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目的地
这实在不算是乐评。
前些天闹歌荒的时候又看见这张专辑,开始循环播放。十多年前的电子舞曲现在听来已经有点过时,可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很买雷颂德大叔的账,那确实是我喜欢的曲风。当然,我也很买黎天王的账,他的外形气质被我自己鉴定为最能代表“我的菜”的典型。还记得初中第一次看见这张专辑封面的时候目光就定格了,因为封面上的黎明特别神似另外一个人。后来怀着一颗少女心坚定地想考上那个人在的高中,我做到了。但搞笑的是,入学不久后的一次擦肩就让我幻灭了,只因为我看见人家在抽烟。这充分说明当年的我是多么乖的一个小屁孩儿,从小看着老爸抽烟的人能建立起这么正确的三观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儿——忍不住嘲笑自己一百遍,当时一定不会想到,多少年后的某一天自己会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抽雪茄的身影觉得帅到不行。
《北京站》——如果非要有一个主题,那我想问问自己:下一站在哪里?
“如果你,坏不起,难为你。刺痛若你担得起,越夜越有机。”其实并不是我选了一条路但却期待另外一条路的终点。我从一开始就没意识到那些路会有什么不同。选择对我来说只有走或不走,然后我走了。我也并没有清高到对另外一条路嗤之以鼻,我对它的害怕多过好奇,于是我没办法把自己豁出去。
“谁浪费谁的温柔拿去欣赏一朵花”。前几天买花的时候毫不犹豫选了红玫瑰,觉得送它才能把心里的感觉表达到位。可是之前的我只会选百合或是兰花——红玫瑰太不含蓄。看着花店的人包装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其实这花最应该给谁?为什么你现在没再觉得它“不含蓄”?也许那些花听见我在心里说了什么,最终它们也没乖乖跑到我计划要送的人手上。相似的还有语言,这是我这些年来第一次写了一封有内容的信。以往的每次都“惜字如金”,除了“how are you”和“all the best”,就是不愿意写一句你在我心里。奇妙的是,现在竟然能厚得下这个脸皮。难道非要过了最恰当的时期,才能把事情做到彻底,也不管来不来得及?“省下的泪水可以感动一千万个他”。能省下自然是最好。以前看“Grey’s Anatomy”的某一集,Izzie在Daniel去世后连续几天几夜面无表情躺在地板上,任凭朋友怎么劝怎么鼓励也无济于事。当时我心里有个疑问,用理智去想开点有这么难么?后来有一天回到家瘫倒在床上的那一刻再次想起那个场景,我才明白有时候人真会觉得连呼吸都像是件多余的事,更不要说任何其他的表情和思绪。你不是不想把自己拉起来,只是做不到,或者说这需要点时间,但你不确定要多久。我越来越明白,有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感觉和想法,只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限,其实并没有不合情理。同理的还有世界观和价值观。“谁浪费谁的心血足够盖一座大厦,说爱谈情的力量足够爱一个国家”。前几天在facebook上看见马来西亚的朋友要把他们大选的事儿闹到别的国家求关注求帮忙,本想上去说教一通“互不干涉内政”,结果偶然看见一段话——“China sees sovereignty and non-interference in domestic affairs pretty much as non-negotiable, whereas the EU thinks its success is built on pooling sovereignty and going beyond the principle of the nation state.” 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好多事。也许大家的立足点和认知都不一样。随即把原本打算讲的“道理”删了个干净。“拥抱的双手只有那么短,世界却不只一张双人床。”
“一秒钟两个世界”。很主流的慢歌,小提琴伴奏特别好听。我去机场送过别人好多次 ,每次送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落,但并不是每次都要“转身必须比眼泪更早”。一次是送爸妈,在撑不住的一刹那赶快挥手告别,转身就走。另外一次也差不多用尽了所有气力,似乎牵住整个身体和精神的只有一根细若游丝的线,稍稍一松就没任何形状可言。如果每一句“好久不见”之后都有更好的风景,那我也不会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况且,我并不知道好久有多久。可是我也会想,不可预期是不是也等同于有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有什么用,请给我一秒钟。”也许即便是再情深意重的“all the best”,也比不上随口一声“how are you”。
那你说,哪儿才是下一个目的地?
