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乐评:无色也是一种颜色
拿到white+的概念专辑,一开始就惊喜于一些概念小细节:
1以颜色来命名,这就很有意思,用纯视觉的名词去“代号”纯听觉,不会成功也不会失败,因为这几乎就是在相互定义。
2每首歌的最后一个字母大写,仿佛在说,在他们结束的地方,“常规”才刚刚开始。
3乐队logo新意十足,所有颜色叠加是黑色,所有颜色的光叠加是白色,这就给人一种“整体”收听的引导,每首歌都只是均匀的组成“White+”的一部分,这也体现在整张专辑的歌曲的把握上,WHITE+似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有着一两首成名曲的脍炙人口的乐队,而是厚重的需要耐心的放下手头的事情,纯净的从头到尾整张专辑听下来的大气乐队。
接下来我们来细细品味:
blacK:
RGB (0.0.0)
黑色可以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内,也就是所有的光都被一个外在的东西吸收了,作为一只叫做“白+”的乐队的专辑,第一首歌叫做黑,从意味上很好的起到的intro的作用,当鼓机进入的时候,一开始在前方盘旋,可以清晰的听见由white noise组成的碎拍来回追赶,当人声进入的时候,整个节奏部分都带上了淡淡的混响,全曲的空间向四面八方延展,有一种巨大漩涡吸收万物的感觉,像极了黑洞,吸收了一切,留下的不是空白,而是空的“黑”。
silveR:
RGB (192.192.192)
原本以为这个组合会像silver apple,所以听银色的时候有着特别的感情,银色是拥有强烈感受力的颜色,它的容易变异给人一种转瞬即逝的美感,我们会用银盐拍照,用银针试毒,都是因为它的敏感,于是这首歌一开篇几轮鼓节奏后就迎来的非常有辨识度的合成器音色,当你已经觉得很空灵的时候出现了更空灵的合成器音色,大有karftwerk的vitamin的感觉,但是配合的是流畅的节奏,好似万吨水银从天而降的浇铸世界,流淌过任何障碍都直接包融在其中。
purplE:
RGB(167.87.168)
紫色代表尊贵,不知为什么,听这首的时候脑海里就是电影《末代皇帝》的画面,一开始是赙仪戏谑的童年,然后是老佛爷的龙旗徐徐开动,揭开了整个国家机器的棉纱,磅礴的紫禁城站满了“奴才”,小皇帝在广场上奔跑,所有人都不敢抬起头,镜头不断在特写和大场景之间切换……
greeN:
RGB (0.255.0)
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一层层叠加的riff段子,时不时旋转合成器的调变旋钮,带来的是层层叠叠的活泼的小细节,等到鼓加进来的时候,那种处处开花的感觉消失了,似乎找到了一个逐渐明确的律动,随后又作鸟兽散。
bluE:
RGB (0.0.255)
蓝色是体力劳动的颜色,此曲鼓为主要部分,大量的通鼓的运用,乖张,热烈,引领着整首歌的起伏转折,声墙部分单独听已经很饱满但是依然给鼓留出了合适的空间,并让军鼓和桶鼓的鼓点粘连但不浑浊。
orangE:
RGB (255.128.0)
最醒目也最透气的一首歌,说醒目是说用的音阶有橙色的喜庆和富贵的意味,透气是说段落分明,不同音色的部分组合安排在不同段落,相互不干扰。
yelloW:
RGB (255.255.0)
开头的arp让人觉得会是一首慢歌,当high hat进来的时候,有种apex twins的感觉,但是我还是错了,这是一首简单有力的洗脑歌,
whitE:
RGB (255.255.255)
反射所有的光的白色应该算是乐队的同名曲,和黑色神似的结构,但是似乎和黑色有一种互补的感觉,没有用特别有性格的音色,而是用的相对比较朴实合成patch,和黑色一样,使用了改变RATE和PITCH来增加细节,可以想象乐手慢慢旋动旋钮的样子。ps:听到吉他的时候我心里是有快感的。
reD:
RGB (255.0.0)
最喜欢的一首,一开始出来旋律十分抓人,十分振奋,当人声出来的时候我一开始是很反感的,我是一个非常讨厌“人声”的人,正常情况我听到如此具象的歌词就会关掉了,但是无奈,整体编配十分成熟,竟然让我犹犹豫豫的听到了最后,听完后觉得,这样加人声是合适的,而且无疑这在我看来真的是最难的东西。
总结:
WHITE+十分擅长循环重复,这是一种最简单又是最难的音乐元素,按照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的说法,重复的音乐片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因为它把人从一个未知的无助的现实生活的时间序列中暂时的解救出来,放到一个重复的可以预测的凝固的时间序列中,从而人会从内心感到慰籍。
刊登于《文艺生活周刊》2013年1-1期
编辑:小粉
作者:陈陈陈
非常感谢陈陈陈接受我的约稿,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关注他的乐队——【香料】
http://site.douban.com/spice/
