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听我唱歌吗

“几点了”
“12点”
“都这么晚了,还有车么,要不我们打车回家吧”
“再等会儿吧”
“你想听我唱歌吗”
“好啊”
2012年11月3日接近第二天凌晨,交道口十字,帝都今年的第一场雪忽然而至,本来还仅仅是骤降的冰冷寒风和淋漓大雨。看着打在伞上的雨点变成冰雹,变成雪花。我和几个朋友在十字路口打车要回家,事与愿违,稀拉而过出租基本都拒载。嘴里咒骂着,司机还有苦逼的夜晚。有人拿出手机签到,街旁--北京打车者地狱。一辆面包在右转,溅起了硕大的水花,大家都来不及躲避,一一中枪。有人突然冒出一句“都这么晚了,还有车么,要不我们打车回家吧”,咦,我们不是在打车么。“再等会儿吧”,我立刻反应过来了跟上。“你想听我唱歌吗”朋友笑了。“好啊”。
“全部的爱都已回来,全部的恨都已离开。。。”
之后一直到凌晨1点多才成功被解救回家之前,我的脑中就一直在循环《白日梦蓝》的每一首。
前阵豆瓣友邻的广播说到“当别人问我最喜欢啥乐队的时候,我都会一愣,然后想很久,然后回答一个其实不是我最喜欢的乐队的名字”,这样的问题若果有人问我,我必须是不犹豫的就回答的,但是要分一下,国货之中,“刺猬”二字会同膝跳反射蹦出。你再追问我最喜欢是哪一张专辑,《白日梦蓝》,还是没有犹豫的回答。
07年夏天还没结束的9月,我还在军训,刺猬在摩登天空发行了第一张正式专辑《噪音袭击世界》。已经忘了是在哪里发现他们,杂志,论坛还是谁谁谁和谁谁谁推荐,远在帝都千里之外的山区的青年去到网吧,坐在一群打魔兽世界,CS,dota的中间。扒下整张专辑拖到MP3后兴奋的离去。然后,然后就是无数遍的循环,对中文歌词创作格外喜欢的我自然把“白纸年华”列到了第一名的位置。
09年春天,在山区已经快要废掉的我无所事事的废柴着日子,抠着脚趾等着五一的假期。刺猬的第二章专辑出来了《白日梦蓝》--一度很长时间我都念成“白日蓝梦”。 “白日梦蓝”中有一句“请你不要离开,这里胜似花开”,又被我听成了“这里生死花开”好长时间。但是这些错乱的认识都没什么影响。“青春是青涩的年代”,你对明天有满溢的幼稚的梦想,“社会是伤害的比赛”,所以你会渐渐明白那些或许可笑的棱角被磨平是多么微不足道。很多人都说这张的刺猬非常小清新,是的,注意下歌词,“青春”“梦”“色彩”“故事”“晚风”“爱恨”,这张写了很多中文。但我更觉得这是一种青春情结,而且我更欣赏中文歌词创作。刺猬的英文歌词都写得很简单,不乏语法错误,但也没有人想去纠正它,只是一个表达载体,若是你有共鸣,你都会体味出那种青春的气息。这张之后,刺猬在音乐意识创作上做了更多的尝试,旋律都没有这张的地位高了,表达也不在单单围绕青春的故事。《白日梦蓝》越来越像一个弥足珍贵的回忆。
12年8月,终于在帝都看到了刺猬的现场,原来一直让我觉得甜腻的《白日梦蓝》在现场飙发出的躁动是如此强大,石璐的鼓,何一帆的贝斯,子健的唱,闷热的愚公移山,不断滴落的汗水,跳动的青年,欢乐浸透的夜晚。刺猬是让你想起故事的,《白日梦蓝》是勾起你青春的,所有试图拆分单曲,模式化去写的努力都失败了。同时还要多次的暂停播放,不然我真的会陷入歌中,双手就停止在键盘的敲击。
