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O的音乐公式
![](https://img9.doubanio.com/icon/u2382934-125.jpg)
听《GIRL WHO GOT AWAY》这张专辑,其实大可不必对其水准妄加猜测,因为毫无疑问这张新专辑80%会是DIDO过往不变的音乐气质,20%就是她这些年的沉淀和突破。久休复出,也许很多人期待看到DIDO的全新蜕变,往夸张说,做个挑染露个点跳个舞曲也未尝不可,但其实你会发现,很难用想象力把你幻想的DIDO勾画描绘出来,所以对她而言,只求一点点自然生长就好,就像绿色植物,最忌讳拔苗助长。《 GIRL WHO GOT AWAY》最需要做到的,应该是顺理成章,前后连贯,不单单是指新专辑,也相对应的应该与DIDO的整个职业生涯有所呼应。
第一主打《NO FREEDOM》跟《WHITE FLAG》类似,属于比较慢热的作品,但又承载了略沉重的命题意义。DIDO跟四年前相比没有丝毫倦怠的歌声透出深刻励志与自省,配合软绵无力的英式编曲,却又足够震撼人心。
专辑由此拉开了序幕,之后其他作品基本每首都有亮点出现,即便大部分在意料之中。比如第二同名主打《GIRL WHO GOT AWAY》,有趣之处在于世俗歌词和轻松旋律结合,产生了充满谐趣和一丝反讽的奇妙反差感,稳定中有进步;和Lamar合作的《LET US MOVE ON》、《END OF NIGHT》、《ALL I SEE》最有突破玩乐心,编曲稍“重口”,电吉他、贝斯和鼓点交错好似产生了凶猛摇滚曲风的前奏气息,或以说唱辅助,但不变的还是DIDO声音力量,轻描淡写的吐词浮于编曲架构之上,一轻一重的演绎依然十分完整,没有因编曲或说唱而掩盖演唱;词曲活泼流畅的轻《HAPPY NEW YEAR》、《LET’S RUNWAY》又默契十足地恢复她一贯明亮干净的特质,也是歌迷接受起来最毫无负担的作品。
虽然,作为暌违乐坛四年后的首张完整作品,《 GIRL WHO GOT AWAY》不会是以黑马姿态亮相的作品,但我们只要稍稍回顾《NO ANGEL》及《LIFE OF RENT》这两张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优异销售成绩(是当年英国最畅销的两张专辑),就不难允下承诺,《 GIRL WHO GOT AWAY》可以说具备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张专辑总体4星以上,无论对DIDO是熟悉还是陌生,只要听上一遍都可以得到聊以安慰的快感,此次启用新的创作团队,并非要刻意推翻从前的DIDO,而是借助新姿势,为她出道至今四平八稳的的风格注入尽可能适用的新鲜元素,不平不过,《 GIRL WHO GOT AWAY》的改变扎实而具体,完全达到效果。
第一主打《NO FREEDOM》跟《WHITE FLAG》类似,属于比较慢热的作品,但又承载了略沉重的命题意义。DIDO跟四年前相比没有丝毫倦怠的歌声透出深刻励志与自省,配合软绵无力的英式编曲,却又足够震撼人心。
专辑由此拉开了序幕,之后其他作品基本每首都有亮点出现,即便大部分在意料之中。比如第二同名主打《GIRL WHO GOT AWAY》,有趣之处在于世俗歌词和轻松旋律结合,产生了充满谐趣和一丝反讽的奇妙反差感,稳定中有进步;和Lamar合作的《LET US MOVE ON》、《END OF NIGHT》、《ALL I SEE》最有突破玩乐心,编曲稍“重口”,电吉他、贝斯和鼓点交错好似产生了凶猛摇滚曲风的前奏气息,或以说唱辅助,但不变的还是DIDO声音力量,轻描淡写的吐词浮于编曲架构之上,一轻一重的演绎依然十分完整,没有因编曲或说唱而掩盖演唱;词曲活泼流畅的轻《HAPPY NEW YEAR》、《LET’S RUNWAY》又默契十足地恢复她一贯明亮干净的特质,也是歌迷接受起来最毫无负担的作品。
虽然,作为暌违乐坛四年后的首张完整作品,《 GIRL WHO GOT AWAY》不会是以黑马姿态亮相的作品,但我们只要稍稍回顾《NO ANGEL》及《LIFE OF RENT》这两张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优异销售成绩(是当年英国最畅销的两张专辑),就不难允下承诺,《 GIRL WHO GOT AWAY》可以说具备举足轻重的意义。
这张专辑总体4星以上,无论对DIDO是熟悉还是陌生,只要听上一遍都可以得到聊以安慰的快感,此次启用新的创作团队,并非要刻意推翻从前的DIDO,而是借助新姿势,为她出道至今四平八稳的的风格注入尽可能适用的新鲜元素,不平不过,《 GIRL WHO GOT AWAY》的改变扎实而具体,完全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