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秋

半夜爬起来磨蹭出这篇文法不通的所谓评论只是为了让常年通宵内分泌紊乱的生活梳理得规整一点。
我已经四十一岁了却仍然佯装做还是二十岁的样子(笑),近来总十分愚蠢又可耻地回溯着十四岁的种种,重新拾起模拟城市系列,还有听流朋歌儿。那个时候我通常只听流朋和90年代除了Nirvana之外的一切能归为贵圈真吊乱的玩意,真是一段美丽的日子。
Yellowcard算不算流朋启蒙我可不确定,分明是听Sum 41和Green Day在前。只记得当年夏天从屌丝音像店引进区翻出一张破破烂烂的卡带,封面是一个绰约的女人站在一片阳光里。想了想买下了以为甚好,回访音像店时发觉新专正摆在CD区且对于一名初中未毕业穷逼而言价格不菲。费了点心思忍痛搞下,回家一听只觉烂透了,混混沌沌一滩烂泥,毫不见激情和冲劲儿,像杯温吞水一般没劲。初四是个娱乐生活极度匮缺的时间段,加之出于穷逼屌丝小心眼子心理又不忍使近两月零用钱白白打水漂故而听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权作令人生闷的家庭作业的背景音。第十遍这碟子在我耳中终现其奇谲瑰丽之处,鼓膜没有味蕾的类似物而终不能像早春时节繁花那样大片大片盛放,是我在遣用修辞时的滞怠与无能。这终于还是棒极了。
竟没有一首歌令人十足讨厌,而我又是一个多么不易讨好多么容易感到烦倦的人物。从姗姗来迟的十月肇始到2006年划上最后一个句点几乎每天都要拼出时间来于小窗边摆好CD机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像进行某种不像回事的秘仪般反反覆覆听着其中每每听到都会令我心碎的曲子,Down on my head,City of Devils,Words Hands Hearts,How I Go。一层层精微又果敢的声浪拨来可谓淋漓酣畅,歌词也可谓棒极,有些特别精彩的句子,若是我不讳矫揉造作或是类似造物大约不将吝惜几绺泪珠儿。像“What if I wanted you here right now, would you fall into fire and burn me down?”每每听到,两侧心房四围动脉便搅做一团不得安生。
而我终究曾那么讨厌过Lights and Sounds这张专,14岁的我是尚未经受过充足营养和摧枯拉朽的革命的,于是假定,小伙子们终究是长大了。不过三年便从一伙从福罗里达搬来加州的愣头青校园朋克小子变成了一群以我瘠薄的有关人类的知识尚不能加以定义的人物,兴许是所谓道貌岸然?我未曾途径他们的stage又怎能妄断他们的performance。糊里糊涂地我进了据称是全省最好的高中念书。开学伊始派发给每人任务写三年计划书时我只写到鬼知道你他么三年后啥子模样而我这种反建制无政府行为果然raised up some buzz,不幸的是,Negative。
在省会的一年无疑听了很多乱七污糟的东西,音乐口味及性情皆有大变。我广泛地吸纳自然科学知识与各类目音乐流派,后摇后朋钉鞋无浪潮无所不包。流行朋克早就成了十四岁一段短暂又甜蜜的黑历史不愿提起也不愿忘记。我与09年初因环境不适被遣散回家乡念书。刚一回来,我就想念起Yellowcard了,总想起他们还有些禁区未曾踏入,像是Lights and Sounds CD内页那首只存在歌词的诗一样的歌3 Flights Down,听说是日本版限定,立刻搜尽淘宝觅到日版原盘。一张专辑出于私欲买了两边,简直是波德莱尔才值得享用的尿性
3 flights down最终成为我最喜欢的一首Yellowcard的歌儿。黑历史,都他么是黑历史。
我的三年行进到终了而我实在也想不到这三年我变成了什么鬼样子,我激发并速速终止了一场蜉蝣般短暂的恋爱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暗恋(到现在我都并不以此为耻,我猜你大概十分伤心罢。)最终不慎填进据称是全亚洲最好的大学坑念书。从一个高一一开学考班里倒数第一的差学生,难料难料。
我的故事就到了这儿。后面的故事中,最多只有李志万青大农金,流朋少有下文。
