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t Punk讓我們找回「真實」音樂的記憶體
法國電音雙人組Daft Punk,相繼以專輯《Homework》和《Discovery》重定了電子舞曲的新路向,可惜05年的《Human After All》遭遇滑鐵盧,讓他們像從神壇跌下到人(凡)間;而之後的電子交響詩《TRON: Legacy》原聲未能收復失地,很多樂迷都不敢去奢望他們能再創奇蹟,但「半人、半機器」的Daft Punk就是有著不死的意志,新作《Random Access Memories》一反前張大量採樣舊音的模式,以請來知名樂手「打真軍」錄音的認真態度,「絕地」大反擊地做出一張比《Human After All》更有「人味」、「人性」的作品。 正如其名,《Random Access Memories》的主打歌《Get Lucky》一開始就為專輯帶來好兆頭,當它的十五秒「神秘」廣告在年頭的《Saturday Night Live》播出後,立即被多位明星紛紛轉貼,歌曲強大的「洗腦」魔力,令它被迅速推廣,而完整版單曲發行不夠五天,《Get Lucky》已攻佔iTunes Store Top 10 Dance Songs排行榜15個國家的冠軍,成績斐然。這幾年像PSY《Gangnam Style》的舞曲當道,《Get Lucky》所向披靡的傳播現象跟它們有些相似,可值得研究的是,《Get Lucky》背向著「平庸」而來,又不同它們的「即食」性質,有份參與的Chic靈魂首腦兼結他手Nile Rodgers,獻技的Funk結他段落,簡直提神醒腦、活力充滿,歌曲精良的製作、細節的考究和回歸旋律的動聽,豈能是那類重蹈覆轍,以一條formula計出的濫造舞曲可比?人類快被符號化稀薄,「流行」已變成要追逐音樂的理由,而不是品質。Daft Punk及幕後團隊的精明,在於能順應潮流去操作,他們的《Get Lucky》營銷也有計算,然而更大志向是傳達一種像以前音樂人對待音樂的「尊重」精神,大家聽過今年PSY的《Gentleman》,都為現在被無厘頭舞曲統治的音樂打下了R.I.P., 但Daft Punk《Get Lucky》的出發點,正是要帶你回溫舊年代,那些美好亦印象深刻的音樂記憶。 Daft Punk的成員Thomas Bangalter表示:「我們試圖將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聲音連結在一起」,而在《Giorgio by Moroder》這首,他們就借了義大利舞曲教父Giorgio Moroder的旁白,暗示到要做出超越不同年代聲音的雄心壯志。歌曲橫跨歐陸電子、放克、交響樂、搖滾等海洋,用行動證明他們音樂上的可塑,"Once you free your mind about a concept of harmony and music being correct, you can do whatever you want"!然一山還有一山高的《Touch》,更能表現出Daft Punk的自由狂想,參與演繹的傳奇創作歌手Paul Williams(芭芭拉史翠珊的代表作"Evergreen"就是出自他手),曾飾演cult film《Phantom of the Paradise》的邪惡製作人Swan一角,片中帶頭盔(面具)的作曲家Phantom,剛好對應了現在Daft Punk的形象。而電影由Paul Williams包辦的配樂類型豐富,歌曲《Touch》的情節發展也是變化多樣,它的華麗極致編排從太空空間的營造,到慢板演唱的細膩,再到層疊起的偉大史詩感,畫面都不斷在切換,情感也有明顯的改變。 但我想讚歎的是,《Touch》的出色,並不止於它的結構精密繁複與宏大,更在於音樂到了最高潮時戛然而止的收尾,所帶出的那種失落感。專輯《Random Access Memories》本為一張概念作,它所講述的是,關於來自未來的兩位機器人接觸到了人類記憶的故事。