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的时光

15首歌记载了十五年岁月。
《这一拜》,拜天地拜知己,拜得是“报国安邦志慷慨”。这不是酒肉江湖拜把子,这是三位盼望人生有为的君子,在灿烂桃花之中,立下忠肝义胆、生死不弃、保家卫国的誓言。
《淯水吟》明写乱世红颜,暗写武士为报知遇之恩,为主君献出一命的无悔无怨。天下大乱,浪迹四方的武士在困苦中被志向宏远的主君提拔,“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随君征战四方,七生不悔,终于一日在恶战中为保护主君献出生命。“天下正扰攘,四野多逃奔,须臾刀兵起,君恩何处寻。生死在一瞬,荣耀等浮云,当君凯旋归,能忆樽前人。” 死士无怨言,但求君王凯旋,天下太平,四民和睦,将士亦能安眠。“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
《有为歌》堪称“古代理想主义者之歌”。“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到一身才德。出了家门,才发现人心不古、礼崩乐坏,空有一身本领,却碰上一个昏乱的时代。“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理想主义者拒绝与现实妥协,只能隐去身与名。不知不觉接近三十而立之年,遇上了怀有相同理想的主君。人生苦短,理想主义者决定放手一搏,走出了草庐。“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幻想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力挽狂澜改天换地,还百姓生民一个太平盛世,再脱下战袍,解甲归田。然而理想终于抵不住现实,大浪淘洗过去,当年满腔热血的青年,要么被黄袍玷污,要么客死他乡,要么鸟尽弓藏。“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陇亩民”,这首歌唱出了孔明的一生,也唱尽了理想主义者的气节。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江上行》唱出一种逆水行舟、宁折不弯的大忠大义。忠,是忠于主君,忠于理想;义,是舍生成仁,是只要正义在我,纵使对面有千军万马,也勇往直前的豪情。四周布满危险和敌意,士却岿然不动,甚至勇气倍增,“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 为了坚守原则,哪怕与天下人为敌,也不退缩。这并非暴虎冯河的鲁莽,也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得平安天下安》唱出了仁德的真谛。百姓苦,君子泣,“瞻前顾后心怆然。” 仁,是怜悯,是包容,是博济天下的大爱。君子见百姓离乱生活困苦,每日亦难以安眠,气力不足以撼动压在众民身上的大山,自感罪责深重。“风飒飒,路漫漫。扶剑昂首问苍天。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 然而即便前途黑暗,乱世之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太平的希望。“民不弃我我难舍。” 于是君子决意,只要一心一意向前闯就可以了,管它结果如何。所谓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于是就有了“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马迟迟,路漫漫。暮云苍黄雁声寒。” 时光飞逝,人生好似朝露一瞬,然而“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 为了天下安乐,君子义无反顾的走上不归路...
“得道多助功成就,愿见生民尽欢颜。纵相别,挥手去。仁爱常存天地间!”
《这一拜》,拜天地拜知己,拜得是“报国安邦志慷慨”。这不是酒肉江湖拜把子,这是三位盼望人生有为的君子,在灿烂桃花之中,立下忠肝义胆、生死不弃、保家卫国的誓言。
《淯水吟》明写乱世红颜,暗写武士为报知遇之恩,为主君献出一命的无悔无怨。天下大乱,浪迹四方的武士在困苦中被志向宏远的主君提拔,“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随君征战四方,七生不悔,终于一日在恶战中为保护主君献出生命。“天下正扰攘,四野多逃奔,须臾刀兵起,君恩何处寻。生死在一瞬,荣耀等浮云,当君凯旋归,能忆樽前人。” 死士无怨言,但求君王凯旋,天下太平,四民和睦,将士亦能安眠。“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
《有为歌》堪称“古代理想主义者之歌”。“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到一身才德。出了家门,才发现人心不古、礼崩乐坏,空有一身本领,却碰上一个昏乱的时代。“凤兮,凤兮,思高举,世乱时危久沉吟。” 理想主义者拒绝与现实妥协,只能隐去身与名。不知不觉接近三十而立之年,遇上了怀有相同理想的主君。人生苦短,理想主义者决定放手一搏,走出了草庐。“明朝携剑随君去,羽扇纶巾赴征尘”,“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幻想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力挽狂澜改天换地,还百姓生民一个太平盛世,再脱下战袍,解甲归田。然而理想终于抵不住现实,大浪淘洗过去,当年满腔热血的青年,要么被黄袍玷污,要么客死他乡,要么鸟尽弓藏。“归去来兮,我夙愿,余年还做陇亩民”,这首歌唱出了孔明的一生,也唱尽了理想主义者的气节。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江上行》唱出一种逆水行舟、宁折不弯的大忠大义。忠,是忠于主君,忠于理想;义,是舍生成仁,是只要正义在我,纵使对面有千军万马,也勇往直前的豪情。四周布满危险和敌意,士却岿然不动,甚至勇气倍增,“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 为了坚守原则,哪怕与天下人为敌,也不退缩。这并非暴虎冯河的鲁莽,也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得平安天下安》唱出了仁德的真谛。百姓苦,君子泣,“瞻前顾后心怆然。” 仁,是怜悯,是包容,是博济天下的大爱。君子见百姓离乱生活困苦,每日亦难以安眠,气力不足以撼动压在众民身上的大山,自感罪责深重。“风飒飒,路漫漫。扶剑昂首问苍天。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 然而即便前途黑暗,乱世之民仍然没有放弃追求太平的希望。“民不弃我我难舍。” 于是君子决意,只要一心一意向前闯就可以了,管它结果如何。所谓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于是就有了“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路,“马迟迟,路漫漫。暮云苍黄雁声寒。” 时光飞逝,人生好似朝露一瞬,然而“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 为了天下安乐,君子义无反顾的走上不归路...
“得道多助功成就,愿见生民尽欢颜。纵相别,挥手去。仁爱常存天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