昨儿个又听了一遍Lights and Sounds。我仍爱她,而我甚至都快不爱譬如Jack's Mannequin的Everything in Transit和Yeah Yeah Yeahs的Fever to Tell了。甚是讨厌。
我现在已经大抵成长成一名自认的共产主义者,(封资修)大左棍,哲学果儿,穷逼,双性恋以及神级女屌丝(女屌神也是女神且比女神还屌。),却依然喜爱这美帝异性恋男子偶像团体(要说了不起的话人家一度可把少数族裔们都囊括进去了呢!)。我的思维从来断层严重不着逻辑。Ocean Avenue有种流氓无产者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味道(同时又是多么stereotype多么阳光满溢的校园朋克!),Lights and Sounds就总有点不能自知也不能自决的存在主义的调式(这本是矛盾的,却恰恰正是我想说的。)。Abundance of philosophical hints,even without considering ever to produce a set of their ’philosophy‘,brilliance。
Lights and Sounds通过一些难以言明的东西我猜一定程度上把21世纪前十年其他流朋专远远甩在身后了。当流行朋克日渐软滑浓腻地不成样子通过鄙俗的生活和或有冒犯性的笑料逗乐人抑或让乌合之众产生廉价的共鸣,编曲和歌词选材愈发程式化单调化机械化简直是一条流水线下的产物,本是流溢在动态中的创作与表现的时间愈发细分成公众文化与娱乐活动一个可得度量的细部时,Lights and Sounds远远算不上一记重击,却也是十分甜美和大胆的一次违禁活动。诚然她听起来正派又乖顺驯服(似已偏离了人们对Pop Punk的成见),却潜流暗涌,其动势大不可预测。谁说拨乱反正不能是一场革命?
即便Lights and Sounds之后Yellowcard再无佳作。理固宜然,像他们这种以生活背景和个人思考为创作导向的乐队,熬过了那段流离的日子,对成名这瘤子也渐渐脱敏,把该抱怨的抱怨完了,也确实没啥子好写没啥子偏偏要大声呼告的了。像是人的问题走像终极,我们把所有有碍城市发展的建筑强拆一空。我只是很私心地想,哪怕Yellowcard只出过这么一张极好的辑子(即便毛病也是大大的有,她并不是一张完全脱离低级趣味的专辑),其造诣也远在Simple Plan或Good Charlotte等常被拿来比较的乐,队之上。引一句昨天讲过的话:“I know that a song's interpretation is absolutely subjective and vague but lines like "the whole world is different now men have died" or "Can't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yth and man" really reminds you Nietzsche or Foucault or whatchamacallit way more than those consisted of "How does it feel when you kiss when you know that i trust you,And do you think about me when he fucks you?" considering they're of the same age, if the precious not any younger.”甚至不妨一说,在我私下的榜单里Lights and Sounds算是21世纪前十年最佳流朋专辑。
我并没有把两张Lights and Sounds都带到香港来,一张都没有,导致只能屌丝兮兮地在Youtube上扒视频。听完一首像City of Devils或是Words,Hands,Hearts这样的恢弘之作之后甚至怕听到像Guillemots,of Montreal, Dandy Warhols这些我深爱的同以繁茂馥郁为名的乐队的曲子,生怕后者被那种层层铺叠的音墙,生龙活虎的动势和颇为了不起的洗脑人的能耐生生比下去,只剩下几个优美旋律的断层,一匝支离破碎的镭射亮片和一溜儿绵软爽滑的俏皮话。倒是也有敢听的,一个Nick Cave,及Simple Plan和Good Charlotte之流,前一个是压根颠扑不破杀不死斗不赢但是生命历程的氤氲就能压得初入行的小毛孩们气儿都不敢喘一声,后两者只是为了对比凸现Lights and Sounds有多么洗练多么成熟多么原初多么褒义通配符。