如果有机会希望将来陈陈陈能和守望合作
我写在这里,希望守望能看到。(*^__^*)
1以颜色来命名,这就很有意思,用纯视觉的名词去“代号”纯听觉,不会成功也不会失败,因为这几乎就是在相互定义。
2每首歌的最后一个字母大写,仿佛在说,在他们结束的地方,“常规”才刚刚开始。
3乐队logo新意十足,所有颜色叠加是黑色,所有颜色的光叠加是白色,这就给人一种“整体”收听的引导,每首歌都只是均匀的组成“White+”的一部分,这也体现在整张专辑的歌曲的把握上,WHITE+似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有着一两首成名曲的脍炙人口的乐队,而是厚重的需要耐心的放下手头的事情,纯净的从头到尾整张专辑听下来的大气乐队。
接下来我们来细细品味:
blacK:
RGB (0.0.0)
黑色可以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内,也就是所有的光都被一个外在的东西吸收了,作为一只叫做“白+”的乐队的专辑,第一首歌叫做黑,从意味上很好的起到的intro的作用,当鼓机进入的时候,一开始在前方盘旋,可以清晰的听见由white noise组成的碎拍来回追赶,当人声进入的时候,整个节奏部分都带上了淡淡的混响,全曲的空间向四面八方延展,有一种巨大漩涡吸收万物的感觉,像极了黑洞,吸收了一切,留下的不是空白,而是空的“黑”。
silveR:
RGB (192.192.192)
原本以为这个组合会像silver apple,所以听银色的时候有着特别的感情,银色是拥有强烈感受力的颜色,它的容易变异给人一种转瞬即逝的美感,我们会用银盐拍照,用银针试毒,都是因为它的敏感,于是这首歌一开篇几轮鼓节奏后就迎来的非常有辨识度的合成器音色,当你已经觉得很空灵的时候出现了更空灵的合成器音色,大有karftwerk的vitamin的感觉,但是配合的是流畅的节奏,好似万吨水银从天而降的浇铸世界,流淌过任何障碍都直接包融在其中。
purplE:
RGB(167.87.168)
紫色代表尊贵,不知为什么,听这首的时候脑海里就是电影《末代皇帝》的画面,一开始是赙仪戏谑的童年,然后是老佛爷的龙旗徐徐开动,揭开了整个国家机器的棉纱,磅礴的紫禁城站满了“奴才”,小皇帝在广场上奔跑,所有人都不敢抬起头,镜头不断在特写和大场景之间切换……
greeN:
RGB (0.255.0)
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一层层叠加的riff段子,时不时旋转合成器的调变旋钮,带来的是层层叠叠的活泼的小细节,等到鼓加进来的时候,那种处处开花的感觉消失了,似乎找到了一个逐渐明确的律动,随后又作鸟兽散。
bluE:
RGB (0.0.255)
蓝色是体力劳动的颜色,此曲鼓为主要部分,大量的通鼓的运用,乖张,热烈,引领着整首歌的起伏转折,声墙部分单独听已经很饱满但是依然给鼓留出了合适的空间,并让军鼓和桶鼓的鼓点粘连但不浑浊。
orangE:
RGB (255.128.0)
最醒目也最透气的一首歌,说醒目是说用的音阶有橙色的喜庆和富贵的意味,透气是说段落分明,不同音色的部分组合安排在不同段落,相互不干扰。
yelloW:
RGB (255.255.0)
开头的arp让人觉得会是一首慢歌,当high hat进来的时候,有种apex twins的感觉,但是我还是错了,这是一首简单有力的洗脑歌,
whitE:
RGB (255.255.255)
反射所有的光的白色应该算是乐队的同名曲,和黑色神似的结构,但是似乎和黑色有一种互补的感觉,没有用特别有性格的音色,而是用的相对比较朴实合成patch,和黑色一样,使用了改变RATE和PITCH来增加细节,可以想象乐手慢慢旋动旋钮的样子。ps:听到吉他的时候我心里是有快感的。
reD:
RGB (255.0.0)
最喜欢的一首,一开始出来旋律十分抓人,十分振奋,当人声出来的时候我一开始是很反感的,我是一个非常讨厌“人声”的人,正常情况我听到如此具象的歌词就会关掉了,但是无奈,整体编配十分成熟,竟然让我犹犹豫豫的听到了最后,听完后觉得,这样加人声是合适的,而且无疑这在我看来真的是最难的东西。
总结:
WHITE+十分擅长循环重复,这是一种最简单又是最难的音乐元素,按照法国哲学家伯格森的说法,重复的音乐片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因为它把人从一个未知的无助的现实生活的时间序列中暂时的解救出来,放到一个重复的可以预测的凝固的时间序列中,从而人会从内心感到慰籍。
刊登于《文艺生活周刊》2013年1-1期
编辑:小粉
作者:陈陈陈
非常感谢陈陈陈接受我的约稿,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关注他的乐队——【香料】
http://site.douban.com/spice/
如果有机会希望将来陈陈陈能和守望合作
我写在这里,希望守望能看到。(*^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