前些天闹歌荒的时候又看见这张专辑,开始循环播放。十多年前的电子舞曲现在听来已经有点过时,可不得不承认,我还是很买雷颂德大叔的账,那确实是我喜欢的曲风。当然,我也很买黎天王的账,他的外形气质被我自己鉴定为最能代表“我的菜”的典型。还记得初中第一次看见这张专辑封面的时候目光就定格了,因为封面上的黎明特别神似另外一个人。后来怀着一颗少女心坚定地想考上那个人在的高中,我做到了。但搞笑的是,入学不久后的一次擦肩就让我幻灭了,只因为我看见人家在抽烟。这充分说明当年的我是多么乖的一个小屁孩儿,从小看着老爸抽烟的人能建立起这么正确的三观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的事儿——忍不住嘲笑自己一百遍,当时一定不会想到,多少年后的某一天自己会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抽雪茄的身影觉得帅到不行。
《北京站》——如果非要有一个主题,那我想问问自己:下一站在哪里?
“如果你,坏不起,难为你。刺痛若你担得起,越夜越有机。”其实并不是我选了一条路但却期待另外一条路的终点。我从一开始就没意识到那些路会有什么不同。选择对我来说只有走或不走,然后我走了。我也并没有清高到对另外一条路嗤之以鼻,我对它的害怕多过好奇,于是我没办法把自己豁出去。
“谁浪费谁的温柔拿去欣赏一朵花”。前几天买花的时候毫不犹豫选了红玫瑰,觉得送它才能把心里的感觉表达到位。可是之前的我只会选百合或是兰花——红玫瑰太不含蓄。看着花店的人包装的时候,我忍不住想,其实这花最应该给谁?为什么你现在没再觉得它“不含蓄”?也许那些花听见我在心里说了什么,最终它们也没乖乖跑到我计划要送的人手上。相似的还有语言,这是我这些年来第一次写了一封有内容的信。以往的每次都“惜字如金”,除了“how are you”和“all the best”,就是不愿意写一句你在我心里。奇妙的是,现在竟然能厚得下这个脸皮。难道非要过了最恰当的时期,才能把事情做到彻底,也不管来不来得及?“省下的泪水可以感动一千万个他”。能省下自然是最好。以前看“Grey’s Anatomy”的某一集,Izzie在Daniel去世后连续几天几夜面无表情躺在地板上,任凭朋友怎么劝怎么鼓励也无济于事。当时我心里有个疑问,用理智去想开点有这么难么?后来有一天回到家瘫倒在床上的那一刻再次想起那个场景,我才明白有时候人真会觉得连呼吸都像是件多余的事,更不要说任何其他的表情和思绪。你不是不想把自己拉起来,只是做不到,或者说这需要点时间,但你不确定要多久。我越来越明白,有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感觉和想法,只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限,其实并没有不合情理。同理的还有世界观和价值观。“谁浪费谁的心血足够盖一座大厦,说爱谈情的力量足够爱一个国家”。前几天在facebook上看见马来西亚的朋友要把他们大选的事儿闹到别的国家求关注求帮忙,本想上去说教一通“互不干涉内政”,结果偶然看见一段话——“China sees sovereignty and non-interference in domestic affairs pretty much as non-negotiable, whereas the EU thinks its success is built on pooling sovereignty and going beyond the principle of the nation state.” 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好多事。也许大家的立足点和认知都不一样。随即把原本打算讲的“道理”删了个干净。“拥抱的双手只有那么短,世界却不只一张双人床。”
“一秒钟两个世界”。很主流的慢歌,小提琴伴奏特别好听。我去机场送过别人好多次 ,每次送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落,但并不是每次都要“转身必须比眼泪更早”。一次是送爸妈,在撑不住的一刹那赶快挥手告别,转身就走。另外一次也差不多用尽了所有气力,似乎牵住整个身体和精神的只有一根细若游丝的线,稍稍一松就没任何形状可言。如果每一句“好久不见”之后都有更好的风景,那我也不会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况且,我并不知道好久有多久。可是我也会想,不可预期是不是也等同于有无限的可能性?“等待有什么用,请给我一秒钟。”也许即便是再情深意重的“all the best”,也比不上随口一声“how are you”。
那你说,哪儿才是下一个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