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变了

他变了,每次他发片时总有人会这么说。
而每当这么说时,总有另一些人跳将出来,或大声指摘,或婉作叹息道:不是他变了,而是我们长大了,我们的心境变了,欣赏不了他的音乐了…
面对这种声音,我只想说:WQNMLGBD,你耳朵聋了?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看看他这些年来的作品,关于他的音乐,已经变了很多。
首先是心境。以前是唱《安静》《开不了口》《世界末日》的闷声备大胎的屌丝,现在是会用《疗伤烧肉粽》《甜甜的》把妹,左拥右抱《超跑女神》,杰威尔大老板——周董,他的创作能力肯定还在,二十几年古典音乐的底子足够他在流行音乐上继续挥霍,只是他现在心态不一样了,很难用心或者说是专心来做音乐,换了谁都这样,写歌最重要的是心境,没有感情的投入很难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看看历史上那些诗作名篇,哪一位作者不苦逼兮兮,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情场不利。有句话说得好,幸福是创作者的坟墓,甚是如此。
其次是唱腔。如果细听近几张专辑你会发现他很多歌曲都加入了发嗲式唱腔,始作俑者应该可以从甜甜的算起吧,《惊叹号》里的《疗伤烧肉粽》《公主病》已近极致,难道表达爱情的甜蜜就非得如此?肯定不是。不说最初的《可爱女人》,也不说后来到《简单爱》,就算是后来的《园游会》《浪漫手机》,没有一首像《甜甜的》这样有一种甜的发腻的感觉。
最后是特色的丧失。如果问周杰伦的特色在哪里,毫无疑问就是他的周氏饶舌歌。他的饶舌歌其实段落很清晰,一般都是主歌rap加一段副歌旋律。高晓松说过一句话,他说周杰伦慢歌负责传播的广度,快歌负责创作的高度,虽然我一直不待见这厮,但此话却甚是在理。那些慢板苦情歌,周杰伦可以写,王力宏、陶喆也可以写,而且人家也都有很经典的作品,但是周杰伦的快歌呢?一是没人写得出来,二也没有几个人能唱出那个味道。周杰伦自己也说过他写慢歌要比写快歌快,为什么?因为慢歌有旋律可抓有和弦可参考,但是快歌全是凭个人对节奏的理解。周的Rap不同于美国黑人hiphop说唱那些舶来品,他通过切分、断词以及含混不清的念词创造的节奏很舒服,例如《双节棍》:“他们儿/子我习/惯从小就耳濡目染”, 这就属于断词创作节奏的一种,有一种弹弹的感觉,如果你唱的好的话会很过瘾。包括《我很忙》之前的所有专辑,快歌可以说都很有特色,经典的我就不多说了,只说一个我一直情有独钟的《梯田》,这首歌A、B、C三段Rap节奏都不一样,整首歌唱下来酣畅淋漓,不会像其他歌一样B段就是在repeat,而演唱会跟《爸我回来了》B段进行mix,可谓妙绝!现在呢,有摇滚,有电音,但我们似乎很难再有当年那种惊艳、畅快的感觉了。像是《惊叹号》,就因为brige那段“高楼的视野 不知名的街”有点像《反方向的钟》让不少人对这充斥着“我靠”的“励志歌”有了点“哦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周杰伦的歌”的感觉。
肯定有人说周杰伦他的用心你看不到吗?!像《琴伤》《迷魂曲》《水手怕水》之类,确实是亮点,但亮点的作用是什么?是画龙点睛才对吧,一张只靠亮点撑起的专辑会是一张优秀的专辑么。现在的他,感觉就是凭自己的一点小聪明瞎糊弄。以前是挑十首歌出专辑,那么现在就是凑十首歌出专辑。
新歌听了两首,《红尘客栈》在风格上听起来更接近《兰亭序》,这两首歌我觉得在他这些中国风作品中并不是太出色,跟《东风破》《发如雪》《青花瓷》这些相比,论旋律性并不出彩。《明明就》倒是有点当年的意思,主题依旧是备大胎。
在下周还要曝光几首歌,《手语》《比较大的大提琴》《大笨钟》,这张专辑歌名儿倒是挺有意思。
几个月了,好想写但是始终懒得动笔,今天就来写一写记录一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张专辑是自我很忙之后我听的最多遍的一张了,四星没问题。
四季列车:暗黑系饶舌。编曲很丰富。将火车元素融合到音乐中,很奇特。
手语:万恶的电音,聒噪的电子乐编曲,发嗲的唱腔,《麦烝玮》的正版作品。
公公偏头痛:谐星周杰伦来了。编曲丰富,但是很明显是借助了《天地一斗》。
明明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经典周氏苦情歌。套用了《淘汰》。
傻笑:唱腔很有意思。中规中矩。
比较大的大提琴:又见天马行空的周氏作品!
爱你没差:专辑第二喜欢歌曲,开头编曲中加入了滴答滴答的钟声可谓妙绝!
