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 Walker - Bish Bosch
Scott Walker,一個獻身藝術的人物。多年來縱使唱片賣不出去,他仍舊執迷於前衛音樂的探索,憑著獨特的唱腔和特異的樂風,在樂界博得不少辨識度。
去年12月發行的《Bish Bosch》是三部曲的終結作品,承繼了95年的《Tilt》以及06年的《The Drift》專輯。邁入古稀之年的Scott Walker對實驗聲響的探索慾望絲毫未減,此回繳出新作沒有浪子回頭的跡象,只有更加的高深莫測。大致上眾人的評價還不錯,平均在四顆星之譜,但依照Scott Walker的過往歷史,叫好的作品常常是不叫座的。
許多人搞起實驗往往一副冰冷淡漠、孤絕於世的模樣,一個段子如果可以用一個聲響帶過絕不會用上兩個,安靜的程度彷彿專輯概念叫做四大皆空。和那些極簡主義的唱片相比,《Bish Bosch》其實不算沉悶,反倒有不少眉角可以細細端詳,不管是不是聽懂了什麼,總是比較有東西可以咀嚼。
整張專輯的器樂編排既黑暗又悚然,嘎吱嘎吱、嗚嗚咽咽的,彷彿一部鮮為人知的秘製電影,是那樣詭譎,又邪裡邪氣。與此對立的是Scott Walker本身的vocal熱情流露,顫抖的聲線猶如風中紅焰晃動光影,和器樂搭配,形成一紅一黑的聽覺色調,奠定了《Bish Bosch》的風格主幹:始終神祕難解,卻未必落於陰森。
樂壇有一些人老聲不老的代表,比如New Order的Bernard Sumner,一把年紀坐五望六了,歌聲還像二十歲小伙子一樣年輕,始終是樂壇的不解之謎。Scott Walker也不遑多讓,中氣飽滿,音質滑順,聽起來硬是比同樣高齡的Bob Dylan來得順耳。不過Walker在這張專輯裡簡直像是光著身子站在南極冰原上錄音似的,聲音抖動的程度非常劇烈,已經超過一般美感標準可以接受的範圍,聽多了會心神不寧。
專輯器樂可以說僅致力於氛圍的經營,不做他用,所以旋律線由人聲一肩扛下。但也因為如此,隨著Scott Walker渾然忘我的振動聲帶,這裡面可以稱之為旋律的音符組合都被抖得面目全非、歪七扭八,其實也可以當作沒有旋律這回事了。
九首歌曲風格非常一致,甚至因為旋律支離破碎,不太容易分辨每首歌的異同,會有一韻到底的錯覺。
企圖在這張專輯裡尋找歡愉是一種痴心妄想,但還是推薦一聽。通常這種唱片存在的意義並非是為了取悅誰,而是在一片甜膩的靡靡之音中留下一點苦澀和磨難,作為痛覺神經的保護,讓人維持清醒的感知,避免被氾濫成災的美麗給催眠。也許過度聆聽《Bish Bosch》會讓人神經衰弱、腸胃躁動,但如果能夠從勉力忍耐的攢眉之中體受到催生新音樂的甘與苦,也就完成了一次力圖成長的儀式。
儘管這張專輯給人的印象除了混沌還是混沌,除了異常還是異常,但容我在此向《Bish Bosch》致意。托Walker爺爺的福,我們仍舊可以繼續大言不慚說音樂的可能性沒有邊界,我們只有前進,沒有抵達。
去年12月發行的《Bish Bosch》是三部曲的終結作品,承繼了95年的《Tilt》以及06年的《The Drift》專輯。邁入古稀之年的Scott Walker對實驗聲響的探索慾望絲毫未減,此回繳出新作沒有浪子回頭的跡象,只有更加的高深莫測。大致上眾人的評價還不錯,平均在四顆星之譜,但依照Scott Walker的過往歷史,叫好的作品常常是不叫座的。
許多人搞起實驗往往一副冰冷淡漠、孤絕於世的模樣,一個段子如果可以用一個聲響帶過絕不會用上兩個,安靜的程度彷彿專輯概念叫做四大皆空。和那些極簡主義的唱片相比,《Bish Bosch》其實不算沉悶,反倒有不少眉角可以細細端詳,不管是不是聽懂了什麼,總是比較有東西可以咀嚼。
整張專輯的器樂編排既黑暗又悚然,嘎吱嘎吱、嗚嗚咽咽的,彷彿一部鮮為人知的秘製電影,是那樣詭譎,又邪裡邪氣。與此對立的是Scott Walker本身的vocal熱情流露,顫抖的聲線猶如風中紅焰晃動光影,和器樂搭配,形成一紅一黑的聽覺色調,奠定了《Bish Bosch》的風格主幹:始終神祕難解,卻未必落於陰森。
樂壇有一些人老聲不老的代表,比如New Order的Bernard Sumner,一把年紀坐五望六了,歌聲還像二十歲小伙子一樣年輕,始終是樂壇的不解之謎。Scott Walker也不遑多讓,中氣飽滿,音質滑順,聽起來硬是比同樣高齡的Bob Dylan來得順耳。不過Walker在這張專輯裡簡直像是光著身子站在南極冰原上錄音似的,聲音抖動的程度非常劇烈,已經超過一般美感標準可以接受的範圍,聽多了會心神不寧。
專輯器樂可以說僅致力於氛圍的經營,不做他用,所以旋律線由人聲一肩扛下。但也因為如此,隨著Scott Walker渾然忘我的振動聲帶,這裡面可以稱之為旋律的音符組合都被抖得面目全非、歪七扭八,其實也可以當作沒有旋律這回事了。
九首歌曲風格非常一致,甚至因為旋律支離破碎,不太容易分辨每首歌的異同,會有一韻到底的錯覺。
企圖在這張專輯裡尋找歡愉是一種痴心妄想,但還是推薦一聽。通常這種唱片存在的意義並非是為了取悅誰,而是在一片甜膩的靡靡之音中留下一點苦澀和磨難,作為痛覺神經的保護,讓人維持清醒的感知,避免被氾濫成災的美麗給催眠。也許過度聆聽《Bish Bosch》會讓人神經衰弱、腸胃躁動,但如果能夠從勉力忍耐的攢眉之中體受到催生新音樂的甘與苦,也就完成了一次力圖成長的儀式。
儘管這張專輯給人的印象除了混沌還是混沌,除了異常還是異常,但容我在此向《Bish Bosch》致意。托Walker爺爺的福,我們仍舊可以繼續大言不慚說音樂的可能性沒有邊界,我們只有前進,沒有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