“哎,来车了,我们走吧”
“12点”
“都这么晚了,还有车么,要不我们打车回家吧”
“再等会儿吧”
“你想听我唱歌吗”
“好啊”
2012年11月3日接近第二天凌晨,交道口十字,帝都今年的第一场雪忽然而至,本来还仅仅是骤降的冰冷寒风和淋漓大雨。看着打在伞上的雨点变成冰雹,变成雪花。我和几个朋友在十字路口打车要回家,事与愿违,稀拉而过出租基本都拒载。嘴里咒骂着,司机还有苦逼的夜晚。有人拿出手机签到,街旁--北京打车者地狱。一辆面包在右转,溅起了硕大的水花,大家都来不及躲避,一一中枪。有人突然冒出一句“都这么晚了,还有车么,要不我们打车回家吧”,咦,我们不是在打车么。“再等会儿吧”,我立刻反应过来了跟上。“你想听我唱歌吗”朋友笑了。“好啊”。
“全部的爱都已回来,全部的恨都已离开。。。”
之后一直到凌晨1点多才成功被解救回家之前,我的脑中就一直在循环《白日梦蓝》的每一首。
前阵豆瓣友邻的广播说到“当别人问我最喜欢啥乐队的时候,我都会一愣,然后想很久,然后回答一个其实不是我最喜欢的乐队的名字”,这样的问题若果有人问我,我必须是不犹豫的就回答的,但是要分一下,国货之中,“刺猬”二字会同膝跳反射蹦出。你再追问我最喜欢是哪一张专辑,《白日梦蓝》,还是没有犹豫的回答。
07年夏天还没结束的9月,我还在军训,刺猬在摩登天空发行了第一张正式专辑《噪音袭击世界》。已经忘了是在哪里发现他们,杂志,论坛还是谁谁谁和谁谁谁推荐,远在帝都千里之外的山区的青年去到网吧,坐在一群打魔兽世界,CS,dota的中间。扒下整张专辑拖到MP3后兴奋的离去。然后,然后就是无数遍的循环,对中文歌词创作格外喜欢的我自然把“白纸年华”列到了第一名的位置。
09年春天,在山区已经快要废掉的我无所事事的废柴着日子,抠着脚趾等着五一的假期。刺猬的第二章专辑出来了《白日梦蓝》--一度很长时间我都念成“白日蓝梦”。 “白日梦蓝”中有一句“请你不要离开,这里胜似花开”,又被我听成了“这里生死花开”好长时间。但是这些错乱的认识都没什么影响。“青春是青涩的年代”,你对明天有满溢的幼稚的梦想,“社会是伤害的比赛”,所以你会渐渐明白那些或许可笑的棱角被磨平是多么微不足道。很多人都说这张的刺猬非常小清新,是的,注意下歌词,“青春”“梦”“色彩”“故事”“晚风”“爱恨”,这张写了很多中文。但我更觉得这是一种青春情结,而且我更欣赏中文歌词创作。刺猬的英文歌词都写得很简单,不乏语法错误,但也没有人想去纠正它,只是一个表达载体,若是你有共鸣,你都会体味出那种青春的气息。这张之后,刺猬在音乐意识创作上做了更多的尝试,旋律都没有这张的地位高了,表达也不在单单围绕青春的故事。《白日梦蓝》越来越像一个弥足珍贵的回忆。
12年8月,终于在帝都看到了刺猬的现场,原来一直让我觉得甜腻的《白日梦蓝》在现场飙发出的躁动是如此强大,石璐的鼓,何一帆的贝斯,子健的唱,闷热的愚公移山,不断滴落的汗水,跳动的青年,欢乐浸透的夜晚。刺猬是让你想起故事的,《白日梦蓝》是勾起你青春的,所有试图拆分单曲,模式化去写的努力都失败了。同时还要多次的暂停播放,不然我真的会陷入歌中,双手就停止在键盘的敲击。
“哎,来车了,我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