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年少,有感未遂。

2012年黃鴻升的音樂作品【黑心傷品】,我給了五星。
原因很簡單,我喜歡這個男孩,看到了他的努力和用心,覺得他未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所以鼓勵他。
2013年他的第三張個人專輯發行,決定給三顆星。
在已經踏進了歌手圈的4年,有過多場校唱和表演,也有自己的演唱會,用歌手的身份來定義他,他只能達到這個水平。
也有粉絲怕評語不好帶來負面銷售影響,也怕他本人看到會打擊信心,所以希望寫評論的人可以多寫些鼓勵的話語,帶來正面影響。
可是樂評就是樂評,哪怕只是一個不專業的聽衆,也只能寫出真實的想法。成長從來也沒有甜蜜一說,都是伴隨着錯誤而來,唯有親身體會,發現,開竅,修正,才能繼續前行。作爲一個從今年開始要30歲,出道也進10年的藝人,應該要有這樣的覺悟和擔當。
【超有感】走的大人童風的路線,所以在造型,曲風,宣傳上都跟以往不一樣,彩色的,多元的,輕鬆的,戀愛ing的,試圖儘量貼近大家對黃鴻升比較大衆的印象,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共鳴。也首次嘗試了舞蹈,打破小鬼不會跳舞的觀念,使歌曲表演更有層次和張力。歌曲選擇上,也特別有for香港的超級煩,for內地的千分之一,儘量照顧到各地粉絲,想面面俱到。感觉滾石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銷量,人氣,影響力,用這張專輯,讓歌手的身價更進一個臺階,躋身所謂的【亞洲小天王】的行列。
當然在曲風選擇上,爲了吸引新的粉絲,減少了搖滾的元素,有歌迷提出了不滿,認爲那不是自己熟悉的歌手了。這一點,滾石的工作人員也有解釋,那是爲了進步,進步就要有改變。更多的面貌能讓更多的人注意到。
可是我也無法否認聽完整張專輯後,心裡浮上的感覺是無力感。
對於已經過了天真爛漫的年紀的我來說,千分之一,大確幸之類的情歌是毫無吸引力的,也無法引起共鳴。它們是爲國中生打造的糖果屋,甜蜜,沒有重量,甚至沒有什麼內容,邀請聽衆,付一場無來由的夢。這種情歌在QQ音樂或者任何平臺,要多少有多少,聽過就忘,根本不會有任何印象,壽命短的可以忽略不計。【忘了怎麼快樂】算是填词不错的歌曲,但它是屬於何仲祈的,不是黃鴻升。【超有感】是林夕填的詞,當然結合時下流行,有趣也有記憶性。可惜看過它的首次電視表演後,我也沒有聽到黃鴻升現場的聲音。
撇開一首首歌說整體的印象吧。
一張爲黃鴻升量身打造的專輯,我卻沒多少黃鴻升的感覺。
作爲主持人,老闆,寫手,歌手,演員,他給我的印象是在工作上有想法,有行動力,性格上認真嚴肅,體貼周到,也有人說他鬼靈精怪,幼稚像小孩,不過我更願意解讀成——有創造力,頭腦靈活,加上會有愛惡作劇的天性。搞笑不在行,但是會幽默。對於學習新內容方面需要很長的時間消化吸收,說是鈍感也不爲過,但是對人方面觀察力很強,情商高。
同樣是【童風】,我覺得黃鴻升身上展現的【童風】和這張專輯展現的【童風】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滚石的选曲让人失望。預購賣的不錯,大多是他自己在各個地方努力累積的成果。
最後說說唱功吧。就算歌曲不滿意,可如果他唱歌實力大有進步的話,我想也不至於到無力的地步。很可惜,在音樂的路上,他進步的步伐太小了。在臺灣那樣的彈丸之地,有太多人能把他比下去。那麼多人想出唱片想出人頭地沒有機會。他等了7年等來了機會,卻那麼吝於進步。也許是因爲要忙主持,忙演戲,忙其他對他來說同樣重要的東西,可是結果論就是,他目前爲止還沒有成爲一名合格的歌手。
我非常理解在殘酷的演藝圈要生存是多麼的困難。也明白黃鴻升的努力。也看到了他的進步。我知道唱片不是爲了一個,兩個人做的,迎合市場需求和大衆口味是多麼必要的事。說到底,他還是個偶像歌手,有了知名度和追隨者才有資格和底氣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我還是非常非常想告訴他,唱片出來了就是真正的作品,沒法銷燬也沒法重來,那是一生都會記錄在生命檔案中的東西,那到底是一張怎樣質量的音樂是騙不了自己的。要好好的珍惜,不要後悔。
我還是支持他的。我還記得他說過:永遠不要忘了最初的自己。經常回頭看看,就知道該走怎樣的路。黃鴻升沒有風格只有精神,他的精神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所有的事。
我希望只是我的目光短淺,只看到了他人生藍圖的一小部分,所以任性地評論了他。多年之後,看到他實現了說過的每一句話時,可以反過來嘲笑自己的淺薄無知。
