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豆瓣删于2013年2月23日的乐评
龚琳娜唱什么我都乐意听 (2013-02-02 01:25)
所有扯着""民族唱法“大旗的春晚歌手都来听这张唱片,然后面壁去吧!
幸好龚老师一首《忐忑》出了名,不然只怕永远无缘听到这么好的当代民歌。如果先不考虑如何评价她的那些”神曲“,只听这一张专辑,我想很少有人能对这样一位用心和魂放歌的艺术家投去任何带有嘲弄色彩的评价。
这张专辑的选曲非常丰富,涵盖了东西南北多个省份的民歌,里面既有名气大如《茉莉花》这样的作品,也有少为人知的贵州童谣。而龚琳娜对这些歌曲的精准把握,充分展示了她深厚的声乐功底。举一个最小的例子,这张专辑收录了两个版本的《茉莉花》。除了已经成为”国家形象歌“的江苏民歌版本(歌词三段唱全,晚会上常见的”缩略版“与之不能同日而语),还有另外一个河北民歌版。在演唱这两首歌时,龚琳娜的处理截然不同。江苏版里龚琳娜用苏北方言唱,发音咬字柔婉,得几分评弹韵味,而河北版里的发声更平、更直,有梆子的腔调。想象一下吧,如果换一个春晚歌手唱这两首歌会成什么样子。把两首歌唱下来很好办,你我都能做得到。但是能恰如其分地演绎其中不同的情致同时唱的好听耐听,却不是任何歌手都能做到的。这一点,现国母也不行。她只有在唱《沂蒙山小调》《说聊斋》和《黄河泰山》这种专门用山东元素打造的作品时表现最优异,一到了鱼米乡的《洪湖水浪打浪》就全抓瞎。当然我指的不是技术层面的。
她唱《尕老汉》憨憨呆呆,唱《白鸽赶场》俏皮灵巧;《走西口》泼辣怨苦,是个黄土坡上的陕北婆姨,《绣荷包》又是情意绵绵,小女儿态十足。尤其令人激赏的是龚琳娜能用方言演唱,令这些民歌的风味得到尽可能的还原。而听她唱故乡贵州的民歌时,你又会认识到一个受过学院训练的歌手与原生态歌手的不同。原始嗓音的噪点在这里被技巧软化,高音不是本能,是一架工匠巧手打造出的好乐器。
专辑里多首歌曲的配器都采用了西洋乐器,不违和很动听。这自然是老锣的功劳。我并不想辩论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孰优孰劣,只想做个对比。这张专辑的配器可以用一个”不抢“来归纳:提琴的三两下拨弦,唢呐的一两声呜咽,起到的都是更好地烘托人声的作用。而现在许多所谓的民歌的编排却大多是如下模式:开场轰隆隆定音鼓吓死人,中间合唱团男声女声来个几小节,最后歌手飚个高音华彩结束……说是中国民歌,其实倒更像西方歌剧。什么是民歌呢?姑娘走在田埂上,想起情哥哥心里苦,把苦水唱出来才觉得痛快。民歌是唱给自己和天地听,没有刻意地创作、伴奏,也没有人礼节性地鼓掌。看过某篇评论说,从王昆到金铁霖和他的弟子们,中国的民歌被大规模制造着,但是也难以避免地被磨损了。这门艺术的意趣不会在春晚歌手的嗓音中壮大,只能死去。
最近董路先生有一篇博文将龚琳娜的表演比作榴莲,称其为“令人恶心的艺术"。我愿意在这里引用鲁迅先生的《未有天才之前》里面的几段话。这篇文章我本人很喜欢。这几段话既可代表我自己的文艺观中之一部,也算是对董路的观点来一个不成体统的回应吧。
“……我看现在许多人对于文艺界的要求的呼声之中,要求天才的产生也可以算是很盛大的了,这显然可以反证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的厌薄。天才究竟有没有?也许有着罢,然而我们和别人都没有见。倘使据了见闻,就可以说没有;不但天才,还有使天才得以生长的民众。
……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象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 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那些作者大约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也留着。
就是在座的诸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庆幸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以文艺来消闲,说来似乎有些可笑,但究竟较胜于戕贼他。”
从龚琳娜的歌声中听得到思考、挫败、顿悟,我只盼望她的艺术终有一日获得飞升。这样的艺术家,中国不是太多,不是不需要,而是她太难得了!也许她的独特性吓到了一些观众和评论家,但我要说即便龚琳娜的艺术结不出最甜美的果实,也可以做一粒饱满的种子,起抛砖引玉之功用。中国大地上的民间艺术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多愿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能加入到光大这些艺术瑰宝的工作中来。而作为观众中的一份子,我也愿尽自己绵薄之力——聆听、品味、传播、宣传龚琳娜老师的作品。希望她和老锣先生永远幸福地徜徉在他们的音乐世界里,谱写生命的歌。
(修改于2013年2月17日)
所有扯着""民族唱法“大旗的春晚歌手都来听这张唱片,然后面壁去吧!