《Touch》這首歌,就是故事的核心部分:當一個機器人欲罷不能地想要再探索更多人類記憶裡面的種種幸福與膨脹慾望的時候,卻在最後即將接觸到他們最親密的情感──「愛」之前而被迫終止。《Touch》數分鐘長的遞進,都可以說是鋪墊,為的能更加突出尾段的一下收勢,形成巨大落差,而此落差也是創作者所主要希望傳達的,那種屬於機器人也屬於人類的寂寞情感,最後Paul Williams的幾句清醒又惆悵的演繹,更互印了電影《Phantom of the Paradise》骨子裡的悲劇劇情。 當人類在乎的是成長,而不是修復,未來的迅速擴展與未知只會令人茫然。《Touch》中的「愛」象徵了一種無形但實在的情感,然凄涼的是現實腳步卻把它踢到了一邊,以致大家都漸漸變得輕浮急躁及冷漠。因此Daft Punk更依戀上昨天,依戀上有快樂記憶的過往,他們要從中找到一些慰藉,也要讓音樂重新尋回應有的「實體」;Daft Punk不想被未明的趨向拉入無盡漩渦,亦不想被常換的「流行」格式化了性格,而只有這樣,才能奠定了他們反過來對未來的啓發與影響力。 Daft Punk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成功,是一個綜合的結果,先行曲《Get Lucky》固然為它帶來關注度,但專輯並不像某些雷聲大雨點小的電影一樣,只有預告片才是最好看的部分。The Strokes主唱獻聲的《Instant Crush》竄流溫暖,儘管Julian Casablancas的許多轉音與高音都用了Auto-Tune修飾,也顯得如動人景象加了濾鏡拍攝般的柔美。《Within》就靠Vocoder都可融化掉你的Ballad,簡直是在都市霓虹光海下找到避世的暗角,而Gonzales降慢專輯轉速的琴音,更令天生感性的人眼眶亦有可能沾上了微濕。除此之外,《Random Access Memories》教我喜歡的,還有《Beyond》前四十多秒出現的醒神交響樂,奇妙的《Motherboard》運用合成器、鼓點、弦樂構建的廣遠又夢幻之太空世界,和Animal Collective首腦Panda Bear簡潔而難忘Loop出的《Doin' It Right》,都是不得不聽的佳作。現代社會的資訊大爆炸,人們卻只能卑微地活於循環裡,《Doin' It Right》傳達的,就是一種「順從自心」的思想,讓你在每日如此來回轉圈的背景前,也能因尋到「對的感覺」而活得快樂與不死板的精彩(歌中的毫無沉悶感的編曲即可體現)。 專輯最後的《Contact》,以節錄1972年太陽神十七號登月行動中的一段無線電錄音為開場白,具恢弘氣魄的管風琴奏出了第一部分的序幕;隨後Sample的《We Ride Tonight》和Omar Hakim爵士鼓聲的協調,展現了專屬星際中的速度感;到第三部分受聲效(雜訊)干擾的愈來愈嚴重,好比在水煲裡的水就快要沸騰滿瀉,也如火箭的點燃發射,穿越氣層。Daft Punk將《Contact》當作為跟地球、跟人類的道別曲,而兩個機器人一路加速昇空所帶來的亢奮之感,亦堪能和年頭《M B V》中的《Wonder 2》作相互較量。 機械科技與舞曲,本來就是兩樣令人感官會變得麻木的東西,然神奇是集之於一身的Daft Punk,反而從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引導大家對關於情感、關於生命等命題的重新思索。他們將「真實」帶回到音樂之中(如在錄音棚采用Live的方式錄製,如找回當年的樂手演奏復古的樂曲),也讓這「真實」還原了大家對好的音樂本應存在的審美能力(現在太多劣質歌曲使我們此觸覺退化)。Daft Punk不惜工本推出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是一種執著的追求,像米開朗基羅與泥土物質打交道,我們今天欣賞他的作品,大多是為其藝術造詣的價值,但他則不然,看重的是放到了作品裡的理想之美、純粹之美,這和要歸回到從前或「原初」,全屬同一性質的渴慕。 首選:To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