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精彩的女人
现实中如果我认识陈珊妮,我觉得她会是我想接近的女人,虽然已经是四十岁几岁的女人了,虽然也不是天生丽质,但潜在总有吸引人的地方,就像她的音乐,我完全看不出到底是哪个套路,但就是有这样一种无形的力量,触动你的神经末梢。她玩电子乐,搞民谣,弄摇滚,仿佛都是得心应手,甚至把古典音乐融入流行乐也显得如何惟妙惟肖。而作为编曲,有人拼贴就是拼贴,但是陈珊妮拼贴,就可以在后面加上艺术二字,毫不过分。她就像中国版的“Kate Bush”,一个掌握各样风格的音乐综合体。
如果你觉得《华盛顿砍到樱桃树》《陶医生的柳丁》《窗台上的猫咪很无聊》,一看歌名就好像装神弄鬼,有讨好文青以及小资群体的喜好的嫌疑。但在这张专辑里,陈珊妮来得实在,与其完美的呻吟,不如用女人的视角对社会进行剖析。这可以说成是私人化走向社会化,但实际上作为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出身的她,你不用怀疑她对于社会的洞察力。从《完美的呻吟》《我从来都不是幽默的女生》的碎片化情绪,至上张《I Love You, John》,公主的视野是逐渐宽广,只不过《I Love You, John》作为舞曲显得不够庄重,但包裹下那种小聪明小心思在主打歌上已经展露无遗。
这回公主看起来很严肃,很认真,于是十首歌好像也端着。在采访中,她说这是她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少了那种带有神经质的编曲,变的有点阴沉,但恰好与“低调”吻合,就如写给JUNO的《无念》换成国语版也少弱化了星罗棋布的电音。这样的陈珊妮到时跟她现在的状况很符合,毕竟她已经不是那个唱着华盛顿砍到樱桃树的少女,而她的精彩,正是在她每个人生阶段与之匹配的音乐风格是如此明朗的勾勒出这个女人的心路历程。即便大多数歌迷诟病公主在编曲上的太过平庸,缺少那种目眩神迷。但你完全不用怀疑驾驭音乐的能力,她知道她想要什么样的音乐,她知道她要的是什么。她会觉得,这是她现在最好的表达方式。像同名主打《低调人生》中夹杂的打击乐配合主歌句与句之间的急促换气的确就很巧妙的表达了歌词所想表达的那种压抑。而我钟意的《破碎的人》(灵感来自于小说《事发的19分钟》),这样题材的歌曲不得不让我想到日本的一些残酷青春片,歌词的结构也跟日本青春片一样,先是全家福、百叶窗烘托出一种美好的气氛,然后骤然一变,各种血腥与残暴。正如一个网友所说:““现在看日本电影,一看到清澈镜头抒情音乐纯净无垢的喧闹微笑以及干净的校服,就会做好心理准备:下一秒多半会出现暴力凶杀血迹特写以及孩子们沉静微笑面部特写。”陈珊妮就是做出了这种效果。她用软化的电子音效与敲击节拍作为铺垫,不动声色的剖析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障碍及扭曲的价值观,将校园暴力问题的灰色地带挖掘出人性深层的虚伪与悲哀;而像《出轨》《两人关系》这样成人题材的作品,作为年过四十的女人,当然有话要说。
我在回顾陈珊妮从出道到现在的专辑的时候,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这是在回顾其他歌手专辑少有的,我从心底能勾勒出实际生活中的公主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因为她用音乐完完全全的展示了她的生活观,价值观。最后,张悬对陈珊妮的评价正好代表我对陈珊妮的看法:长长的岁月里,于歌于人,陈珊妮是个精彩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