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水月
又是那下雨的时候/一人坐在深水码头/等待一个环球远航的朋友/望着天上飞的海鸥/拿着寂寞的香槟酒/想听他回来告诉我/什么才是自由
——《Good-Bye》
回过头看,羽泉在“我是歌手”里唱了一些颇符合他们成长历程的歌:当他们唱着“最美”和“彩虹”的那个年代,也许有几分小虎队的“爱”里卖萌的青涩;然后是“热情的沙漠”,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对应到他们的第二张专辑“冷酷到底”,大约每个青春期的少年都曾有过忽冷忽热、极冷极热的自我折腾期;中间的成熟期往往被我们略过,那是“男人哭吧不是罪”的人在江湖,还是“老男孩”们的身不由己,我们无从得知,大多数时候,我们铭记自己刻骨铭心的二逼岁月,隔着这山望着老男人们的纸醉金迷;所以“再回首”,恍然如梦,至于是不是我心依旧,只有去观察不同人脸上露出的苦笑,讪笑,傻笑,开怀大笑或是会心一笑了。另:“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少年心中期许的功成名就,功成名就的老家伙们享受的志得意满,也就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用初中的类排比作文体矫情了一遍,算是给自己热热身,说回那个年代去。也许你没有喜欢过羽泉,但是你一定听说过羽泉。羽泉的名字和无数80后怀旧视频里传递的符号一样,用三个字概括就是,那些年。最早听羽泉大概是被大街小巷播烂的“最美”。那些年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90后说法就是,天还是蓝的,草还是绿的,同志还是革命友谊,菊花还是傲霜绽放。特别是在一个如我们那里的小城市,信息化还没被提上日程,于是你只有去录像厅偷偷看三级片,去小巷子里的旧书店翻黄书,去音像店购买那些现今快已绝迹的磁带。一个小城市,一个一般家庭的孩子,最开始听说Beyond大概也是通过哪个不着调的小流氓表哥。反正我记得我差不多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听隔壁班一个小混混哼哼着半吊子粤语的“真的爱你”才被启蒙的。而这些话,你几乎在每个80后的日志里都曾看到过的这些话,时刻提醒着所有人那个消亡的纯真年代或许,真的存在过。
第一次听“深呼吸”是初中,学校那个十字路口的花店。只不过我这个人总是后知后觉,一直到这张专辑被所有人听烂之后才想着去买一张来听听。原因只是那些我每月每周必买的游戏杂志。那阵子英语老师偶尔会抢占一下可怜的午休时间,拿着录音机让我们听听力。于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午休课堂变得像KTV一样热闹。班上能折腾的几个姑娘会拿来自己喜欢的磁带当作午休的背景音乐。也不知道有多少80后是在那个时候养成了边看书边写作业边听歌的毛病。不过,至少十字路口那个花店让我养成了一个毛病,喜欢一首歌就单曲循环N天不止。以至于我的娘亲也学会了一句----“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气”,还成天抓着我问,成天唱的啥意思啊?
那会儿我们那儿刚兴新概念英语,我们一向前卫的班主任拉着班上的一众学生参加了一个新概念班,好像是周末的晚上。。。吧?从上课的地方出来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那阵儿关系好的三五个楞头青小子每次下了课都会撒着自行车把一路狂飙下去,到了十字路口连信号灯也不看就一个急转弯兜过去了。不过话说回来,十多年前,又是我们那么个小地方,到了晚上,还真的是大马路上空空荡荡。空荡的好处一是可以撒欢儿样的飙车,二是能够傻逼样儿的唱歌。特别是那句“深呼吸/闭好你的眼睛”,加上一路下坡风驰电掣的呼啸,最后就“伸开双臂/拼尽全力狂奔向你”了。狂奔向谁?向家?向看似无尽的青春岁月?向初恋的姑娘?像少年啦飞驰。
最近的“我是歌手”看罢,翻出来这张专辑又听了几遍,那些日子就流水样的浮现在眼前。然而一瞬间我又有几分凌乱,我发现那个年代能提醒我的很多事情就像羽泉一样,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符号,而一旦拿掉了这些符号,那个原初的我,又在哪里?是送给姑娘的新专辑,是语文课上悄悄翻看的低俗小说,还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做出的各种出格举动。。。我也都不能回答。我只有让自己继续沉溺在“深呼吸”的歌词里,雾里看花。
