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为了那些年狂恋的老师
陈绮贞出了新的组合和新的专辑,马上听了一遍。打着法式电子的旗号我不予置评,如果作为一张“电子”,“实验”的专辑听,实在是不敢恭维。三位民谣小清新咖尝试着创新,听下来还是浓浓的民谣味儿。朋友说,只是写那些小清新情歌,或者一味的包装卢广仲,终究是会腻味的吧。可是仅为了当年狂恋过的那个陈绮贞,我还是听到了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属于她。
上一张专辑已经时隔良久,陈老师之后也只是寥寥出过几张demo,也都平平无亮点。反而在52赫兹这张专辑中,还听到了更多似曾相识的东西。
我喜欢陈绮贞不短,8,9年吧,她从一个非主流 indie变成一首《旅行的意义》烂大街的文青必备,然后在这些年里又淡漠下去。在那么多年后,我还是会一遍一遍听她的老专辑。我长那么大只追星过一次,那一次就给了陈老师。
我在网上下载了她所有的专辑,搜集到了她所有的未发表作品。为了买她的台湾原版唱片和ep存钱。抄写我最爱的歌词在日记本里。还去书城参加了她的签售会。去同乐坊看她的现场。就在09年,还终于一圆多年的心愿,去南京看了她的演唱会。看演唱会那天还很戏剧性,当时坐在边上的姑娘聊了几句发现在同一个地方读书,后来还教过她弹吉他。我在考试前会听她的歌,在一人独居多年的日子里,循环最多的专辑也许就是《让我想一想》。《嫉妒》一直是我最钟爱和听不腻的那一首——即便是在并不知道要为爱情嫉妒的年少岁月。
我从来没有为了这个偶像好好写一篇文章,却在多年后的今天,我听了很多台湾民谣,却从来没有一个能取代我心中的女神。可能是她在我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歌手那么简单,更像是陪我走过多年的一个朋友。歌曲本身已经带有了画面感,有些画面已经模糊泛黄,还是留存着时间积淀后很纯粹的气味。
在许多人和我一样,失去了追星的狂热,对于陈老师的喜爱却从未稀释,只是会淡淡的关注着她的消息,零零星星的近况。她从来没有停止自己的冒险,这张专辑虽然让不让我满意,可是仅仅为了那个再熟悉不过,温暖过我,也刺伤过我的声音,还是不忍去失望。
在我的心里,那个从不带任何侵略性的声音,有时候像一把软刀子,有时候又美好的像夏季的恋爱。会一直在我人生中一次一次勾起想听的欲望,不管后来又听了多少牛逼的专辑,还是那么特别。
也许她的个人新专辑还很远,还是会一直等着,等着她会给我带来惊喜。
最后用一句歌词给我爱的陈老师和我爱的人
我唱著一首单纯的歌
而你就是那一再重覆的和弦
每个陌生与熟悉的交界
你误闯了我无知的狂恋
而请让我一直延续,所有的思念。
上一张专辑已经时隔良久,陈老师之后也只是寥寥出过几张demo,也都平平无亮点。反而在52赫兹这张专辑中,还听到了更多似曾相识的东西。
我喜欢陈绮贞不短,8,9年吧,她从一个非主流 indie变成一首《旅行的意义》烂大街的文青必备,然后在这些年里又淡漠下去。在那么多年后,我还是会一遍一遍听她的老专辑。我长那么大只追星过一次,那一次就给了陈老师。
我在网上下载了她所有的专辑,搜集到了她所有的未发表作品。为了买她的台湾原版唱片和ep存钱。抄写我最爱的歌词在日记本里。还去书城参加了她的签售会。去同乐坊看她的现场。就在09年,还终于一圆多年的心愿,去南京看了她的演唱会。看演唱会那天还很戏剧性,当时坐在边上的姑娘聊了几句发现在同一个地方读书,后来还教过她弹吉他。我在考试前会听她的歌,在一人独居多年的日子里,循环最多的专辑也许就是《让我想一想》。《嫉妒》一直是我最钟爱和听不腻的那一首——即便是在并不知道要为爱情嫉妒的年少岁月。
我从来没有为了这个偶像好好写一篇文章,却在多年后的今天,我听了很多台湾民谣,却从来没有一个能取代我心中的女神。可能是她在我心中已经不是一个歌手那么简单,更像是陪我走过多年的一个朋友。歌曲本身已经带有了画面感,有些画面已经模糊泛黄,还是留存着时间积淀后很纯粹的气味。
在许多人和我一样,失去了追星的狂热,对于陈老师的喜爱却从未稀释,只是会淡淡的关注着她的消息,零零星星的近况。她从来没有停止自己的冒险,这张专辑虽然让不让我满意,可是仅仅为了那个再熟悉不过,温暖过我,也刺伤过我的声音,还是不忍去失望。
在我的心里,那个从不带任何侵略性的声音,有时候像一把软刀子,有时候又美好的像夏季的恋爱。会一直在我人生中一次一次勾起想听的欲望,不管后来又听了多少牛逼的专辑,还是那么特别。
也许她的个人新专辑还很远,还是会一直等着,等着她会给我带来惊喜。
最后用一句歌词给我爱的陈老师和我爱的人
我唱著一首单纯的歌
而你就是那一再重覆的和弦
每个陌生与熟悉的交界
你误闯了我无知的狂恋
而请让我一直延续,所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