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rocker想太多
虽则卢凯彤新碟确定名称在前、而何韵诗出柜在后,不过拥有一颗八卦心的港乐迷们还是难免会把这句话指向受到何韵诗出柜影响的容祖儿,再加上卢凯彤新碟中一曲应景的《只要美丽》中唱着“有没有一个完美地方可以让她们牵着手/不害怕别人回望的头”,仿佛各种表象都能映射到真相,又或者,真的是“歌者无心,听者有意”呢?是,是我不该只八卦在这看似意有所指的歌词才对,而太快打破这样的猜疑更是招人讨厌的,真相有时能让八卦的人泄气到底,《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终究只是一张Ellen献给早逝表姐Ashleigh的离别礼——其中灌录的是11首比打到“断背”擦边球的歌词之外更有想法和精神的音乐。
从八卦谈至音乐,我倒是想起近来另一则发生在乐评人小圈子内部的“文人相轻”事件:一位乐评人吐槽另一位乐评人将要发行的一本以谈论港乐为主的书籍是“带有梅毒的JB”,吐槽点主要在于作者对港乐的评述过多关注在了“港词”方面,林夕、黄伟文、林若宁等人被作者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却鲜少谈到港乐在“音乐”这一方面的实际传达。不妨我们来对事不对人地把这种争执点转移并放大到卢凯彤的身上。你也许会发现,卢凯彤的两张录音室专辑不管是去年的《掀起》还是这一次《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基本都以她玩吉他摇滚的灵气吸引到听众,其中Blues、电音、Jazz、弦乐等元素点缀地丰沛而完满,不可否认这是两张好的作品——我们发现,原来一张Made in Hong Kong的专辑中没有林夕、林若宁、黄伟文,只有客串性质短暂出现的周耀辉、周礼茂、魏如萱,也可以如此有料又精彩。
卢凯彤的词大多数By Herself,在字句斟酌方面也许真的不及香港两个“伟文”的文字更引起痴男怨女屌丝群的共鸣,但那些俏皮的小修辞、用心的小隐喻无不让听者中一个个有心人想去深究这其中的一些指向目标会是边个。曾在《你根本不是我的谁》单曲刚放出来时,有人听出陈珊妮的味道,大抵是因为二者都在做摇滚和电子的混搭风格吧,再加上人山人海几位音乐人(特别是李端娴)的助力,听觉上的走神在所难免,区别当然是Ellen的吉他摇滚成分占更大的比重,这也是她以音乐而非词作在香港唱作歌手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的制胜关键。
会有断有对港乐不再倾心的听者问我,“为什么那么多的港式K歌听起来都大同小异而你仍旧热爱港乐呢”,我恐怕只能回答说“是你们听得还不够深”;而就算我听再深,前提也要有唱作人把音乐做得深、做得广才能创造出热爱前提。卢凯彤连续两张专辑都唱国语,并非是对粤语歌有什么成见,反倒是这样的角度更容易伸展出去,让台湾和内地的歌迷都能听到她的音乐。即使《了不起》和《玫瑰木》分别同魏如萱、卢广仲合作,但这两位台湾音乐人遇到香港的Ellen,除了歌词的怪咖思维是台湾特色,Ellen同蔡德才做的编曲把吉他成分放大还是让人听出这其中满满的港式Rock & Roll的味道——如果说卢凯彤有在为港乐贡献着一己之力的话,这样用音乐在表达的文化输出无疑是一剂助燃剂。
在Ellen身上那“香港头号女吉他手”的名号言符其实亦或言之所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出道十年来不算在精进的吉他技艺和她对把玩音乐的责任感以及灵性。听Ellen的专辑《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这里有着过瘾的摇滚质感,却也遗憾地令Ellen的吉他技艺隔在了CD这一介质层内,还好Ellen于12月在北上广三地举行的巡演演出会是一个更好认识她的机会,不出所料的话,Ellen将在Live现场表现出更优于在陈奕迅DUO巡回演唱会上的唱作技艺。她就那么大大咧咧地把吉他弹了起来。
http://ent.163.com/12/1208/17/8I7HSNAR000300C3.html
从八卦谈至音乐,我倒是想起近来另一则发生在乐评人小圈子内部的“文人相轻”事件:一位乐评人吐槽另一位乐评人将要发行的一本以谈论港乐为主的书籍是“带有梅毒的JB”,吐槽点主要在于作者对港乐的评述过多关注在了“港词”方面,林夕、黄伟文、林若宁等人被作者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却鲜少谈到港乐在“音乐”这一方面的实际传达。不妨我们来对事不对人地把这种争执点转移并放大到卢凯彤的身上。你也许会发现,卢凯彤的两张录音室专辑不管是去年的《掀起》还是这一次《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基本都以她玩吉他摇滚的灵气吸引到听众,其中Blues、电音、Jazz、弦乐等元素点缀地丰沛而完满,不可否认这是两张好的作品——我们发现,原来一张Made in Hong Kong的专辑中没有林夕、林若宁、黄伟文,只有客串性质短暂出现的周耀辉、周礼茂、魏如萱,也可以如此有料又精彩。
卢凯彤的词大多数By Herself,在字句斟酌方面也许真的不及香港两个“伟文”的文字更引起痴男怨女屌丝群的共鸣,但那些俏皮的小修辞、用心的小隐喻无不让听者中一个个有心人想去深究这其中的一些指向目标会是边个。曾在《你根本不是我的谁》单曲刚放出来时,有人听出陈珊妮的味道,大抵是因为二者都在做摇滚和电子的混搭风格吧,再加上人山人海几位音乐人(特别是李端娴)的助力,听觉上的走神在所难免,区别当然是Ellen的吉他摇滚成分占更大的比重,这也是她以音乐而非词作在香港唱作歌手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的制胜关键。
会有断有对港乐不再倾心的听者问我,“为什么那么多的港式K歌听起来都大同小异而你仍旧热爱港乐呢”,我恐怕只能回答说“是你们听得还不够深”;而就算我听再深,前提也要有唱作人把音乐做得深、做得广才能创造出热爱前提。卢凯彤连续两张专辑都唱国语,并非是对粤语歌有什么成见,反倒是这样的角度更容易伸展出去,让台湾和内地的歌迷都能听到她的音乐。即使《了不起》和《玫瑰木》分别同魏如萱、卢广仲合作,但这两位台湾音乐人遇到香港的Ellen,除了歌词的怪咖思维是台湾特色,Ellen同蔡德才做的编曲把吉他成分放大还是让人听出这其中满满的港式Rock & Roll的味道——如果说卢凯彤有在为港乐贡献着一己之力的话,这样用音乐在表达的文化输出无疑是一剂助燃剂。
在Ellen身上那“香港头号女吉他手”的名号言符其实亦或言之所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出道十年来不算在精进的吉他技艺和她对把玩音乐的责任感以及灵性。听Ellen的专辑《你安安静静地躲起来》,这里有着过瘾的摇滚质感,却也遗憾地令Ellen的吉他技艺隔在了CD这一介质层内,还好Ellen于12月在北上广三地举行的巡演演出会是一个更好认识她的机会,不出所料的话,Ellen将在Live现场表现出更优于在陈奕迅DUO巡回演唱会上的唱作技艺。她就那么大大咧咧地把吉他弹了起来。
http://ent.163.com/12/1208/17/8I7HSNAR000300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