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 风云莫测
一切都从王菀之的一条微博说起。推出《Atmosphere No.3-雾》专辑之前,王菀之便在微博上很卖命也很伤感地为专辑进行推广,其中说到“若我这张唱片亏本,以后可能再没有发片机会了”。很明显,王菀之在打同情牌,当然在情在理,王菀之都很值得同情,唱片市道不好会埋没很多歌手,所以像王菀之这么优秀的歌手,这么优秀的创作人,若是没有了下一张那的确很是让人可惜。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唱片市道不好不能否认,有时候歌手自己的音乐作品又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在市场中成为焦点又是一回事,而不能不说这些年王菀之的音乐专辑总给人一种“斤斤计较”的感受,完整的大碟作品已经是稀少品,隔三差五推出的音乐作品就多以EP为主,而从2012年开始更视单曲为流行,不否认这些音乐作品都具有相当的可听性,只是在内容的吸引力方面又总让人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王菀之在音乐中制造的精彩已经很久没有让人有淋漓尽致之感,很多时候都是才进入高潮就不得不戛然而止,实在好不欢乐,这在无形之中就给诚意打了折扣,甚至会有一种投机取巧,资源反复再利用的嫌疑。
就一如《Atmosphere No.3-雾》这张作品,依然还是EP专辑,在本质上来说这本就是一张没有太多新鲜感的新作,四首作品中仅有一首新作,给人的感觉《Atmosphere No.3-雾》就是一张单曲合辑,是好不容易凑够了四首作品当作EP推出,在做法上类似日本唱片的营销模式,但是诚意是明显地不足,四首歌曲能满足谁?当然这也怪不得王菀之,她也是有心而无力,用心制作的音乐往往需要很多的成本,只是市道不好,号召力有限,很难通过销售赚取回报,于是唱片公司也只好节约成本,资源再利用,用尽各种方式推广唱片,想来《Atmosphere No.3-雾》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包装而出。
以“Atmosphere”作为专辑的概念主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并且从2012年开始王菀之就一直在着手这个概念系列作品的推广,在此之前已经推出了“水”、“雪”相关的单曲,而若是把这个系列作品持续推广下去,就真的能自成一张很有意思的气象概念大碟。可惜,唱片公司等不到后续作品的完成,王菀之也没有足够耐性去寻求更多元的合作,在“水”、“雪”单曲之后,又推出了“风”之作《皇后餐厅》,然后就急不可待地把这三首作品合为一张EP,打上“Atmosphere”的招牌,统称“雾”之作。不能不说,唱片公司显得有些急功近利了,是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主题,谁也不知道这个系列还有没有后续,但是仅仅用三首作品就包装成一张主题之作实在很扫兴,就算是不计成本拉大队去泰国拍MV,拍封面内页,也洗不掉圈钱的嫌疑。
不过,王菀之《Atmosphere No.3-雾》就算被唱片公司包装成圈钱的工具,也还是有其价值性在其中。从内容上的价值性来说,体现不仅仅在于新歌《皇后餐厅》,此外,《Made Of Water》以及《留白》也具有相当的价值性,尽管这两首都是旧作,但是在以单曲形式推出的当初,这两张作品都是以限量的方式进行销售,所谓限量既是噱头也是一种变相的饥饿营销手法,因为流通性有限,就造成了这两首作品价值性的提升,如今这两首歌曲合并收录在《Atmosphere No.3-雾》中,倒是让之前“饥饿”的消费者通过这张EP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还推动了专辑的销售。
而从音乐内容上来说,《Atmosphere No.3-雾》四首作品,风格各异,是维持了王菀之这些年形成的“不规矩”音乐特色,而重点是,这四首作品都不是王菀之的创作,继而又让这张唱片找到了卖点,即“王菀之第一张非创作专辑”。但其实更想说,这些单曲远比这些噱头,这些包装手法更有价值性,更有卖点,其中《Made Of Water》以及《留白》,王菀之用她纤细的声音制造出了无限的可能性,特别是《留白》,本来常石磊的加入是注定让这首歌不一样的关键所在,但是因为如今常石磊的创作风格都不会太让人陌生,因此对他的音乐模式也失去了一定的新鲜感,反而《留白》让人有惊喜的则是王菀之的声音表现,多变的声线让歌曲充满了层次感与丰富性,此外林夕的词也极具意味,文字游戏玩得是炉火纯青。不过像《留白》这种非主流的作品注定是不会在香港流行起来,尽管这首歌曲捡便宜般地在“2012年十大劲歌颁奖典礼”上捡到了“金曲金奖”。相比起具有实验或是玩味性的这两首作品,方大同创作的《皇后餐厅》则更有味道,方大同的创作就像是慢火炖盅,要慢慢炖,味道才会散发出来,而再配合黄伟文的“好料”这炖盅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氛围感、格调感全都倾巢而出,挡都挡不住。至于买三送一的《生命之花》就算当作凑数的作品也不失礼,歌曲本身可听性就很强,而这个合唱版本更比张继聪的独唱版更有感觉。
王菀之不会没有下一张专辑,不是因为她在微博上博取同情成功,就算她不博取同情,就算她的《Atmosphere No.3-雾》卖得没有想象中的好,这也不会是王菀之的最后一张,事实上,《Atmosphere No.3-雾》的市场成绩也并不差,尽管这张专辑在内容表现上真的很没有诚意。不过值得我们深省的是,当一个歌手需要用一种看似卑微的方式推广音乐作品的时候,可想这个唱片时代已经坏到了什么程度,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歌手的生存。谁也不希望有一天再也听不到新歌,那么一切又以王菀之的微博作为结束,王菀之这条微博的最后一句话是“很好听很好看”,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事实而言,好看有微词,但的确可以值得一听,四首歌曲的确都是高素质之作,要是还能有诚意就更完美了!
