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石让的音乐

我的建议是不要只听久石让写给宫崎骏动画的音乐,那样你就难以全面认识久石让的音乐。你应该听听他写给北野武电影的原声,而且在我看来,后者更加深沉、更有味道。在久石让写给北野武电影的原声中,我最推崇的是电影《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以及《花火》的原声。《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是一部极具实验性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聋哑人热爱冲浪运动、参与冲浪运动的故事。在电影中,因为主角是聋哑人的设置,对话非常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很难听到人声。再加上电影大量采用长镜头,镜头定格在大海的画面上的时间常常很久。这无疑容易让观众产生疲倦和无聊感。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观众的观影兴趣和影响观众的情绪呢?电影原声《silent love》成了关键的关键。这首曲子在初始阶段给人的感觉是细微、柔和的,仿佛契合着“silent”这一电影的基本情节,但乐曲进入高潮之后,旋律却是激动的。像是大海的波涛或是聋哑人内心澎湃的情感,一种平静水面下的潜流,矛盾又关联,冲突又和谐。让人回味无穷。
电影《花火》讲述的是警员带着得了癌症的妻子完成人生最后旅行的悲伤故事。影片曲名“花火”实际上就是暗示主人公的旅行像烟花的火焰那样是一种短暂的绚烂。这是何等的悲伤啊,生命结束前最后的狂欢。影片的主题曲《hanabi》(花火)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氛围,初始是钢琴悲伤的低吟,到了高潮就有点歇斯底里的宣泄。影片的插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thank you for everything》是配合主人公在海边的镜头播放的。此时,主人公与他的妻子已经到达了他们旅行的终点站。警察即将赶到(旅行的费用是主人公抢劫银行而得)。影片此时采取蒙太奇的手法在主人公、他的妻子、沙滩上玩耍的少女、蓝天和大海之间进行切换。《thank you for everything》旋律初始焦急地响起,给予人紧张感,但到高潮的时候却又表现得纾缓,配合着慢镜头下少女飘舞的裙摆和长发。是啊,虽然旅行结束了,但对于主人公而言,他自认为的人生可能也接近圆满。“thank you for everything”是夫妻间相互的感怀与告别。在两声枪响后戛然而止。
电影《花火》讲述的是警员带着得了癌症的妻子完成人生最后旅行的悲伤故事。影片曲名“花火”实际上就是暗示主人公的旅行像烟花的火焰那样是一种短暂的绚烂。这是何等的悲伤啊,生命结束前最后的狂欢。影片的主题曲《hanabi》(花火)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氛围,初始是钢琴悲伤的低吟,到了高潮就有点歇斯底里的宣泄。影片的插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曲子《thank you for everything》是配合主人公在海边的镜头播放的。此时,主人公与他的妻子已经到达了他们旅行的终点站。警察即将赶到(旅行的费用是主人公抢劫银行而得)。影片此时采取蒙太奇的手法在主人公、他的妻子、沙滩上玩耍的少女、蓝天和大海之间进行切换。《thank you for everything》旋律初始焦急地响起,给予人紧张感,但到高潮的时候却又表现得纾缓,配合着慢镜头下少女飘舞的裙摆和长发。是啊,虽然旅行结束了,但对于主人公而言,他自认为的人生可能也接近圆满。“thank you for everything”是夫妻间相互的感怀与告别。在两声枪响后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