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场美丽的梦
一个人完成一个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需要做出多少的努力。
我想这不仅取决于梦想的大小,难易,更取决于它是否真实。
从出道至今五年,他身上承载和背负了太多。他的成名那么传奇,只唱了三首歌便红透透,许多人唱了几十首,上百首,都不见得会红。当然这是因为他那时太过耀眼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记得那时只听说过这个名字于是便决定去搜pk的视频来看,有点小吓到。那时不是因为他的唱法,而是那造型,我就想,啊,怎么现在还有人弄这样的发型,真是够特别的。唱歌嘛,声音也特别,很厚实,跟那瘦小的身躯不成正比。
接着听到就是第一张同名专辑,初听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跟当时比赛的感觉差了多。声音也不是很舒服,但还是在那仅存不多中意的歌曲中发现了《收藏》这首大气磅礴的歌曲,觉得这才是适合他的呀。而且越听越喜欢,至今仍是。我想这样大气的歌真是需要这样厚实又有宽度的嗓音来驾驭,别的人,我想不出来。即使有,也不一定让我喜欢了。
后来的《王妃》更是让人记住了他那爆发力满满的铁嗓,许多人模仿学习,但没有人超越。我想不仅在于这首歌的难度,更是因为这首歌被烙上了很深的萧氏风格。听过很多人唱他的歌,都未能达到那么惊艳的效果,甚至有的会不伦不类。但他一开口翻唱别人的歌,却异常的惊喜,因为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被他传达出不同的意味,那种新鲜和满足真是很奇妙的事。
我想如果只是单听这个人唱歌我不会喜欢上他,因为他的一些歌我并不非常喜欢,也不经常听。但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致命诱惑力,却让人沦陷。更不用说live的现场功力,会让你觉得耳朵被叫醒了,变挑剔了。
真正属于他的个人专辑其实只有四张,《狂想曲》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成长到一定阶段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团队,更知道自己音乐的方向和目标,当了制作人,做自己想要,但也要大众能接受的音乐。我觉得《狂想曲》就是个试炼,成功了就继续,失败了话就思索,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很庆幸它成功了,市场反应不错,但我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相信他的实力,更相信他对音乐的鉴赏力。
于是这张他继续当制作人的《以爱之名》就新鲜出炉了。说真的,当时听到这个名字,吐槽了一堆,因为那时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俗气。。。【噢,静腾我错了。。】然后想说取这样的名字当专辑名,那里面的歌曲得是啥样,该不会也是怂怂的吧。。【静腾我再次错了= =。。】
于是抱着很忐忑的心在等着。然后首波主打就这么出来了,《福尔摩斯》。当时听到觉得哇塞还不错嘛,是萧氏风格,而且词还是阿信写的。比较意外的是这歌里有唱诗班风格的合唱,显示一种庄严又神圣的肃穆意味。
然后同名主打《以爱之名》,青峰词曲。对青峰是有信心的,但还是有点小担心,毕竟两个人都是个人特色很明显的,稍一不慎,不是珠璧联合的光辉,而是落个不伦不类的病垢。幸好,这歌不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或者他爱你你不爱他的陈腔老调,而是写关于家庭,关于冷战,甚至暴力,令人伤痛的回忆。如果一不小心感同身受,那眼泪都会听的掉下来。
接着就是第三首《marry me》,初听是在电视剧的片尾,那时觉得还不错吧,可是当完整版下来发现前面的更为不错,不会落入俗套。现在的情歌抒情容易落入一个固定的圈套里,始终兜转不出。
《如果》适合在静静的夜里或者一个人的时候听,淡淡的伤感情绪包围,被缓缓吟唱,诉说着爱情里被我们幻想的那些假设,没有这些的发生,没有遇见谁,也许就不会有伤痛,难过,泪水。我们在爱情里,总会渴望一些如果,渴望一些未来,一些幸福。只是这如果,不会实现。
《活在故事里》则是他自己作词曲,也很符合他的作风。简单直白令人愉悦,听来欢快舒畅跟着摇头摆手。我想果然还是自己比较了解自己,对于专辑里他自己写的歌我都比较偏爱。
像《寂寞还是你》《白蛇传》等。
《爸爸》也是他自己写的,真情实意,歌词并不高深,然而这样的歌也不并不需要高深的词来吟唱。