就一如《Atmosphere No.3-雾》这张作品,依然还是EP专辑,在本质上来说这本就是一张没有太多新鲜感的新作,四首作品中仅有一首新作,给人的感觉《Atmosphere No.3-雾》就是一张单曲合辑,是好不容易凑够了四首作品当作EP推出,在做法上类似日本唱片的营销模式,但是诚意是明显地不足,四首歌曲能满足谁?当然这也怪不得王菀之,她也是有心而无力,用心制作的音乐往往需要很多的成本,只是市道不好,号召力有限,很难通过销售赚取回报,于是唱片公司也只好节约成本,资源再利用,用尽各种方式推广唱片,想来《Atmosphere No.3-雾》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包装而出。
以“Atmosphere”作为专辑的概念主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并且从2012年开始王菀之就一直在着手这个概念系列作品的推广,在此之前已经推出了“水”、“雪”相关的单曲,而若是把这个系列作品持续推广下去,就真的能自成一张很有意思的气象概念大碟。可惜,唱片公司等不到后续作品的完成,王菀之也没有足够耐性去寻求更多元的合作,在“水”、“雪”单曲之后,又推出了“风”之作《皇后餐厅》,然后就急不可待地把这三首作品合为一张EP,打上“Atmosphere”的招牌,统称“雾”之作。不能不说,唱片公司显得有些急功近利了,是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主题,谁也不知道这个系列还有没有后续,但是仅仅用三首作品就包装成一张主题之作实在很扫兴,就算是不计成本拉大队去泰国拍MV,拍封面内页,也洗不掉圈钱的嫌疑。
不过,王菀之《Atmosphere No.3-雾》就算被唱片公司包装成圈钱的工具,也还是有其价值性在其中。从内容上的价值性来说,体现不仅仅在于新歌《皇后餐厅》,此外,《Made Of Water》以及《留白》也具有相当的价值性,尽管这两首都是旧作,但是在以单曲形式推出的当初,这两张作品都是以限量的方式进行销售,所谓限量既是噱头也是一种变相的饥饿营销手法,因为流通性有限,就造成了这两首作品价值性的提升,如今这两首歌曲合并收录在《Atmosphere No.3-雾》中,倒是让之前“饥饿”的消费者通过这张EP得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还推动了专辑的销售。
而从音乐内容上来说,《Atmosphere No.3-雾》四首作品,风格各异,是维持了王菀之这些年形成的“不规矩”音乐特色,而重点是,这四首作品都不是王菀之的创作,继而又让这张唱片找到了卖点,即“王菀之第一张非创作专辑”。但其实更想说,这些单曲远比这些噱头,这些包装手法更有价值性,更有卖点,其中《Made Of Water》以及《留白》,王菀之用她纤细的声音制造出了无限的可能性,特别是《留白》,本来常石磊的加入是注定让这首歌不一样的关键所在,但是因为如今常石磊的创作风格都不会太让人陌生,因此对他的音乐模式也失去了一定的新鲜感,反而《留白》让人有惊喜的则是王菀之的声音表现,多变的声线让歌曲充满了层次感与丰富性,此外林夕的词也极具意味,文字游戏玩得是炉火纯青。不过像《留白》这种非主流的作品注定是不会在香港流行起来,尽管这首歌曲捡便宜般地在“2012年十大劲歌颁奖典礼”上捡到了“金曲金奖”。相比起具有实验或是玩味性的这两首作品,方大同创作的《皇后餐厅》则更有味道,方大同的创作就像是慢火炖盅,要慢慢炖,味道才会散发出来,而再配合黄伟文的“好料”这炖盅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氛围感、格调感全都倾巢而出,挡都挡不住。至于买三送一的《生命之花》就算当作凑数的作品也不失礼,歌曲本身可听性就很强,而这个合唱版本更比张继聪的独唱版更有感觉。
王菀之不会没有下一张专辑,不是因为她在微博上博取同情成功,就算她不博取同情,就算她的《Atmosphere No.3-雾》卖得没有想象中的好,这也不会是王菀之的最后一张,事实上,《Atmosphere No.3-雾》的市场成绩也并不差,尽管这张专辑在内容表现上真的很没有诚意。不过值得我们深省的是,当一个歌手需要用一种看似卑微的方式推广音乐作品的时候,可想这个唱片时代已经坏到了什么程度,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歌手的生存。谁也不希望有一天再也听不到新歌,那么一切又以王菀之的微博作为结束,王菀之这条微博的最后一句话是“很好听很好看”,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事实而言,好看有微词,但的确可以值得一听,四首歌曲的确都是高素质之作,要是还能有诚意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