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晴天

我初中的时侯喜欢听一些小众的歌曲——我是说和同龄人相比,那个时候女生在听萧亚轩蔡依林,男生有的喜欢张信哲有的喜欢陈晓东,有的一遍又一遍的唱Beyond,我就莫名的喜欢听张国荣、崔健和罗大佑,我的同桌,喜欢范晓萱,会唱很多范晓萱的歌,有一天她突然叫我教她唱《一无所有》: “我曾经问个不休。” “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 “你何时跟我走~” “可你却——差不多了吧?” “哎呀继续继续~” …… 喜欢谁是一回事,周围的人喜欢谁又是另一回事,那个年代资源并不匮乏,但是盗版商也是尊重市场规律的,你一头热血的冲进一家正在大声放着雨一直下的店激动的问这里有没有崔健,他也只能摇摇头表示遗憾。 于是我继续等待崔健的磁带,但是我并不是那么彻底的摇滚青年,没有摇滚的时候,我就靠搜刮同学的磁带来维持生活,而且内心隐隐的觉得这比崔健好听。 这就是我和这张专辑最初的故事,但并不是我第一次听许茹芸。也不记得是哪一个深夜,我一边看古龙一边听收音机,听到了她的《独角戏》,那段前奏差点听得我飙泪。后来,有一天春哥得意洋洋的对我说:“我买了许茹芸的新专辑哦,有她和苏永康的合唱哦,还有和动力火车熊天平的哦!” 然后这张专辑就到了我这里。 那时候听歌是一件挺重要的事,基本是要在没有作业的午后,把随身听翻出来,把耳机塞进耳朵,郑重其事地放入磁带,按下播放键,然后就可以这么一直坐一个下午,A面听完了听B面,B面听完了翻过来听A面,哦,没有翻过来这个动作,那时候随身听已经可以自动翻面了。我听歌的习惯是,先耐着性子把整盘磁带听一遍,然后就反反复复放那么几首印象深刻的歌,其他路人歌一概快进略过,所以现在这张专辑我能想起旋律的已经不多了,《真爱无敌》、《恒心》、《蜗牛》,还有《一直是晴天》。 所以说我是一个很没耐心的人,前面三首其实都是春哥预先给我推荐的,只有最后这首是我自己发现的,但是我当时也不知道这首歌是哪里吸引我,大概,大概就是那种四平八稳的旋律吧,而且它正好是那张专辑的第二首歌,一般我对专辑的第二首歌都会有种天然的好感。 那个时候本地有个电视台,特别喜欢放MTV,尤其是每天5点半到6点这种不知怎么打发的垃圾时间里,就一首接一首的放MTV,而且每天放的还都一样。不知为什么,其中一首就是《一直是晴天》,于是在我等待动画片的时间里,我又看了很多遍这首歌的MTV,看不出什么情节,印象最深的就是许茹芸坐在单车的后座高举着手,兴奋的挥舞。 也许是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吧。 大概我从来都是一个挑不准歌的人,这首歌像许多专辑里的第二首歌一样,除了我自己喜欢,就再也听不到其他人谈起,甚至我从来没有听到有人在广播里点过。听到这首歌的第二年,我中考,然后出分,各奔东西,迎来了人生里第一次离别,那时候磁带早已还给了春哥,我也有了更多喜欢的歌手,对崔健也再也没有当初那么迫切,却幸运的买到了一盘罗大佑。许茹芸,像我那时听过的许多其他歌手一样,永远的留在了上世纪最后几年的记忆里。 又仿佛过了许多年,随身听早已从随身必备品中淘汰,我也不再需要一家音像店一家音像店的逛,音乐变成了上网时的多线程操作里的后台任务,让你在浏览网页和聊QQ的时候显得不那么冷清。许多当年在收音机里等待的歌曲早已听了无数遍听到麻木,朋克、哥特、金属、民谣,总是在寻找让耳朵惊艳的歌曲。有一天晚上突然厌倦这一切,在QQ音乐里漫无目的的点击,突然就看到许茹芸这个名字,于是想起了什么,毫不犹豫的点了这首《一直是晴天》。 想你的时间 每次都是晴天 你连回忆都怕我凄凉 于是我又想起了许茹芸坐在单车后座伸手挥舞的那个镜头,想起那个早已经消失了的电视台,想起春哥那台特别讨耳朵喜欢的爱华随身听,甚至想起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窘迫的教同桌唱《一无所有》。 我也成了一个有回忆的人。 这时QQ消息突然响了,一个同学发来的: “你也听这首歌啊?我一直很喜欢的。” 若是有回忆,就不会是一个人。 一直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