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是你做得最真的事
虽然属于她的那个十年,那个时代已经远去,虽然现在的她已经留起了长发,带起小孩,恬静地过着一种正常女人的生活,难免让人感慨,那股尖锐的激情终究抵不过生活的磨砺,虽然她不再是15,21,虽然她46岁了。
但是,再次看见那张脸,那张倔强地留着光头,像个女强人一样捍卫自我价值,自我存在的脸孔,青春从没消逝。只是因为岁月转移了。细细地凝视这张脸,从嘴唇到眼睛,无法躲避的脆弱,或许是因为听她的歌听久了,会更容易从硬朗的光头中发现那双大而率真的双眼深处是如此渴望爱和理解。仿佛一个无助的孩童期待援助,而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伸手。
和U2,cranberries组成带领爱尔兰音乐走向国际的三大力量,Sinéad O'Connor 是我在听cranberries时无意中发现的,据说在90年代最具个性并最富争议的流行音乐巨星之中,在整个十年里涌现的无数女歌手中,她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而此时离她最鼎盛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20多个年头了。了解了她的故事,被她的个性深深吸引,听了她的音乐,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挺孤单,孤独,曾经有过非常自卑的历史,并且痛苦地活在这种阴影之下长达六年之久,可是我到底走出来了。只是夜深人静时,独自徘徊时,记忆会不经意中把人带回过去,使用各种链接让你依然感觉孤独,总觉得一个人,总是一个人,为什总是一个人?或许孤独本身就是解不开的。这种庸人自扰的落寞不断被深化下去,不断让自己感觉自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孤独的人,身边的人嬉笑怒骂,行色匆匆,却与自己无关,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但是Sinead的音乐改变了我这种矫情到烂的想法。我没有想到她的童年那么不堪:八岁遭遇父母离婚,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可是母亲一词并非她从世俗中理解的那么充满光辉,她得不到爱,得不到关怀,她就是在这么一种缺失的状态下走过童年,长大了后的学习生涯也十分压抑,她进了一所天主教学校,长期的封锁教育让她非常不适应,内心有愤怒却无处宣泄,这个时候接触的bob dylan的音乐让她心中有了希望,她大概就在这个时候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位摇滚歌手的。在一次车祸中,母亲不幸去世了,为了完成学业,sinead只能半工半读,白天在都柏林音乐学院潜修,晚上则参加名为 Ton Ton Macoute 的摇滚乐团在当地的俱乐部中自弹自唱。虽然这段时间过得非常艰难,但生活的磨砺给了她更多的锻炼,因为生存的压迫,她得以开始自己的歌唱生涯,并且结识了当时的音乐人,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因为音乐,终于个了她一个表达自己多年来压抑太久的情感,她是叛逆的,她也是纯粹的。她用声音叙述自己的内心深处,慰籍孤独,渴望爱,表达美,是那么纯粹,谁能想到在那么刚硬的外表下会有一个如此脆弱需要保护的心呢?在sinead面前,我所谓的孤独完全不足一提。虽然她不再年轻,而在我们的记忆中,她永远都是独特的女王。
Sinead非常地漂亮,有着德国人一样硬郎的轮廓,脸颊的表情里透露出一种严肃,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是承担着取悦男人义务的性感偶像,她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严肃的艺术家。
如此的叛逆,提着如此的格格不入,如此地直率,在获得四项提名的情况下拒绝参加格莱美的角逐;因烧毁罗马教皇的画像而被美国观众赶下台。。。当女人都在用尽心思如何打扮出众,如何取悦男人,如何娇容玲珑时,她以自己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然后纯粹地唱着自己的歌,如天使般纯粹地抚平你受过伤的内心,或者因为她的创伤太多,在这纯粹的声音中你只有祈祷感谢自己能够听见。
扭曲的世界里从来不缺乏追随大众的顺从者,叛逆能做什么,只是不满,只是宣泄,只是跟自己告一次白,洒洒脱脱真真实实活一次
但是,再次看见那张脸,那张倔强地留着光头,像个女强人一样捍卫自我价值,自我存在的脸孔,青春从没消逝。只是因为岁月转移了。细细地凝视这张脸,从嘴唇到眼睛,无法躲避的脆弱,或许是因为听她的歌听久了,会更容易从硬朗的光头中发现那双大而率真的双眼深处是如此渴望爱和理解。仿佛一个无助的孩童期待援助,而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没有人伸手。
和U2,cranberries组成带领爱尔兰音乐走向国际的三大力量,Sinéad O'Connor 是我在听cranberries时无意中发现的,据说在90年代最具个性并最富争议的流行音乐巨星之中,在整个十年里涌现的无数女歌手中,她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而此时离她最鼎盛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20多个年头了。了解了她的故事,被她的个性深深吸引,听了她的音乐,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挺孤单,孤独,曾经有过非常自卑的历史,并且痛苦地活在这种阴影之下长达六年之久,可是我到底走出来了。只是夜深人静时,独自徘徊时,记忆会不经意中把人带回过去,使用各种链接让你依然感觉孤独,总觉得一个人,总是一个人,为什总是一个人?或许孤独本身就是解不开的。这种庸人自扰的落寞不断被深化下去,不断让自己感觉自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孤独的人,身边的人嬉笑怒骂,行色匆匆,却与自己无关,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但是Sinead的音乐改变了我这种矫情到烂的想法。我没有想到她的童年那么不堪:八岁遭遇父母离婚,在母亲的抚养下长大,可是母亲一词并非她从世俗中理解的那么充满光辉,她得不到爱,得不到关怀,她就是在这么一种缺失的状态下走过童年,长大了后的学习生涯也十分压抑,她进了一所天主教学校,长期的封锁教育让她非常不适应,内心有愤怒却无处宣泄,这个时候接触的bob dylan的音乐让她心中有了希望,她大概就在这个时候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位摇滚歌手的。在一次车祸中,母亲不幸去世了,为了完成学业,sinead只能半工半读,白天在都柏林音乐学院潜修,晚上则参加名为 Ton Ton Macoute 的摇滚乐团在当地的俱乐部中自弹自唱。虽然这段时间过得非常艰难,但生活的磨砺给了她更多的锻炼,因为生存的压迫,她得以开始自己的歌唱生涯,并且结识了当时的音乐人,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因为音乐,终于个了她一个表达自己多年来压抑太久的情感,她是叛逆的,她也是纯粹的。她用声音叙述自己的内心深处,慰籍孤独,渴望爱,表达美,是那么纯粹,谁能想到在那么刚硬的外表下会有一个如此脆弱需要保护的心呢?在sinead面前,我所谓的孤独完全不足一提。虽然她不再年轻,而在我们的记忆中,她永远都是独特的女王。
Sinead非常地漂亮,有着德国人一样硬郎的轮廓,脸颊的表情里透露出一种严肃,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不是承担着取悦男人义务的性感偶像,她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严肃的艺术家。
如此的叛逆,提着如此的格格不入,如此地直率,在获得四项提名的情况下拒绝参加格莱美的角逐;因烧毁罗马教皇的画像而被美国观众赶下台。。。当女人都在用尽心思如何打扮出众,如何取悦男人,如何娇容玲珑时,她以自己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然后纯粹地唱着自己的歌,如天使般纯粹地抚平你受过伤的内心,或者因为她的创伤太多,在这纯粹的声音中你只有祈祷感谢自己能够听见。
扭曲的世界里从来不缺乏追随大众的顺从者,叛逆能做什么,只是不满,只是宣泄,只是跟自己告一次白,洒洒脱脱真真实实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