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
Eric Kwok的作品个人标签的味道其实很重,虽然他所擅长的本来也非炫技式的作曲或先锋到可以两极分化开的编曲。他所做的就是中规中矩的流行乐,期望击中的是绝大多数的人。大众歌同个人风格,听起来似乎中间隔着一条悖论的鸿沟,但实际上放眼乐坛,安耽用心做大众曲的人当真不多。尤其是做“创意工业”的人,哪怕交着行货混饭吃也要以创作人自诩。才华捉鸡这种事是绝对不能给人看出来的,可又真的斤两有限怎么办?只好丢一些破铜烂铁进去伪装前卫和思想。什么?你居然说不好听?(不好听就对了!)不懂欣赏!哼,负分,滚粗!会有天使替你爱我,知音人自然懂的……(噢,何小姐我真的没有在说你。)
其实如同一切大众传播一样,传播方需要考量的是怎样让大众接收到信息,而不是炫耀自己比起一般人来说进步到什么境地——这么讲并不是反智地不鼓励创意和先锋,只是说在每个运作的范畴内多少还是需要些“安分守己”的心态,妄自菲薄不需要,固步自封也不好,可眼高手低便要不得,而倘使消费着锅里的那些还要自己给自己贴上金碗的标签,就拜托更加洗洗睡了吧。(咦,我真的没有在黑何小姐吧?)
当然,当下的大潮是大众传播往小众传播的转型,社会化的阅读和娱乐令得多元化变得可能确是事实。但这样并不代表作为大众传播的流行文化已无存在必要与空间,因为一样东西成为流行,除却媒体的agenda setting在获取资讯的媒体渠道相对匮乏的当年变得极之有效,也有它自身可以普世地引发共鸣的力量作用。就好比我当然知道豆腐火腩饭是三高的麻甩佬饭,怎么也登不上三星米芝莲的大雅之堂,但它也并不绝对是劣等货品(inferior goods),因得它生来够惹味于是销售量总能蝉联本港“佬饭”排行榜单冠军,你又吹得它涨?
大众化并不是什么羞家的事,更何况在畸形的流行曲生态里,唯有惨情歌才能名流千古——失恋才要借曲消愁,热恋的人已经足够多事忙哪里轮的到三五不识七的流行曲来助兴呢?——如此看来Eric的华丽温暖制作又怎么不能算上是一股自流的清泉呢?
其实如同一切大众传播一样,传播方需要考量的是怎样让大众接收到信息,而不是炫耀自己比起一般人来说进步到什么境地——这么讲并不是反智地不鼓励创意和先锋,只是说在每个运作的范畴内多少还是需要些“安分守己”的心态,妄自菲薄不需要,固步自封也不好,可眼高手低便要不得,而倘使消费着锅里的那些还要自己给自己贴上金碗的标签,就拜托更加洗洗睡了吧。(咦,我真的没有在黑何小姐吧?)
当然,当下的大潮是大众传播往小众传播的转型,社会化的阅读和娱乐令得多元化变得可能确是事实。但这样并不代表作为大众传播的流行文化已无存在必要与空间,因为一样东西成为流行,除却媒体的agenda setting在获取资讯的媒体渠道相对匮乏的当年变得极之有效,也有它自身可以普世地引发共鸣的力量作用。就好比我当然知道豆腐火腩饭是三高的麻甩佬饭,怎么也登不上三星米芝莲的大雅之堂,但它也并不绝对是劣等货品(inferior goods),因得它生来够惹味于是销售量总能蝉联本港“佬饭”排行榜单冠军,你又吹得它涨?
大众化并不是什么羞家的事,更何况在畸形的流行曲生态里,唯有惨情歌才能名流千古——失恋才要借曲消愁,热恋的人已经足够多事忙哪里轮的到三五不识七的流行曲来助兴呢?——如此看来Eric的华丽温暖制作又怎么不能算上是一股自流的清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