《不正常》是带有明显五月天性质的摇滚歌曲,但我觉得老萧同样很适合,因为他的声音音域宽底子扎实唱起这样的歌真是很尽兴的感觉,好像把他声音里的力量都挥洒了出来,让你身体的细胞都苏醒跳动。我想这是五月天的魅力,也是他声音里的魅力。
《兄弟我说》有点嘻哈啊嗯比的风格,特别是最后的rap,不过他竟然能唱rap让我惊了一把,就他那口齿不利索的样能唱吗,结果是感觉还不赖,很特别哈哈。貌似有山东腔?。。。
《纯金打造》呼呼,这是我一听歌名就想吐槽的歌。开始还不相信会用这么xxx的名字,没想到还真是歌名orz。。而且特别像是量身为某部韩剧打造的就更无力了。。。所以一直不待见它,听的时候也自动跳过╮(╯▽╰)╭。。但还是想听听完整版好了,,听下来也没我想的那么糟,只是这名字我仍旧不喜欢啊不喜欢。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会说什么失望不如上一张之类的,可能每个人的期待不一样,但我不知道那些人对他是有着怎样的期待。我觉得这张里面很多首歌我都很喜欢,而且耐听,多样。不论词或曲都比之前好很多。不是说之前的不好,而是之前的太大众,现在的更为精致,更是属于他自己的音乐。我不想他总是唱些口水歌,不想他浪费自己的天分,不想他在音乐上走入一个自我的歧途。很高兴他没有让我失望。有些专辑初听很不错,可当我下载下来听了两三遍之后就觉得也不是那么好听了。但有些歌是你下到硬盘里,在不同的场合听,才突然发现它如此耐听如此舒服。是的,听歌就是要舒服,不舒服的歌一律打入冷宫。
我想如果要从他这么多专辑中选一张作为循环播放的,不管是翻唱还是正式,我一定会挑这一张。
也许是过于沉溺在有他的世界,觉得现在这样的他有这样的成绩是理所应当。但是当偶尔抽离粉丝的角色,仔细的对比其他,发现短短五年的时间他真是得到太多,展露太多,演唱会开了一场又一场,票房也红火。貌似也没神马冷场。所以我想他可以适当的休息,不要这么累,这么赶。但如果这些是他喜欢的,他还能承受的范围,那我就静静等待,静静观看好了。我想他自己心里有个庞大却简单,美丽又温柔动人的梦想,那是关于音乐,关于自我,关于人生在世,能做想做的事,那样自由又满足的令人羡慕的纷繁生活。
后面还有那么长久的时间,你想看的他也许现在还没有,也许你会对他的音乐改观,也许会在无意中听到他的现场而喜欢上,也许会在某个偶遇瞬间觉得其实他本人比电视上帅很多倍。那么多也许,在我开始遇上他的时候也满怀期待,想要他朝着我设想的那看似合适却不真实的方向发展,可殊不知他心里有着一个更为宏大细致精彩,是你不可及的世界,是你无法料想的以后。
我想我会耐心等待,等他慢慢变成心目中那故事最后光芒万丈,骄傲似火,在音乐国度俯视众生,却又饱含慈爱,怜悯,珍惜的神圣模样。
我想这不仅取决于梦想的大小,难易,更取决于它是否真实。
从出道至今五年,他身上承载和背负了太多。他的成名那么传奇,只唱了三首歌便红透透,许多人唱了几十首,上百首,都不见得会红。当然这是因为他那时太过耀眼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记得那时只听说过这个名字于是便决定去搜pk的视频来看,有点小吓到。那时不是因为他的唱法,而是那造型,我就想,啊,怎么现在还有人弄这样的发型,真是够特别的。唱歌嘛,声音也特别,很厚实,跟那瘦小的身躯不成正比。
接着听到就是第一张同名专辑,初听觉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艳,跟当时比赛的感觉差了多。声音也不是很舒服,但还是在那仅存不多中意的歌曲中发现了《收藏》这首大气磅礴的歌曲,觉得这才是适合他的呀。而且越听越喜欢,至今仍是。我想这样大气的歌真是需要这样厚实又有宽度的嗓音来驾驭,别的人,我想不出来。即使有,也不一定让我喜欢了。
后来的《王妃》更是让人记住了他那爆发力满满的铁嗓,许多人模仿学习,但没有人超越。我想不仅在于这首歌的难度,更是因为这首歌被烙上了很深的萧氏风格。听过很多人唱他的歌,都未能达到那么惊艳的效果,甚至有的会不伦不类。但他一开口翻唱别人的歌,却异常的惊喜,因为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被他传达出不同的意味,那种新鲜和满足真是很奇妙的事。
我想如果只是单听这个人唱歌我不会喜欢上他,因为他的一些歌我并不非常喜欢,也不经常听。但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致命诱惑力,却让人沦陷。更不用说live的现场功力,会让你觉得耳朵被叫醒了,变挑剔了。
真正属于他的个人专辑其实只有四张,《狂想曲》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成长到一定阶段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团队,更知道自己音乐的方向和目标,当了制作人,做自己想要,但也要大众能接受的音乐。我觉得《狂想曲》就是个试炼,成功了就继续,失败了话就思索,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很庆幸它成功了,市场反应不错,但我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相信他的实力,更相信他对音乐的鉴赏力。
