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生長,誰在腐爛
世界還是沒變,還是充滿了對錯兩分,非黑即白的二元論。至少這和二十年前《野花》發行的時候有許多相似之處。林憶蓮在1991年年底發行《野花》時,有不少評價指她“野心太大”。到如今《蓋亞》的發行,又有評價說她不考慮市場,不為聽眾著想。然而,林憶蓮的狀態就像那一部電影,思維越來越成熟,心態越來越年輕。她在和自己逆行。至於聽眾,就看你在哪一次迎面之中,和她遇見了。
先抹掉讚美和詆毀,也去掉爛調和陳腔。至少林憶蓮的專輯數次檢驗了華語音樂聽眾的開放程度,相信本次也不會例外。有的話與其說是老生常談,不如說是彼此心照不宣。事到如今還要再為創作人們喊冤,已經顯得過分。可惜事實擺在眼前,大多數華語音樂的聽眾,仍然希望歌手服務自己,服務市場,更不用說沿路看熱鬧的,需要最容易上手的消遣。面對這樣的聽眾惰性,林憶蓮絕不會感到陌生。無論是《野花》,還是《Open Up》,她早就是資深被低估藝人。因為她不張揚的風格,往往是安全的情歌可以上壘,個人的追求多數要數年後才得到正視。
有人如今仍然會錯意,如同誤會了幾年前那一場live 07演唱會,當做是給歌迷的音樂。多少也是一種一廂情願。原本“合則來,不合則去”的流行音樂,無所謂誰討好誰,誰違背誰。如果這樣連興之所至都做不到了,音樂創作再無意義。而興之所至,正好就是《蓋亞》的最重要線索。她在過去當然做過不少在結構上出挑的唱片,也有在氛圍上勝出的情歌,《蓋亞》並不是這樣的專輯。它不是靠計劃實現的,而是靠感官達成的。這樣的結果,當然和追求完美成狂的歌手本人分不開,加上她挑起大樑,監控全碟走向,相信作曲作詞和編曲各個崗位因此吃了不少苦頭。
由於這樣的隨性,《蓋亞》本身涵蓋了很多方面的主題。其中包括較宏大的環保主題,也有由人的感知出發的,一些較細膩的情緒。而這兩種方向並不容易融合,前者是理性的,後者是感性的。而無論是一同合作的常石磊還是恭碩良,都無法統領林憶蓮的創作方向和靈感。她在此唯有盡量將他們的內容收為己用。除了 林憶蓮的審美取向之外,常和恭兩個人的審美趣味也依然明顯。環保題材的宏觀和情感細節的微觀,在《蓋亞》裡是各自為戰的。這也是創作者由感受出發,尋找靈感的必然結果。歌手本人大約也探尋了不同的路徑,尋找不同的表達。以全碟來總結,當然就是層疊的和聲效果,偏搖滾的抒情嘗試,以及演唱加入不少表演成分的另類流行歌曲。
無需質疑林憶蓮的演繹水準,她早已勝任大多數流行歌曲的演繹。 《蓋亞》需要她全身心投入,但絕不會將她難倒。要談樂手和編排在技術上的得失,也沒有太多可以挑剔。原本我們只要談構建上和創作上的不足,最後卻淪為討論聽流行音樂的常識。這恐怕正是林憶蓮這張唱片的意義所在。唱片不止檢驗製作團隊,實際上也檢驗聽眾。誰也不會更高貴一些。 《蓋亞》選擇了一些藍本,都是國外女歌手在表演探索上的一些固定模式。可惜的是,這些模式在中國,乃至華語區的不少聽眾耳朵裡,只會馬虎地外行地標籤作一個名字。林憶蓮卻志不在此。當然最完美的結局,是《蓋亞》可以選擇一些更深入的藍本,甚至拋開這些藍本。也有人在懷疑是否常石磊在藍本選擇上貢獻了太多的個人趣味,這值得討論。
