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时代的风向标
1989年,林忆莲在新公司华纳推出EP《City Rhythm Take Two》,和大碟《都市触觉Part II:逃离钢筋森林》,继续她的“都市触觉”系列,成绩骄人,专辑主打歌《依然》位列当年十大中文金曲。但无疑这一年的最大风头是同班同学陈慧娴的。1989年,是属于陈慧娴的一年,她在赴美读书前夕推出的告别专辑《永远是你的朋友》席卷香江,获得当年销量冠军,专辑中的《千千阙歌》和《夜机》同登年度十大中文金曲行列,风光一时无两。
但在两年前的1987年局面可不一样,当年2月,林忆莲、陈慧娴在同一个星期出唱片,陈慧娴被古怪的造型连累,被讥为像“陈立品”,《变变变》令她处于劣势,而林忆莲的第三、四张专辑《忆莲》和《灰色》销量和口碑上赢得很漂亮。1988年是两人不相伯仲的一年,但陈慧娴有《傻女》入选年度十大中文金曲,而林忆莲刚刚开始走在时代前沿的“都市触觉”系列,在这一点稍微落了下风。
对于这段较劲的经历,陈慧娴曾回忆说:“连我有时也好像忘记了,我们竟然是同班同学。其实我不想斗成这样,刚出唱片的时候,都有叫六一一(林忆莲学生时代做DJ的艺名)帮我点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人。她低调,我则好胜,任何比赛甚至是赛跑,我都要拿金牌。以前我曾因为一场演唱会她比我多一首歌而哭起来。”她回忆自己和林忆莲其实从没有真正聊过,惟一一次是她去美国读书前夕,由歌手刘美君做中间人约出来吃饭,三个人加上许愿(林的前男友),但结果都只是闲聊几句,也没有互诉衷肠。陈慧娴坦陈:“最终我真的只能说一句‘和林忆莲不太熟’,你问她,相信她也会这么说。”不管怎样,由于陈慧娴在巅峰之际的离去,使这对昔日同窗的较劲戛然而止。
《逃离钢筋森林》专辑共收十一首歌,第一主打歌《依然》登上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对于林忆莲功不可没。关于这首《依然》有两个原唱:最早是1986年由Bunny DeBarge录制,一年以后,节奏蓝调女歌手Brenda K. Starr 也录制了一个版本。关于Brenda K. Starr,还有一段与流行音乐天后玛丽亚·凯莉有关的佳话。1988年,玛丽亚·凯莉高中毕业奔向纽约寻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很多唱片公司说她的声音太像惠特妮·休斯顿,因此不愿意签下她,正是Brenda K. Starr将正担任自己和声歌手的玛丽亚·凯莉引荐给索尼唱片公司的总裁,于是才有了这位今天的这位世界级流行音乐天后,玛丽亚·凯莉在1999年曾翻唱了这首《I Still Believe》以表示对Brenda K. Starr的感谢,导致现在很多人都会误认为这首歌的原唱是玛丽亚·凯莉。而且1990年,林忆莲在国语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中,还尝试了演绎这首英文歌,比玛丽亚·凯莉的翻唱整整早九年。相较而言,粤语版的《依然》,主题套用了原英文词,无论独具匠心的编曲还是林振强将意境与感情进一步融合的填词,都比《I Still Believe》更适合林忆莲百转千回的演绎。
作为“都市触觉”系列的第二张完整概念专辑,《逃离钢筋森林》专辑的最大贡献其实在于它的快歌。杜自持和伦永亮等人的编曲,实在是即将到来的90年代dance-pop流行趋势的风向标,虽然对于当时的听众而言也许需要慢慢消化。而陈慧娴同时期的快歌、出自80年代编曲大师卢东尼之手的《忧郁你好》和《Dancing Boy》有浓重的80年代风格,则显得有些落伍了,两者相比,似乎是分别属于两个时代。EP《City Rhythm Take Two》中的《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更是到二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不过时。像《逃离钢筋森林》、《不不不》、《回家对着你妈妈》、《烧》等,都是后来林忆莲历年演唱会上的常见曲目。
这张专辑中众多舞曲风格的快歌可谓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由伦永亮作曲、林振强填词的《烧》这首歌特别值得一听,一再重复的“离不开,留不低,如火中的一个草原”,带来听觉上的极大愉悦。后来在《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专辑中,这首歌改为国语版的《你给我的爱不是爱》。可以说,在伦永亮的尝试下、在林忆莲等代表歌手的身上,香港音乐开始切中流行舞曲的原创脉门,这才有后来到90年代的雷颂德等代表者那里的真正确立风格、发扬光大。
《拥抱》一歌,是吴启华、刘嘉玲主演的电影《说谎的女人》插曲,由伦永亮作曲,“让那柔柔暖的手,共我缠绵永久,在那心跳里共感觉,互相的占有”,诉尽了一对情侣最后一晚的痴缠。叶倩文演唱的《命运我操纵》是该影片的另一首插曲,收录在叶倩文这一年的《面对面》专辑中,可惜这一张专辑的销量不尽如人意,叶倩文在凭《祝福》大红大紫之后,并未延续上一年的辉煌。同样为影视歌曲的还有《别再靠近我》,是温兆伦主演的TVB电视剧《千外有千》插曲。