于是这张他继续当制作人的《以爱之名》就新鲜出炉了。说真的,当时听到这个名字,吐槽了一堆,因为那时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俗气。。。【噢,静腾我错了。。】然后想说取这样的名字当专辑名,那里面的歌曲得是啥样,该不会也是怂怂的吧。。【静腾我再次错了= =。。】
于是抱着很忐忑的心在等着。然后首波主打就这么出来了,《福尔摩斯》。当时听到觉得哇塞还不错嘛,是萧氏风格,而且词还是阿信写的。比较意外的是这歌里有唱诗班风格的合唱,显示一种庄严又神圣的肃穆意味。
然后同名主打《以爱之名》,青峰词曲。对青峰是有信心的,但还是有点小担心,毕竟两个人都是个人特色很明显的,稍一不慎,不是珠璧联合的光辉,而是落个不伦不类的病垢。幸好,这歌不是你爱我我不爱你或者他爱你你不爱他的陈腔老调,而是写关于家庭,关于冷战,甚至暴力,令人伤痛的回忆。如果一不小心感同身受,那眼泪都会听的掉下来。
接着就是第三首《marry me》,初听是在电视剧的片尾,那时觉得还不错吧,可是当完整版下来发现前面的更为不错,不会落入俗套。现在的情歌抒情容易落入一个固定的圈套里,始终兜转不出。
《如果》适合在静静的夜里或者一个人的时候听,淡淡的伤感情绪包围,被缓缓吟唱,诉说着爱情里被我们幻想的那些假设,没有这些的发生,没有遇见谁,也许就不会有伤痛,难过,泪水。我们在爱情里,总会渴望一些如果,渴望一些未来,一些幸福。只是这如果,不会实现。
《活在故事里》则是他自己作词曲,也很符合他的作风。简单直白令人愉悦,听来欢快舒畅跟着摇头摆手。我想果然还是自己比较了解自己,对于专辑里他自己写的歌我都比较偏爱。
像《寂寞还是你》《白蛇传》等。
《爸爸》也是他自己写的,真情实意,歌词并不高深,然而这样的歌也不并不需要高深的词来吟唱。
《不正常》是带有明显五月天性质的摇滚歌曲,但我觉得老萧同样很适合,因为他的声音音域宽底子扎实唱起这样的歌真是很尽兴的感觉,好像把他声音里的力量都挥洒了出来,让你身体的细胞都苏醒跳动。我想这是五月天的魅力,也是他声音里的魅力。
《兄弟我说》有点嘻哈啊嗯比的风格,特别是最后的rap,不过他竟然能唱rap让我惊了一把,就他那口齿不利索的样能唱吗,结果是感觉还不赖,很特别哈哈。貌似有山东腔?。。。
《纯金打造》呼呼,这是我一听歌名就想吐槽的歌。开始还不相信会用这么xxx的名字,没想到还真是歌名orz。。而且特别像是量身为某部韩剧打造的就更无力了。。。所以一直不待见它,听的时候也自动跳过╮(╯▽╰)╭。。但还是想听听完整版好了,,听下来也没我想的那么糟,只是这名字我仍旧不喜欢啊不喜欢。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会说什么失望不如上一张之类的,可能每个人的期待不一样,但我不知道那些人对他是有着怎样的期待。我觉得这张里面很多首歌我都很喜欢,而且耐听,多样。不论词或曲都比之前好很多。不是说之前的不好,而是之前的太大众,现在的更为精致,更是属于他自己的音乐。我不想他总是唱些口水歌,不想他浪费自己的天分,不想他在音乐上走入一个自我的歧途。很高兴他没有让我失望。有些专辑初听很不错,可当我下载下来听了两三遍之后就觉得也不是那么好听了。但有些歌是你下到硬盘里,在不同的场合听,才突然发现它如此耐听如此舒服。是的,听歌就是要舒服,不舒服的歌一律打入冷宫。
我想如果要从他这么多专辑中选一张作为循环播放的,不管是翻唱还是正式,我一定会挑这一张。
也许是过于沉溺在有他的世界,觉得现在这样的他有这样的成绩是理所应当。但是当偶尔抽离粉丝的角色,仔细的对比其他,发现短短五年的时间他真是得到太多,展露太多,演唱会开了一场又一场,票房也红火。貌似也没神马冷场。所以我想他可以适当的休息,不要这么累,这么赶。但如果这些是他喜欢的,他还能承受的范围,那我就静静等待,静静观看好了。我想他自己心里有个庞大却简单,美丽又温柔动人的梦想,那是关于音乐,关于自我,关于人生在世,能做想做的事,那样自由又满足的令人羡慕的纷繁生活。
后面还有那么长久的时间,你想看的他也许现在还没有,也许你会对他的音乐改观,也许会在无意中听到他的现场而喜欢上,也许会在某个偶遇瞬间觉得其实他本人比电视上帅很多倍。那么多也许,在我开始遇上他的时候也满怀期待,想要他朝着我设想的那看似合适却不真实的方向发展,可殊不知他心里有着一个更为宏大细致精彩,是你不可及的世界,是你无法料想的以后。
我想我会耐心等待,等他慢慢变成心目中那故事最后光芒万丈,骄傲似火,在音乐国度俯视众生,却又饱含慈爱,怜悯,珍惜的神圣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