華語歌手近十年來,都由歌手的個人趣味作主導,遠超過唱片公司的計算。但趣味主導做出來的唱片能達到《蓋亞》這個級數的,鳳毛麟角。除了 許多歌手高估自己,不了解自己之外,身邊缺乏敢於直言的團隊。哪怕《蓋亞》,也可以要求更完美的創作團隊與她配合。沒人能難倒林憶蓮,是她難倒了別人。否則,《兩心花》和《枯榮》也不會成為一張國語專輯裡面,最好聽的歌曲了。
先抹掉讚美和詆毀,也去掉爛調和陳腔。至少林憶蓮的專輯數次檢驗了華語音樂聽眾的開放程度,相信本次也不會例外。有的話與其說是老生常談,不如說是彼此心照不宣。事到如今還要再為創作人們喊冤,已經顯得過分。可惜事實擺在眼前,大多數華語音樂的聽眾,仍然希望歌手服務自己,服務市場,更不用說沿路看熱鬧的,需要最容易上手的消遣。面對這樣的聽眾惰性,林憶蓮絕不會感到陌生。無論是《野花》,還是《Open Up》,她早就是資深被低估藝人。因為她不張揚的風格,往往是安全的情歌可以上壘,個人的追求多數要數年後才得到正視。
有人如今仍然會錯意,如同誤會了幾年前那一場live 07演唱會,當做是給歌迷的音樂。多少也是一種一廂情願。原本“合則來,不合則去”的流行音樂,無所謂誰討好誰,誰違背誰。如果這樣連興之所至都做不到了,音樂創作再無意義。而興之所至,正好就是《蓋亞》的最重要線索。她在過去當然做過不少在結構上出挑的唱片,也有在氛圍上勝出的情歌,《蓋亞》並不是這樣的專輯。它不是靠計劃實現的,而是靠感官達成的。這樣的結果,當然和追求完美成狂的歌手本人分不開,加上她挑起大樑,監控全碟走向,相信作曲作詞和編曲各個崗位因此吃了不少苦頭。
由於這樣的隨性,《蓋亞》本身涵蓋了很多方面的主題。其中包括較宏大的環保主題,也有由人的感知出發的,一些較細膩的情緒。而這兩種方向並不容易融合,前者是理性的,後者是感性的。而無論是一同合作的常石磊還是恭碩良,都無法統領林憶蓮的創作方向和靈感。她在此唯有盡量將他們的內容收為己用。除了 林憶蓮的審美取向之外,常和恭兩個人的審美趣味也依然明顯。環保題材的宏觀和情感細節的微觀,在《蓋亞》裡是各自為戰的。這也是創作者由感受出發,尋找靈感的必然結果。歌手本人大約也探尋了不同的路徑,尋找不同的表達。以全碟來總結,當然就是層疊的和聲效果,偏搖滾的抒情嘗試,以及演唱加入不少表演成分的另類流行歌曲。
無需質疑林憶蓮的演繹水準,她早已勝任大多數流行歌曲的演繹。 《蓋亞》需要她全身心投入,但絕不會將她難倒。要談樂手和編排在技術上的得失,也沒有太多可以挑剔。原本我們只要談構建上和創作上的不足,最後卻淪為討論聽流行音樂的常識。這恐怕正是林憶蓮這張唱片的意義所在。唱片不止檢驗製作團隊,實際上也檢驗聽眾。誰也不會更高貴一些。 《蓋亞》選擇了一些藍本,都是國外女歌手在表演探索上的一些固定模式。可惜的是,這些模式在中國,乃至華語區的不少聽眾耳朵裡,只會馬虎地外行地標籤作一個名字。林憶蓮卻志不在此。當然最完美的結局,是《蓋亞》可以選擇一些更深入的藍本,甚至拋開這些藍本。也有人在懷疑是否常石磊在藍本選擇上貢獻了太多的個人趣味,這值得討論。
華語歌手近十年來,都由歌手的個人趣味作主導,遠超過唱片公司的計算。但趣味主導做出來的唱片能達到《蓋亞》這個級數的,鳳毛麟角。除了 許多歌手高估自己,不了解自己之外,身邊缺乏敢於直言的團隊。哪怕《蓋亞》,也可以要求更完美的創作團隊與她配合。沒人能難倒林憶蓮,是她難倒了別人。否則,《兩心花》和《枯榮》也不會成為一張國語專輯裡面,最好聽的歌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