与唱片监制、默契搭档伦永亮合作的《此情只待成追忆》,是一首非常深情而伤感的作品,改编自David Foster和Marilyn Martin合唱的《And When She Danced》(棒球电影《Stealing Home》的主题歌),同时将李商隐《无题》中的千古名句改了一字作为标题。这首歌和与王杰合作的《还有……》以及与陈百强对唱的《我要等的正是你》一样,都是林忆莲不多的经典对唱作品之一。
但在两年前的1987年局面可不一样,当年2月,林忆莲、陈慧娴在同一个星期出唱片,陈慧娴被古怪的造型连累,被讥为像“陈立品”,《变变变》令她处于劣势,而林忆莲的第三、四张专辑《忆莲》和《灰色》销量和口碑上赢得很漂亮。1988年是两人不相伯仲的一年,但陈慧娴有《傻女》入选年度十大中文金曲,而林忆莲刚刚开始走在时代前沿的“都市触觉”系列,在这一点稍微落了下风。
对于这段较劲的经历,陈慧娴曾回忆说:“连我有时也好像忘记了,我们竟然是同班同学。其实我不想斗成这样,刚出唱片的时候,都有叫六一一(林忆莲学生时代做DJ的艺名)帮我点歌。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人。她低调,我则好胜,任何比赛甚至是赛跑,我都要拿金牌。以前我曾因为一场演唱会她比我多一首歌而哭起来。”她回忆自己和林忆莲其实从没有真正聊过,惟一一次是她去美国读书前夕,由歌手刘美君做中间人约出来吃饭,三个人加上许愿(林的前男友),但结果都只是闲聊几句,也没有互诉衷肠。陈慧娴坦陈:“最终我真的只能说一句‘和林忆莲不太熟’,你问她,相信她也会这么说。”不管怎样,由于陈慧娴在巅峰之际的离去,使这对昔日同窗的较劲戛然而止。
《逃离钢筋森林》专辑共收十一首歌,第一主打歌《依然》登上年度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对于林忆莲功不可没。关于这首《依然》有两个原唱:最早是1986年由Bunny DeBarge录制,一年以后,节奏蓝调女歌手Brenda K. Starr 也录制了一个版本。关于Brenda K. Starr,还有一段与流行音乐天后玛丽亚·凯莉有关的佳话。1988年,玛丽亚·凯莉高中毕业奔向纽约寻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很多唱片公司说她的声音太像惠特妮·休斯顿,因此不愿意签下她,正是Brenda K. Starr将正担任自己和声歌手的玛丽亚·凯莉引荐给索尼唱片公司的总裁,于是才有了这位今天的这位世界级流行音乐天后,玛丽亚·凯莉在1999年曾翻唱了这首《I Still Believe》以表示对Brenda K. Starr的感谢,导致现在很多人都会误认为这首歌的原唱是玛丽亚·凯莉。而且1990年,林忆莲在国语专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中,还尝试了演绎这首英文歌,比玛丽亚·凯莉的翻唱整整早九年。相较而言,粤语版的《依然》,主题套用了原英文词,无论独具匠心的编曲还是林振强将意境与感情进一步融合的填词,都比《I Still Believe》更适合林忆莲百转千回的演绎。
作为“都市触觉”系列的第二张完整概念专辑,《逃离钢筋森林》专辑的最大贡献其实在于它的快歌。杜自持和伦永亮等人的编曲,实在是即将到来的90年代dance-pop流行趋势的风向标,虽然对于当时的听众而言也许需要慢慢消化。而陈慧娴同时期的快歌、出自80年代编曲大师卢东尼之手的《忧郁你好》和《Dancing Boy》有浓重的80年代风格,则显得有些落伍了,两者相比,似乎是分别属于两个时代。EP《City Rhythm Take Two》中的《一分钟都市,一分钟恋爱》更是到二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不过时。像《逃离钢筋森林》、《不不不》、《回家对着你妈妈》、《烧》等,都是后来林忆莲历年演唱会上的常见曲目。
这张专辑中众多舞曲风格的快歌可谓争奇斗妍,令人眼花缭乱,其中,由伦永亮作曲、林振强填词的《烧》这首歌特别值得一听,一再重复的“离不开,留不低,如火中的一个草原”,带来听觉上的极大愉悦。后来在《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专辑中,这首歌改为国语版的《你给我的爱不是爱》。可以说,在伦永亮的尝试下、在林忆莲等代表歌手的身上,香港音乐开始切中流行舞曲的原创脉门,这才有后来到90年代的雷颂德等代表者那里的真正确立风格、发扬光大。
《拥抱》一歌,是吴启华、刘嘉玲主演的电影《说谎的女人》插曲,由伦永亮作曲,“让那柔柔暖的手,共我缠绵永久,在那心跳里共感觉,互相的占有”,诉尽了一对情侣最后一晚的痴缠。叶倩文演唱的《命运我操纵》是该影片的另一首插曲,收录在叶倩文这一年的《面对面》专辑中,可惜这一张专辑的销量不尽如人意,叶倩文在凭《祝福》大红大紫之后,并未延续上一年的辉煌。同样为影视歌曲的还有《别再靠近我》,是温兆伦主演的TVB电视剧《千外有千》插曲。
与唱片监制、默契搭档伦永亮合作的《此情只待成追忆》,是一首非常深情而伤感的作品,改编自David Foster和Marilyn Martin合唱的《And When She Danced》(棒球电影《Stealing Home》的主题歌),同时将李商隐《无题》中的千古名句改了一字作为标题。这首歌和与王杰合作的《还有……》以及与陈百强对唱的《我要等的正是你》一样,都是林忆莲不多的经典对唱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