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好强求的
< 表面的和平 > 我循环了十几遍,倒不是说这首对Cheer的翻唱有多让人耳目一新,只是在单纯吉他伴奏下那种近似于acappella的通透质感让我想到十年前唱着< 点亮橘子树 > < 一辈子的孤单 > 还有< 听说 >的奶茶。(这种感觉从08年的《我很好》开始就被弱化了)而这种通透感正是我身为闽南人所深知的,台湾音乐同地域气候和风物结合时的感觉(本土文青的身上——无论是粗旷如陈升伍佰还是清新如陈绮贞江美琪,只要音乐创作没有刻意追求先锋实验,都能找到此种特性)。
面对当下华语乐坛,多数人的音乐口味其实自始至终也没有发生多大的转变,听着该怀旧该感动的歌鼻子还是照样要发酸,更多的还是抱怨曾经的偶像走下坡路的声音。小清新量产、情感滥俗化、流水线式创作。坦白说,我小学时喜欢的华语音乐偶像有三四十个,如今已经弃得剩下十个不到(这还算多的,有些人可能一个都不剩彻底转投欧美音乐怀抱了)。所以,遇上这么一个发片慢,耐心沉淀,摸索着返回原点的路的歌手已算幸事。她还是走在她的旧路上,原本喜欢的还是会接着喜欢,本来没爱的也不一定会因为这里的某一首歌突然变成脑残粉。以前我会为了她的专辑首发跑遍全城只为一张预购券;现在她安定了低产了,歌曲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也不想多说,毕竟她曾占据过我人生中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夸张点讲,那是很多人心中的黄金年代。
面对当下华语乐坛,多数人的音乐口味其实自始至终也没有发生多大的转变,听着该怀旧该感动的歌鼻子还是照样要发酸,更多的还是抱怨曾经的偶像走下坡路的声音。小清新量产、情感滥俗化、流水线式创作。坦白说,我小学时喜欢的华语音乐偶像有三四十个,如今已经弃得剩下十个不到(这还算多的,有些人可能一个都不剩彻底转投欧美音乐怀抱了)。所以,遇上这么一个发片慢,耐心沉淀,摸索着返回原点的路的歌手已算幸事。她还是走在她的旧路上,原本喜欢的还是会接着喜欢,本来没爱的也不一定会因为这里的某一首歌突然变成脑残粉。以前我会为了她的专辑首发跑遍全城只为一张预购券;现在她安定了低产了,歌曲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我也不想多说,毕竟她曾占据过我人生中一段相当漫长的时期,夸张点讲,那是很多人心中的黄金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