——《Good-Bye》
回过头看,羽泉在“我是歌手”里唱了一些颇符合他们成长历程的歌:当他们唱着“最美”和“彩虹”的那个年代,也许有几分小虎队的“爱”里卖萌的青涩;然后是“热情的沙漠”,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对应到他们的第二张专辑“冷酷到底”,大约每个青春期的少年都曾有过忽冷忽热、极冷极热的自我折腾期;中间的成熟期往往被我们略过,那是“男人哭吧不是罪”的人在江湖,还是“老男孩”们的身不由己,我们无从得知,大多数时候,我们铭记自己刻骨铭心的二逼岁月,隔着这山望着老男人们的纸醉金迷;所以“再回首”,恍然如梦,至于是不是我心依旧,只有去观察不同人脸上露出的苦笑,讪笑,傻笑,开怀大笑或是会心一笑了。另:“给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少年心中期许的功成名就,功成名就的老家伙们享受的志得意满,也就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用初中的类排比作文体矫情了一遍,算是给自己热热身,说回那个年代去。也许你没有喜欢过羽泉,但是你一定听说过羽泉。羽泉的名字和无数80后怀旧视频里传递的符号一样,用三个字概括就是,那些年。最早听羽泉大概是被大街小巷播烂的“最美”。那些年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90后说法就是,天还是蓝的,草还是绿的,同志还是革命友谊,菊花还是傲霜绽放。特别是在一个如我们那里的小城市,信息化还没被提上日程,于是你只有去录像厅偷偷看三级片,去小巷子里的旧书店翻黄书,去音像店购买那些现今快已绝迹的磁带。一个小城市,一个一般家庭的孩子,最开始听说Beyond大概也是通过哪个不着调的小流氓表哥。反正我记得我差不多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听隔壁班一个小混混哼哼着半吊子粤语的“真的爱你”才被启蒙的。而这些话,你几乎在每个80后的日志里都曾看到过的这些话,时刻提醒着所有人那个消亡的纯真年代或许,真的存在过。
第一次听“深呼吸”是初中,学校那个十字路口的花店。只不过我这个人总是后知后觉,一直到这张专辑被所有人听烂之后才想着去买一张来听听。原因只是那些我每月每周必买的游戏杂志。那阵子英语老师偶尔会抢占一下可怜的午休时间,拿着录音机让我们听听力。于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午休课堂变得像KTV一样热闹。班上能折腾的几个姑娘会拿来自己喜欢的磁带当作午休的背景音乐。也不知道有多少80后是在那个时候养成了边看书边写作业边听歌的毛病。不过,至少十字路口那个花店让我养成了一个毛病,喜欢一首歌就单曲循环N天不止。以至于我的娘亲也学会了一句----“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气”,还成天抓着我问,成天唱的啥意思啊?
那会儿我们那儿刚兴新概念英语,我们一向前卫的班主任拉着班上的一众学生参加了一个新概念班,好像是周末的晚上。。。吧?从上课的地方出来是一条长长的下坡路,那阵儿关系好的三五个楞头青小子每次下了课都会撒着自行车把一路狂飙下去,到了十字路口连信号灯也不看就一个急转弯兜过去了。不过话说回来,十多年前,又是我们那么个小地方,到了晚上,还真的是大马路上空空荡荡。空荡的好处一是可以撒欢儿样的飙车,二是能够傻逼样儿的唱歌。特别是那句“深呼吸/闭好你的眼睛”,加上一路下坡风驰电掣的呼啸,最后就“伸开双臂/拼尽全力狂奔向你”了。狂奔向谁?向家?向看似无尽的青春岁月?向初恋的姑娘?像少年啦飞驰。
最近的“我是歌手”看罢,翻出来这张专辑又听了几遍,那些日子就流水样的浮现在眼前。然而一瞬间我又有几分凌乱,我发现那个年代能提醒我的很多事情就像羽泉一样,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符号,而一旦拿掉了这些符号,那个原初的我,又在哪里?是送给姑娘的新专辑,是语文课上悄悄翻看的低俗小说,还是为了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做出的各种出格举动。。。我也都不能回答。我只有让自己继续沉溺在“深呼吸”的歌词里,雾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