红尘客栈:强弩之末中国风。套用了《青花瓷》。
梦想启动:又见电子编曲,审美疲劳。单就曲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大笨钟:专辑第三喜欢歌曲。开头和弦进行让我误以为是要开唱五月天《拥抱》,耐听。
哪里都是你:跟《不能说的秘密》一个路子。
乌克丽丽:专辑第一推荐曲。全曲曲式A+B+C+D+副歌, E+F+G+副歌,但主歌部分就有7中不同节奏,整首歌停下来丝毫不会感到烦腻,而且rap部分是很明显的周氏饶舌。
而每当这么说时,总有另一些人跳将出来,或大声指摘,或婉作叹息道:不是他变了,而是我们长大了,我们的心境变了,欣赏不了他的音乐了…
面对这种声音,我只想说:WQNMLGBD,你耳朵聋了?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看看他这些年来的作品,关于他的音乐,已经变了很多。
首先是心境。以前是唱《安静》《开不了口》《世界末日》的闷声备大胎的屌丝,现在是会用《疗伤烧肉粽》《甜甜的》把妹,左拥右抱《超跑女神》,杰威尔大老板——周董,他的创作能力肯定还在,二十几年古典音乐的底子足够他在流行音乐上继续挥霍,只是他现在心态不一样了,很难用心或者说是专心来做音乐,换了谁都这样,写歌最重要的是心境,没有感情的投入很难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看看历史上那些诗作名篇,哪一位作者不苦逼兮兮,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情场不利。有句话说得好,幸福是创作者的坟墓,甚是如此。
其次是唱腔。如果细听近几张专辑你会发现他很多歌曲都加入了发嗲式唱腔,始作俑者应该可以从甜甜的算起吧,《惊叹号》里的《疗伤烧肉粽》《公主病》已近极致,难道表达爱情的甜蜜就非得如此?肯定不是。不说最初的《可爱女人》,也不说后来到《简单爱》,就算是后来的《园游会》《浪漫手机》,没有一首像《甜甜的》这样有一种甜的发腻的感觉。
最后是特色的丧失。如果问周杰伦的特色在哪里,毫无疑问就是他的周氏饶舌歌。他的饶舌歌其实段落很清晰,一般都是主歌rap加一段副歌旋律。高晓松说过一句话,他说周杰伦慢歌负责传播的广度,快歌负责创作的高度,虽然我一直不待见这厮,但此话却甚是在理。那些慢板苦情歌,周杰伦可以写,王力宏、陶喆也可以写,而且人家也都有很经典的作品,但是周杰伦的快歌呢?一是没人写得出来,二也没有几个人能唱出那个味道。周杰伦自己也说过他写慢歌要比写快歌快,为什么?因为慢歌有旋律可抓有和弦可参考,但是快歌全是凭个人对节奏的理解。周的Rap不同于美国黑人hiphop说唱那些舶来品,他通过切分、断词以及含混不清的念词创造的节奏很舒服,例如《双节棍》:“他们儿/子我习/惯从小就耳濡目染”, 这就属于断词创作节奏的一种,有一种弹弹的感觉,如果你唱的好的话会很过瘾。包括《我很忙》之前的所有专辑,快歌可以说都很有特色,经典的我就不多说了,只说一个我一直情有独钟的《梯田》,这首歌A、B、C三段Rap节奏都不一样,整首歌唱下来酣畅淋漓,不会像其他歌一样B段就是在repeat,而演唱会跟《爸我回来了》B段进行mix,可谓妙绝!现在呢,有摇滚,有电音,但我们似乎很难再有当年那种惊艳、畅快的感觉了。像是《惊叹号》,就因为brige那段“高楼的视野 不知名的街”有点像《反方向的钟》让不少人对这充斥着“我靠”的“励志歌”有了点“哦 这听起来有点像是周杰伦的歌”的感觉。
肯定有人说周杰伦他的用心你看不到吗?!像《琴伤》《迷魂曲》《水手怕水》之类,确实是亮点,但亮点的作用是什么?是画龙点睛才对吧,一张只靠亮点撑起的专辑会是一张优秀的专辑么。现在的他,感觉就是凭自己的一点小聪明瞎糊弄。以前是挑十首歌出专辑,那么现在就是凑十首歌出专辑。
新歌听了两首,《红尘客栈》在风格上听起来更接近《兰亭序》,这两首歌我觉得在他这些中国风作品中并不是太出色,跟《东风破》《发如雪》《青花瓷》这些相比,论旋律性并不出彩。《明明就》倒是有点当年的意思,主题依旧是备大胎。
在下周还要曝光几首歌,《手语》《比较大的大提琴》《大笨钟》,这张专辑歌名儿倒是挺有意思。
几个月了,好想写但是始终懒得动笔,今天就来写一写记录一下,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张专辑是自我很忙之后我听的最多遍的一张了,四星没问题。
四季列车:暗黑系饶舌。编曲很丰富。将火车元素融合到音乐中,很奇特。
手语:万恶的电音,聒噪的电子乐编曲,发嗲的唱腔,《麦烝玮》的正版作品。
公公偏头痛:谐星周杰伦来了。编曲丰富,但是很明显是借助了《天地一斗》。
明明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经典周氏苦情歌。套用了《淘汰》。
傻笑:唱腔很有意思。中规中矩。
比较大的大提琴:又见天马行空的周氏作品!
爱你没差:专辑第二喜欢歌曲,开头编曲中加入了滴答滴答的钟声可谓妙绝!
红尘客栈:强弩之末中国风。套用了《青花瓷》。
梦想启动:又见电子编曲,审美疲劳。单就曲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大笨钟:专辑第三喜欢歌曲。开头和弦进行让我误以为是要开唱五月天《拥抱》,耐听。
哪里都是你:跟《不能说的秘密》一个路子。
乌克丽丽:专辑第一推荐曲。全曲曲式A+B+C+D+副歌, E+F+G+副歌,但主歌部分就有7中不同节奏,整首歌停下来丝毫不会感到烦腻,而且rap部分是很明显的周氏饶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