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瓜断壶:中国音乐的思维
时间: 2013-05-2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张广天
一首叫《白部》的歌,很有说头。这歌出自歌者李晓珞之手笔,她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年轻有才的女词曲作者之一。
白部,是南方某些山区对葫芦的谐音俗称。葫芦,又名蒲瓜;白蒲,指嫩蒲瓜,有时有人也写做“白部”。《诗经·幽风》写道:“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意即此物嫩可食用,老可造器。食器并重,是其不可取代的特点。
一个女孩子生下来,母亲希望她水嫩,也希望她成器,便寄愿于白蒲中,于是就有了“白部”这样的名字。然而,在李晓珞的歌中,母亲的愿望却走向了反面。这位母亲不断向白部倾诉其生儿育女的苦处:“白部,把你生下来是一个错误,我的脸色变黄,我的身材变粗。白部,把你生下来是一个错误,我没有空闲玩,没有时间散步。”
在这样的开场白之后,一段段弃婴的惊险情节被演绎出来……一路由缓至急地叙述下来,一个喟叹,不经意间唱腔转入耳熟能详的《小白菜》,听了让人不禁百转千回,柔肠寸断。
或许,一些西洋学术性的吉他和弦和极端实验的电子音色,听起来有些乏善可陈,但整曲的思维却是板腔体的赋歌,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由一个特殊角度和具体事件承载一直不出场的对象(女婴)的内心。这就是中国音乐的思维——食瓜断壶。所谓“食瓜断壶”,就是不论喜怒哀乐,尽在瓜壶中,甚至不止瓜壶,或车马舟楫,或鸟兽虫豸,尽可用以兴比赋,却断然不能以抽象的思维来孤立人的心志。
一幢钢筋水泥的高楼,戴上一顶琉璃瓦的瓜皮帽;一出满是京剧脸谱的话剧,其结构却是三段式……这样的中国风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鄙陋不堪。其实,艺术的材料是外在的,西洋东洋,汉唐罗马,都难以构成人真切的表达;只有思维的方式才主导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才有个性情思的特殊价值。穿长衫的,不一定是中国人;穿西装的,也不一定是英伦崽。
李晓珞这张包含《白部》在内的11首歌曲组成的专辑《羽兰亭街》,的确从审美思维的中国性方面给我们致力于文化复兴事业的工作者提供了范本。
(原文地址: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5/27/content_22621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