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谈谈中国风音乐现状
从明清时期西洋乐传入中国之前,中华音乐是传统民族乐器一统江湖的时代。有着几千年文化沉淀的音乐或大气滂沱,或娓娓道来,一些名曲多有着历史背景,诉说着流传千年的那些故事,感官接受的同时又放大了联想空间。
民族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杂糅了各种民族之所长,不断熔炼,终成一家,其中以二胡,琵琶,古筝,鼓为代表,各具光彩,二胡算是中国式的小提琴,从名称便可知源自西域少数名族,包括揉弦,顿弓,跳弓等基本演奏手法,表现形式异常丰富,可以低声轻诉。琵琶和古筝算是拨弦乐器的代表,琵琶清脆,古筝悠扬。鼓相对而言大家可能接触的较少,我个人觉得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乐器,单独表现的时候多见于行伍出征,节奏感强烈,鼓声跟人的心跳节奏很类似,更容易激起共鸣,相传祢衡击鼓,满座虽惊其不雅,但莫不内心高赞。
步入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民族乐渐渐步入小众,受众渐渐减少,国内西洋乐演奏家家喻户晓,比如李云迪,朗朗,盛中国,吕思清,但是民族乐演奏家却鲜有人知。赋予音乐生命的是文化,中国风音乐是最能表达本土民族文化的载体,比如表现江南的小桥流水,丝竹无疑更能传达这里发生的故事。音乐是不断进步的,从西洋乐来看,有古典的,也有现代流行的轻音乐,比如神秘园,无疑将西洋乐生命延续了,年轻化了,也更容易为现代人接受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而比较而言,大陆的中国风民族乐缺少孕育的土壤,这个领域缺少真正有才华而又不浮躁的音乐人肯在大陆音乐圈耕耘。
相比大陆而言,在台湾和日本,将中国风音乐发扬的更好,日本我就不说了,从用电音传承的神思者到动漫或电影的一些中国风配乐,都不乏神作,严格来说,日本已经将中国风民族乐和本国的一些乐器融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风格,但如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般,中国风音乐在东瀛却花开艳丽,台湾我想说的是林海,骆集益,其中林海的《琵琶相》算是里程碑式的专辑了,林海出生于福建,在台湾和范宗沛一起合作成立了音乐室,期间创作了很多好的作品,比如大明宫词里的《长相思》,那哀述的风格我甚是喜欢。骆集益可以说是中国风音乐集大成者,他是仙剑系列配乐的作者,仙剑系列游戏就是中国风音乐的一个很好载体,其中比如水龙吟,余情幽梦,玉满堂等作品都是我听了无数遍的。
写着写着发现要一点了,睡了,希望伴着中国风回到梦中温柔乡。
民族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杂糅了各种民族之所长,不断熔炼,终成一家,其中以二胡,琵琶,古筝,鼓为代表,各具光彩,二胡算是中国式的小提琴,从名称便可知源自西域少数名族,包括揉弦,顿弓,跳弓等基本演奏手法,表现形式异常丰富,可以低声轻诉。琵琶和古筝算是拨弦乐器的代表,琵琶清脆,古筝悠扬。鼓相对而言大家可能接触的较少,我个人觉得鼓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乐器,单独表现的时候多见于行伍出征,节奏感强烈,鼓声跟人的心跳节奏很类似,更容易激起共鸣,相传祢衡击鼓,满座虽惊其不雅,但莫不内心高赞。
步入近代,由于种种原因,民族乐渐渐步入小众,受众渐渐减少,国内西洋乐演奏家家喻户晓,比如李云迪,朗朗,盛中国,吕思清,但是民族乐演奏家却鲜有人知。赋予音乐生命的是文化,中国风音乐是最能表达本土民族文化的载体,比如表现江南的小桥流水,丝竹无疑更能传达这里发生的故事。音乐是不断进步的,从西洋乐来看,有古典的,也有现代流行的轻音乐,比如神秘园,无疑将西洋乐生命延续了,年轻化了,也更容易为现代人接受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而比较而言,大陆的中国风民族乐缺少孕育的土壤,这个领域缺少真正有才华而又不浮躁的音乐人肯在大陆音乐圈耕耘。
相比大陆而言,在台湾和日本,将中国风音乐发扬的更好,日本我就不说了,从用电音传承的神思者到动漫或电影的一些中国风配乐,都不乏神作,严格来说,日本已经将中国风民族乐和本国的一些乐器融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风格,但如天下武功出少林一般,中国风音乐在东瀛却花开艳丽,台湾我想说的是林海,骆集益,其中林海的《琵琶相》算是里程碑式的专辑了,林海出生于福建,在台湾和范宗沛一起合作成立了音乐室,期间创作了很多好的作品,比如大明宫词里的《长相思》,那哀述的风格我甚是喜欢。骆集益可以说是中国风音乐集大成者,他是仙剑系列配乐的作者,仙剑系列游戏就是中国风音乐的一个很好载体,其中比如水龙吟,余情幽梦,玉满堂等作品都是我听了无数遍的。
写着写着发现要一点了,睡了,希望伴着中国风回到梦中温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