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的美丽与哀愁
这首《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兼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1844~1908年)举世闻名的代表作之一。
同许多天赋异禀的音乐家一样,萨拉萨蒂的才华注定流芳百世,成为一颗令人仰望、为之瞩目的星。
潘普洛纳,是位于西班牙东北部的一个面积仅有23.55平方公里的小城市,却因为热情勇敢的“奔牛节”而闻名遐迩。一拨又一拨的斗牛爱好者慕名而来,在每年的七月,在这里涌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相对来说,其余的时间,小城市也逃不过小城市的日与夜,和乐与悲。
出生在潘普洛纳的萨拉萨蒂,从小家徒四壁,幸运的是,他有一个音乐上造诣不浅的父亲。儿子第一次触碰到琴弦时,所感受到的颤栗和喜悦,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无师自通和心领神会,父亲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而设法营造一种艺术的氛围。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也跟着学起了琴。首次登台演奏小提琴时他年仅八岁,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他挺起胸膛,毫不怯场,全神贯注,与琴身融为一体,一个个音符流畅而欢快地跳将而出,为他赢得了满堂喝彩。冲着台下一脸骄傲与自豪的父亲,小萨拉萨蒂笑得灿烂,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
十岁时你我可能还在天真烂漫的童年光景里流连忘返,可小萨拉萨蒂已经师从赛斯学艺,甚至为西班牙皇室演奏乐曲。当接过那把日思夜想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他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念头,便是亲手在这把琴上演奏出属于自己的小提琴曲。不久之后,他就拖着简陋的行李,带着无限的憧憬,来到了巴黎音乐学院的门口,开启了他音乐之旅中象征着“质的飞跃”的那扇门。
且不谈他是如何打破了巴黎音乐学院有史以来的各项记录,单说他17岁便作出的到各大洲作旅行演奏的决定,便足以被音乐家们津津乐道。这以后的40多年生涯里,他一直秉承着自己的信念,感受音乐,创作音乐,乐此不疲。他精湛的演奏技巧,与生俱来的奔放、灵动的民族色彩,获得了同时代的人所赋予他的“本世纪末的帕格尼尼”和“花腔表演艺术之王”称号。对此,萨拉萨蒂自然是当之无愧的。
《流浪者之歌》作为一首小提琴独奏曲,共由四个部分组成。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而有时候,音乐也能演绎出人生的跌宕与起伏。
在引子部分,由管弦乐齐奏,凭空爆发了一股厚积薄发的力量,如雷贯耳。中板,C小调,4/4拍子,十秒钟时间,短小精悍。紧接着,采用主奏乐器——小提琴,回旋曲折地牵引出美丽与哀愁的韵味。似是刹那间拉开了这场戏的帷幕,一个衣不蔽体的流浪汉,提溜着酒瓶,趔趄着步伐,对月当歌,尔后自言自语地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到了第二部分,缓板,依旧是小提琴唱主戏。旋律迂回,如牧羊的箫声,放荡不羁,洋洋洒洒,像极了广漠的边塞那远远悠扬的回声,拉扯心弦,令人摇摇欲坠。此处不止运用了反复、变奏、泛音等演奏技巧,令人惊喜的还有那巧妙而又随性的左手拨弦,丰富而变化多端。就像是人生的起起落落,不带一点预兆,置身命运之中,就如大漠吟游的诗人,就像海上漂泊的水手,苍茫大地,波澜万顷,也坚决要向前迈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从头越……”
他所以为的人生之主题,是流浪,直至寻找到自己的天命所在。
第三部分渐趋缓和,过渡成了2/4拍子,声音也渐趋微弱。原来是萨拉萨蒂有意在小提琴上装上弱音器,以配合这个流浪汉感怀身世,诉尽哀伤。是啊,前路茫茫,纵有满腔抱负,又怎奈“路漫漫其修远兮”!想那飘零的蒲公英种子,只要一丝微风的轻拂,就能自在旋舞,不管到何地都能稳稳地扎了根,生存下去,天命也随之实现。他捶胸顿足,恨自己怎么是转动风中的一粒飞砂,而不是天命易寻的一颗种子?流浪的日子久了,岁月已然在他的两颊刻画出道道沟壑,好像是专为仆仆风尘而设。伤心的过往和前路的迷茫,汇聚成垂老的泪,流经沟壑,淌在了褴褛的衣裳,和支离破碎的心肠上。
这时候,耳畔突然响起了欢快的弗朗明哥,他的心扉旋即被叩响。还记得《百年孤独》里,横贯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的坎坷经历的,正是那几个远道而来的吉普赛人吗?他们跋山涉水,所到之处无不带去了神秘的宝物和戏法,为人们开阔了眼界,引导布恩迪亚家族努力地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在悲伤的高潮过后,这孤独的老汉,自我开解,自我安慰,为疲惫的身心找到了可靠的信仰去依赖和向往。祖祖辈辈,在世界版图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从印度、阿拉伯、犹太地区,再到萨拉萨蒂所在的西班牙……除却热情、意志和信仰,他们一无所有。
以上便是乐曲的第四部分,极快的快板,开阔的气度,跳跃的音符犹如一群载歌载舞的吉普赛人。在小提琴游走于拨奏和滑奏之间,流浪汉也迈出了轻盈的步履,焕发了青春的容颜。不得不提到的是,结尾还再现了第四部分的开端一小段,升华了主题:不轻易屈服于世俗的艰辛,而要保持乐观的心境,找到天命所在。我想起了那个名叫圣地亚哥的男孩,为了人生的真谛,一旦他开启奇幻之旅,不管是美丽与哀愁,都要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