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乐评:《羽兰亭街》,The Cult Music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青年时报》报道:
《羽兰亭街》,The Cult Music
(文章来源: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3-05/26/content_432815.htm )
作者:片儿
人到了20岁还不狂和到了30还在狂都是没出息的,李晓珞这个89年出生看似温婉的姑娘,有着让人咬牙切齿的埋在骨子里的张狂。她上月发售的专辑《羽兰亭街》,让一片“妈蛋这也能出专辑”的骂声变成“妈蛋这才是专辑”的轻叹。一直认同不值得听两次的歌也不值得听一次,而这张没有一首小情小爱曲目的专辑,则像是一颗加了麻黄的槟榔,要反复嚼,醉劲大,易上瘾。
李姑娘的正职是戏剧演员,2009年曾参演话剧《几何》和《野草见到蓝靛厂》,同年在丹麦参演《基尔凯郭尔药丸》,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也可以是个不错的音乐人,要知道,莎拉·布莱曼还一度以为自己会是个舞蹈演员呢。她留学日本与欧洲的经历,给了她与无政府主义者、诗人、老嬉皮士、行为艺人、左翼前卫艺术家“耳鬓厮磨”的机会,这也许影响到了她后来音乐主题的选择。
艾德·伍德这个异装癖直男导演的Cult Film(邪典电影)一直让我一位大学室友钟情,而且异常长情地每个星期几乎都搞一次推介会。这种邪典化的东西总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有疯狂的拥趸,我想李晓珞的音乐就是一种Cult Music,如果非要给这类音乐加一个定义,我会用她《阿梅林堡的女王》中的一句歌词——“这不是一个下跪的年代”,意即这是一种不需要给流行下跪的音乐。
专辑同名曲《羽兰亭街》是其中唯一正常范畴“好听”的歌儿,弦乐、快板、架子鼓、键盘音乐的各种混搭竟然透着股古色古香,就如金圣叹在临死前交代的遗言——“吾儿须知,豆腐与花生同食,有火腿味”一样,真算是个发明!“羽兰亭街,繁花如烟,是谁立在奈何桥边”,李姑娘如丝如烟的唱腔,加上老师张广天的词,让我仿佛成了快乐和忧伤的钟摆,恨着离别,爱这相思。
在我看来,人间早就成了天上人间,因此李姑娘的一曲《天上人间》让我“灰常”有共鸣,道尽物欲女孩的辛酸苦楚。其实整首歌唱的就是萨缪尔森的快乐方程式,快乐等于物质除以欲望,一首曲做出一幕剧的感觉,也很好玩儿。《西夫》这首歌则让我生出“姑娘,你是闹哪样”的疑问,从1分27秒开始就念“穷”字,我表示无力掐秒,但是回头想想,中国贫穷的时间也总长过姑娘念穷的时间吧,被这样的深刻秒到渣都不剩了。《诺贝尔奖金》是对萨特这个敢于拒绝诺奖的人的赞歌,萨特拒绝该奖的理由是它没有严肃性,这对把拿一次诺奖当成毕生荣耀的人们是怎样的嘲弄,这样的音乐又是怎样的严肃啊!
拜伦有个很著名的拒爱的理由:“因为爱上了人类,就不能专心地爱你。”总觉得李晓珞有一天会用得上,因为她是那样一个“笨”到去思考人类病症的女孩,是一个“笨”到自绝于流行的音乐女孩。
《羽兰亭街》,The Cult Music
(文章来源: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3-05/26/content_432815.htm )
作者:片儿
人到了20岁还不狂和到了30还在狂都是没出息的,李晓珞这个89年出生看似温婉的姑娘,有着让人咬牙切齿的埋在骨子里的张狂。她上月发售的专辑《羽兰亭街》,让一片“妈蛋这也能出专辑”的骂声变成“妈蛋这才是专辑”的轻叹。一直认同不值得听两次的歌也不值得听一次,而这张没有一首小情小爱曲目的专辑,则像是一颗加了麻黄的槟榔,要反复嚼,醉劲大,易上瘾。
李姑娘的正职是戏剧演员,2009年曾参演话剧《几何》和《野草见到蓝靛厂》,同年在丹麦参演《基尔凯郭尔药丸》,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也可以是个不错的音乐人,要知道,莎拉·布莱曼还一度以为自己会是个舞蹈演员呢。她留学日本与欧洲的经历,给了她与无政府主义者、诗人、老嬉皮士、行为艺人、左翼前卫艺术家“耳鬓厮磨”的机会,这也许影响到了她后来音乐主题的选择。
艾德·伍德这个异装癖直男导演的Cult Film(邪典电影)一直让我一位大学室友钟情,而且异常长情地每个星期几乎都搞一次推介会。这种邪典化的东西总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有疯狂的拥趸,我想李晓珞的音乐就是一种Cult Music,如果非要给这类音乐加一个定义,我会用她《阿梅林堡的女王》中的一句歌词——“这不是一个下跪的年代”,意即这是一种不需要给流行下跪的音乐。
专辑同名曲《羽兰亭街》是其中唯一正常范畴“好听”的歌儿,弦乐、快板、架子鼓、键盘音乐的各种混搭竟然透着股古色古香,就如金圣叹在临死前交代的遗言——“吾儿须知,豆腐与花生同食,有火腿味”一样,真算是个发明!“羽兰亭街,繁花如烟,是谁立在奈何桥边”,李姑娘如丝如烟的唱腔,加上老师张广天的词,让我仿佛成了快乐和忧伤的钟摆,恨着离别,爱这相思。
在我看来,人间早就成了天上人间,因此李姑娘的一曲《天上人间》让我“灰常”有共鸣,道尽物欲女孩的辛酸苦楚。其实整首歌唱的就是萨缪尔森的快乐方程式,快乐等于物质除以欲望,一首曲做出一幕剧的感觉,也很好玩儿。《西夫》这首歌则让我生出“姑娘,你是闹哪样”的疑问,从1分27秒开始就念“穷”字,我表示无力掐秒,但是回头想想,中国贫穷的时间也总长过姑娘念穷的时间吧,被这样的深刻秒到渣都不剩了。《诺贝尔奖金》是对萨特这个敢于拒绝诺奖的人的赞歌,萨特拒绝该奖的理由是它没有严肃性,这对把拿一次诺奖当成毕生荣耀的人们是怎样的嘲弄,这样的音乐又是怎样的严肃啊!
拜伦有个很著名的拒爱的理由:“因为爱上了人类,就不能专心地爱你。”总觉得李晓珞有一天会用得上,因为她是那样一个“笨”到去思考人类病症的女孩,是一个“笨”到自绝于流行的音乐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