想;因为已真真正正地尝试了梦想的滋味、真正地进入了梦想的国度,但是,结果截然不如预想。不是一次两次,不是一年两年;是多达十几次或甚至几十次,长达二十年。还能有什么幻想,什么借口呢?人生至此,请自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真的『不行』。
你说,你曾在擂台上看过一个身体瘦如火柴,出拳无力的男人,他梦想成为职业拳手,即使沦落到要与女人对打也不放弃。你规劝他何苦,他答「没错我是一根火柴,但如果我不燃烧,那我就是一根废柴」。说毕,你张开双手,「各位,我就是电影界的火柴男。」这是一个现实赢了的故事,不美好不激励,却深深触动我的心弦。我们听多了坚持梦想努力就能成功的故事,佩服故事中的人之余也被激励,却往往不知或忽视人生真的是有万分努力后依然『不行』的情况。而你,亲爱的火柴男,为我们诉说了如何面对、接受和最终放下这个苦涩结果的心路历程,是失望是落寞的(你着实是一个执著的人呵),但无憾,因为你没做废柴。
如何得知你无憾?你最后的小故事告诉了我。无意中从网络里看到某一场的结尾时,你分享了一个与其他场不一样的故事,那是你一时兴起的分享,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你少有的,较感性的说出一些心里话:
「梦想这回事,我个人觉得,就像追求女孩子。因喜欢而追求,追得到固然好,追不到也不要紧。有些人是一追不到,就换别的;有些会试久一点,不行才换;有些人却是到被女孩子骂他吃屎还依然坚持,话说人生中追求任何东西而得不到真的是像吃屎啊,很难受,所以看个人耐力。有些人吃吃一下还真能感动到女孩子,最终被他追求到。我真心觉得,每一个人耐力不同,没关系的,能坚持就坚持,不能就不要再坚持,没错与对,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不只一个女孩子。
二十年前,我有一个朋友,她喜欢当时装设计师,但因家庭原因,她被迫放弃梦想从而转去当护士,她很不开心,最后“咚”的一声,就跳楼自杀了。
我真的觉得,何必呢。这个世界不只一个女孩子,这个不行,就试别的。二十年前,我被我追求的『梦想』这条妞叫吃屎,吃了一阵子后,我真的不行了,决定放弃,但又不完全放得下,搞了个栋笃笑,哈哈,就是想再吃一下再走,结果,竟然又有机会,也才有今天的我。
这二十年也真的是风风雨雨都走过,今天,即使你能给我那个我曾极度渴望的梦想:一个最好的导演开的片,甄子丹替我做动作替身,梁朝伟替我做文戏替身,然后片子很成功,人类动物都感动,我能成为名利双收的成功演员;即使如此,今天的我也不会把我现在所站的这个栋笃笑舞台位子与你交换。」
至今我都认为,这是追求梦想的最佳注脚,「不做废柴 • 不必痴恋」。
你亲爱的,
栋笃支持者
说来惭愧,你立足这行已有二十余年,我却在两年前才开始看你的栋笃笑。对于脱口秀、相声之类的我从没兴趣,净站着说话,感觉极闷。直到有位臭味相投的朋友极力推荐你的栋笃笑,有了改观,心想有机会就试观赏吧。一次百无聊赖,终于打开观赏。这一看下来慢慢上瘾,从《儿童不宜》开始,后连续观赏《拾下拾下》、《无炭用》、《越大锅越快乐》、及《哗众取宠》,都是比较后期的作品。说笑话的表演,辛辣讽刺是预料之中,但你没夸大哗众扮小丑,这令我对你欣赏尊重;把笑话说得深度哲思兼备,叹服之余更把你升格为喜欢。欣赏与喜欢当然不同;欣赏是理性的,喜欢是感性的,我不轻易喜欢。
一年前,才把前期的《娱乐圈血肉史I》、《色情家庭》、《跟住去边度》、《末世财神》和《秋前算账》补全。较之后期作品,这些前期作品哲学意味更浓,香江文化更为突显,多次论及政治时事,论点新颖独特,令人有所顿悟。有人评说你渐江郎才尽,后期作品不如前期力度尖锐敢言,尤其是不再评论政治最为人议论纷纷;个人认为,你的后期作品较为大众,贴近时代发展,与其说是你向大众妥协,我觉得更为贴切的是你渐以更宏阔的视野诉说生活,而非像早期以较非主流的昂立姿态环视和评判社会时态。主流或非主流,这是一个难题;我觉得你也一直在其当中来回挣扎,寻求一个平衡。平心而论,至目前为止,你的每份作品都有一定质量,每次表演准备充足有诚意,单是这份敬业,已值得我的敬佩欣赏。
论及早期后期作品之分,忽有所感,若把你的栋笃笑作品按年份排列,宛如一部香港发展史:从全盛的90年代,历史性的回归时期,回归后的社会改变与冲击,以及全球资讯时代洪流下的香港处境。学院之时,曾修过伟大文学(Great Works)一课,同学问及教授何为伟大文学?教授沉吟半响,「可反映当代环境时态,是伟大文学最重要的一环。」任何艺术作品亦然。豁然明白,为何你这种说笑话的表演可以打动人心,曾被视为低俗娱乐之流的表演,因你赋之予立意高拔的内涵,终赤手空拳在粤语地区(甚至亚洲)打出生路,更渐被尊为艺术表演。
好了,终可以好好评论你的这部作品——《娱乐圈血肉史II》。原谅我用了不少的篇幅做开场,这是我第一次评你的作品,一执笔就简直想一股脑儿地倾泻所有;对你,对你的作品,实在有太多感想。第一次评论为何选择《娱乐圈血肉史II》?因为感触至深。