彼時年少,有感未遂。
原因很簡單,我喜歡這個男孩,看到了他的努力和用心,覺得他未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所以鼓勵他。
2013年他的第三張個人專輯發行,決定給三顆星。
在已經踏進了歌手圈的4年,有過多場校唱和表演,也有自己的演唱會,用歌手的身份來定義他,他只能達到這個水平。
也有粉絲怕評語不好帶來負面銷售影響,也怕他本人看到會打擊信心,所以希望寫評論的人可以多寫些鼓勵的話語,帶來正面影響。
可是樂評就是樂評,哪怕只是一個不專業的聽衆,也只能寫出真實的想法。成長從來也沒有甜蜜一說,都是伴隨着錯誤而來,唯有親身體會,發現,開竅,修正,才能繼續前行。作爲一個從今年開始要30歲,出道也進10年的藝人,應該要有這樣的覺悟和擔當。
【超有感】走的大人童風的路線,所以在造型,曲風,宣傳上都跟以往不一樣,彩色的,多元的,輕鬆的,戀愛ing的,試圖儘量貼近大家對黃鴻升比較大衆的印象,希望可以引起更多共鳴。也首次嘗試了舞蹈,打破小鬼不會跳舞的觀念,使歌曲表演更有層次和張力。歌曲選擇上,也特別有for香港的超級煩,for內地的千分之一,儘量照顧到各地粉絲,想面面俱到。感觉滾石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銷量,人氣,影響力,用這張專輯,讓歌手的身價更進一個臺階,躋身所謂的【亞洲小天王】的行列。
當然在曲風選擇上,爲了吸引新的粉絲,減少了搖滾的元素,有歌迷提出了不滿,認爲那不是自己熟悉的歌手了。這一點,滾石的工作人員也有解釋,那是爲了進步,進步就要有改變。更多的面貌能讓更多的人注意到。
可是我也無法否認聽完整張專輯後,心裡浮上的感覺是無力感。
對於已經過了天真爛漫的年紀的我來說,千分之一,大確幸之類的情歌是毫無吸引力的,也無法引起共鳴。它們是爲國中生打造的糖果屋,甜蜜,沒有重量,甚至沒有什麼內容,邀請聽衆,付一場無來由的夢。這種情歌在QQ音樂或者任何平臺,要多少有多少,聽過就忘,根本不會有任何印象,壽命短的可以忽略不計。【忘了怎麼快樂】算是填词不错的歌曲,但它是屬於何仲祈的,不是黃鴻升。【超有感】是林夕填的詞,當然結合時下流行,有趣也有記憶性。可惜看過它的首次電視表演後,我也沒有聽到黃鴻升現場的聲音。
撇開一首首歌說整體的印象吧。
一張爲黃鴻升量身打造的專輯,我卻沒多少黃鴻升的感覺。
作爲主持人,老闆,寫手,歌手,演員,他給我的印象是在工作上有想法,有行動力,性格上認真嚴肅,體貼周到,也有人說他鬼靈精怪,幼稚像小孩,不過我更願意解讀成——有創造力,頭腦靈活,加上會有愛惡作劇的天性。搞笑不在行,但是會幽默。對於學習新內容方面需要很長的時間消化吸收,說是鈍感也不爲過,但是對人方面觀察力很強,情商高。
同樣是【童風】,我覺得黃鴻升身上展現的【童風】和這張專輯展現的【童風】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滚石的选曲让人失望。預購賣的不錯,大多是他自己在各個地方努力累積的成果。
最後說說唱功吧。就算歌曲不滿意,可如果他唱歌實力大有進步的話,我想也不至於到無力的地步。很可惜,在音樂的路上,他進步的步伐太小了。在臺灣那樣的彈丸之地,有太多人能把他比下去。那麼多人想出唱片想出人頭地沒有機會。他等了7年等來了機會,卻那麼吝於進步。也許是因爲要忙主持,忙演戲,忙其他對他來說同樣重要的東西,可是結果論就是,他目前爲止還沒有成爲一名合格的歌手。
我非常理解在殘酷的演藝圈要生存是多麼的困難。也明白黃鴻升的努力。也看到了他的進步。我知道唱片不是爲了一個,兩個人做的,迎合市場需求和大衆口味是多麼必要的事。說到底,他還是個偶像歌手,有了知名度和追隨者才有資格和底氣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我還是非常非常想告訴他,唱片出來了就是真正的作品,沒法銷燬也沒法重來,那是一生都會記錄在生命檔案中的東西,那到底是一張怎樣質量的音樂是騙不了自己的。要好好的珍惜,不要後悔。
我還是支持他的。我還記得他說過:永遠不要忘了最初的自己。經常回頭看看,就知道該走怎樣的路。黃鴻升沒有風格只有精神,他的精神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所有的事。
我希望只是我的目光短淺,只看到了他人生藍圖的一小部分,所以任性地評論了他。多年之後,看到他實現了說過的每一句話時,可以反過來嘲笑自己的淺薄無知。
彼時年少,有感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