幸好龚老师一首《忐忑》出了名,不然只怕永远无缘听到这么好的当代民歌。如果先不考虑如何评价她的那些”神曲“,只听这一张专辑,我想很少有人能对这样一位用心和魂放歌的艺术家投去任何带有嘲弄色彩的评价。
这张专辑的选曲非常丰富,涵盖了东西南北多个省份的民歌,里面既有名气大如《茉莉花》这样的作品,也有少为人知的贵州童谣。而龚琳娜对这些歌曲的精准把握,充分展示了她深厚的声乐功底。举一个最小的例子,这张专辑收录了两个版本的《茉莉花》。除了已经成为”国家形象歌“的江苏民歌版本(歌词三段唱全,晚会上常见的”缩略版“与之不能同日而语),还有另外一个河北民歌版。在演唱这两首歌时,龚琳娜的处理截然不同。江苏版里龚琳娜用苏北方言唱,发音咬字柔婉,得几分评弹韵味,而河北版里的发声更平、更直,有梆子的腔调。想象一下吧,如果换一个春晚歌手唱这两首歌会成什么样子。把两首歌唱下来很好办,你我都能做得到。但是能恰如其分地演绎其中不同的情致同时唱的好听耐听,却不是任何歌手都能做到的。这一点,现国母也不行。她只有在唱《沂蒙山小调》《说聊斋》和《黄河泰山》这种专门用山东元素打造的作品时表现最优异,一到了鱼米乡的《洪湖水浪打浪》就全抓瞎。当然我指的不是技术层面的。
她唱《尕老汉》憨憨呆呆,唱《白鸽赶场》俏皮灵巧;《走西口》泼辣怨苦,是个黄土坡上的陕北婆姨,《绣荷包》又是情意绵绵,小女儿态十足。尤其令人激赏的是龚琳娜能用方言演唱,令这些民歌的风味得到尽可能的还原。而听她唱故乡贵州的民歌时,你又会认识到一个受过学院训练的歌手与原生态歌手的不同。原始嗓音的噪点在这里被技巧软化,高音不是本能,是一架工匠巧手打造出的好乐器。
专辑里多首歌曲的配器都采用了西洋乐器,不违和很动听。这自然是老锣的功劳。我并不想辩论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孰优孰劣,只想做个对比。这张专辑的配器可以用一个”不抢“来归纳:提琴的三两下拨弦,唢呐的一两声呜咽,起到的都是更好地烘托人声的作用。而现在许多所谓的民歌的编排却大多是如下模式:开场轰隆隆定音鼓吓死人,中间合唱团男声女声来个几小节,最后歌手飚个高音华彩结束……说是中国民歌,其实倒更像西方歌剧。什么是民歌呢?姑娘走在田埂上,想起情哥哥心里苦,把苦水唱出来才觉得痛快。民歌是唱给自己和天地听,没有刻意地创作、伴奏,也没有人礼节性地鼓掌。看过某篇评论说,从王昆到金铁霖和他的弟子们,中国的民歌被大规模制造着,但是也难以避免地被磨损了。这门艺术的意趣不会在春晚歌手的嗓音中壮大,只能死去。
最近董路先生有一篇博文将龚琳娜的表演比作榴莲,称其为“令人恶心的艺术"。我愿意在这里引用鲁迅先生的《未有天才之前》里面的几段话。这篇文章我本人很喜欢。这几段话既可代表我自己的文艺观中之一部,也算是对董路的观点来一个不成体统的回应吧。
“……我看现在许多人对于文艺界的要求的呼声之中,要求天才的产生也可以算是很盛大的了,这显然可以反证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的厌薄。天才究竟有没有?也许有着罢,然而我们和别人都没有见。倘使据了见闻,就可以说没有;不但天才,还有使天才得以生长的民众。
……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象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 到后来,连并非批评家也这样叫喊了,他是听来的。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戕贼,也可以萎死的。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那些作者大约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也留着。
就是在座的诸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庆幸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以文艺来消闲,说来似乎有些可笑,但究竟较胜于戕贼他。”
从龚琳娜的歌声中听得到思考、挫败、顿悟,我只盼望她的艺术终有一日获得飞升。这样的艺术家,中国不是太多,不是不需要,而是她太难得了!也许她的独特性吓到了一些观众和评论家,但我要说即便龚琳娜的艺术结不出最甜美的果实,也可以做一粒饱满的种子,起抛砖引玉之功用。中国大地上的民间艺术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多愿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能加入到光大这些艺术瑰宝的工作中来。而作为观众中的一份子,我也愿尽自己绵薄之力——聆听、品味、传播、宣传龚琳娜老师的作品。希望她和老锣先生永远幸福地徜徉在他们的音乐世界里,谱写生命的歌。
(修改于201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