这两年我过得并不好。大学毕业后,选择进入自己心向往之但与学位截然不同的产业工作。家人不认同,「放着高薪的不做却挑那不能赚钱的行业」,摇头。朋友也嘲笑,「怎么选择了个夕阳行业,饿不死吃不饱」。后来在事业上的挫折更印证着我根本是自找苦吃。说实话,我动摇了。做错选择了吗?该放弃吗?茫然,迷失,疲累不堪。重看你的栋笃笑,原只是图些欢乐,哪知落寞的人即刻就品出了你笑话里的的酸涩悲凉。艺术从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创作者透过作品和观赏者建立一种认知产生共鸣;你的栋笃笑简直是一种极致的艺术表演:你说着笑,我却泪流了满脸。
原以为谈论『梦想与现实』,《娱乐圈血肉史I》 是一个极致了。你说到第一次当跑龙套被雨水淋湿,梦到与妈妈玩“志愿”的游戏,我完全相信当年的你真的哭了,因为单只是从电脑上看与听,我也哭了。对我来说,不能赚大钱没关系,够生活就好;对自己质疑与失望,是沉重;但令父母失望,就真是生命中难以承受之痛。但我没想到,相信当日的你也预期不到:《娱乐圈血肉史I》只是一个开头,《娱乐圈血肉史II》才是真真正正的『梦想与现实』极致又完整的故事。
众所周知,《娱乐圈血肉史I》是你放弃梦想的公开宣言,却意外地为你开拓希望之路,看似你朝思梦想的理想又有机会达成了;那《娱乐圈血肉史II》就真的是梦碎宣言。《娱乐圈血肉史I》之时,追梦不成,尚是因为苦无机会;到《娱乐圈血肉史II》时,中间的二十年岁月里,你已拥有当日没有的资源与尝试的机会,却依然失败。
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梦想与现实』的故事,往往就是追求梦想不成功,引以为憾,叹现实不公羁绊连连,闲暇时尚可把梦想从尘封生锈的记忆里拿出来幻想一番,如果我有机会当怎样怎样……;你在《娱乐圈血肉史II》告知我们的『梦想与现实』故事,却是彻底地击碎了哪怕是一丝丝的幻想;因为已真真正正地尝试了梦想的滋味、真正地进入了梦想的国度,但是,结果截然不如预想。不是一次两次,不是一年两年;是多达十几次或甚至几十次,长达二十年。还能有什么幻想,什么借口呢?人生至此,请自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真的『不行』。
你说,你曾在擂台上看过一个身体瘦如火柴,出拳无力的男人,他梦想成为职业拳手,即使沦落到要与女人对打也不放弃。你规劝他何苦,他答「没错我是一根火柴,但如果我不燃烧,那我就是一根废柴」。说毕,你张开双手,「各位,我就是电影界的火柴男。」这是一个现实赢了的故事,不美好不激励,却深深触动我的心弦。我们听多了坚持梦想努力就能成功的故事,佩服故事中的人之余也被激励,却往往不知或忽视人生真的是有万分努力后依然『不行』的情况。而你,亲爱的火柴男,为我们诉说了如何面对、接受和最终放下这个苦涩结果的心路历程,是失望是落寞的(你着实是一个执著的人呵),但无憾,因为你没做废柴。
如何得知你无憾?你最后的小故事告诉了我。无意中从网络里看到某一场的结尾时,你分享了一个与其他场不一样的故事,那是你一时兴起的分享,但却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你少有的,较感性的说出一些心里话:
「梦想这回事,我个人觉得,就像追求女孩子。因喜欢而追求,追得到固然好,追不到也不要紧。有些人是一追不到,就换别的;有些会试久一点,不行才换;有些人却是到被女孩子骂他吃屎还依然坚持,话说人生中追求任何东西而得不到真的是像吃屎啊,很难受,所以看个人耐力。有些人吃吃一下还真能感动到女孩子,最终被他追求到。我真心觉得,每一个人耐力不同,没关系的,能坚持就坚持,不能就不要再坚持,没错与对,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不只一个女孩子。
二十年前,我有一个朋友,她喜欢当时装设计师,但因家庭原因,她被迫放弃梦想从而转去当护士,她很不开心,最后“咚”的一声,就跳楼自杀了。
我真的觉得,何必呢。这个世界不只一个女孩子,这个不行,就试别的。二十年前,我被我追求的『梦想』这条妞叫吃屎,吃了一阵子后,我真的不行了,决定放弃,但又不完全放得下,搞了个栋笃笑,哈哈,就是想再吃一下再走,结果,竟然又有机会,也才有今天的我。
这二十年也真的是风风雨雨都走过,今天,即使你能给我那个我曾极度渴望的梦想:一个最好的导演开的片,甄子丹替我做动作替身,梁朝伟替我做文戏替身,然后片子很成功,人类动物都感动,我能成为名利双收的成功演员;即使如此,今天的我也不会把我现在所站的这个栋笃笑舞台位子与你交换。」
至今我都认为,这是追求梦想的最佳注脚,「不做废柴 • 不必痴恋」。
你亲爱的,
栋笃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