我把该讲的大抵都讲了。
(一件怪事,我十四岁的时候多么讨厌Ryan Key,觉得他又不会唱歌人又傻,顶多有点我不敢完全认同的可爱。而我现在竟十足喜欢上他了。我不敢多讲。一切言说皆情话。)
我已经四十一岁了却仍然佯装做还是二十岁的样子(笑),近来总十分愚蠢又可耻地回溯着十四岁的种种,重新拾起模拟城市系列,还有听流朋歌儿。那个时候我通常只听流朋和90年代除了Nirvana之外的一切能归为贵圈真吊乱的玩意,真是一段美丽的日子。
Yellowcard算不算流朋启蒙我可不确定,分明是听Sum 41和Green Day在前。只记得当年夏天从屌丝音像店引进区翻出一张破破烂烂的卡带,封面是一个绰约的女人站在一片阳光里。想了想买下了以为甚好,回访音像店时发觉新专正摆在CD区且对于一名初中未毕业穷逼而言价格不菲。费了点心思忍痛搞下,回家一听只觉烂透了,混混沌沌一滩烂泥,毫不见激情和冲劲儿,像杯温吞水一般没劲。初四是个娱乐生活极度匮缺的时间段,加之出于穷逼屌丝小心眼子心理又不忍使近两月零用钱白白打水漂故而听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权作令人生闷的家庭作业的背景音。第十遍这碟子在我耳中终现其奇谲瑰丽之处,鼓膜没有味蕾的类似物而终不能像早春时节繁花那样大片大片盛放,是我在遣用修辞时的滞怠与无能。这终于还是棒极了。
竟没有一首歌令人十足讨厌,而我又是一个多么不易讨好多么容易感到烦倦的人物。从姗姗来迟的十月肇始到2006年划上最后一个句点几乎每天都要拼出时间来于小窗边摆好CD机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像进行某种不像回事的秘仪般反反覆覆听着其中每每听到都会令我心碎的曲子,Down on my head,City of Devils,Words Hands Hearts,How I Go。一层层精微又果敢的声浪拨来可谓淋漓酣畅,歌词也可谓棒极,有些特别精彩的句子,若是我不讳矫揉造作或是类似造物大约不将吝惜几绺泪珠儿。像“What if I wanted you here right now, would you fall into fire and burn me down?”每每听到,两侧心房四围动脉便搅做一团不得安生。
而我终究曾那么讨厌过Lights and Sounds这张专,14岁的我是尚未经受过充足营养和摧枯拉朽的革命的,于是假定,小伙子们终究是长大了。不过三年便从一伙从福罗里达搬来加州的愣头青校园朋克小子变成了一群以我瘠薄的有关人类的知识尚不能加以定义的人物,兴许是所谓道貌岸然?我未曾途径他们的stage又怎能妄断他们的performance。糊里糊涂地我进了据称是全省最好的高中念书。开学伊始派发给每人任务写三年计划书时我只写到鬼知道你他么三年后啥子模样而我这种反建制无政府行为果然raised up some buzz,不幸的是,Negative。
在省会的一年无疑听了很多乱七污糟的东西,音乐口味及性情皆有大变。我广泛地吸纳自然科学知识与各类目音乐流派,后摇后朋钉鞋无浪潮无所不包。流行朋克早就成了十四岁一段短暂又甜蜜的黑历史不愿提起也不愿忘记。我与09年初因环境不适被遣散回家乡念书。刚一回来,我就想念起Yellowcard了,总想起他们还有些禁区未曾踏入,像是Lights and Sounds CD内页那首只存在歌词的诗一样的歌3 Flights Down,听说是日本版限定,立刻搜尽淘宝觅到日版原盘。一张专辑出于私欲买了两边,简直是波德莱尔才值得享用的尿性
3 flights down最终成为我最喜欢的一首Yellowcard的歌儿。黑历史,都他么是黑历史。
我的三年行进到终了而我实在也想不到这三年我变成了什么鬼样子,我激发并速速终止了一场蜉蝣般短暂的恋爱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暗恋(到现在我都并不以此为耻,我猜你大概十分伤心罢。)最终不慎填进据称是全亚洲最好的大学坑念书。从一个高一一开学考班里倒数第一的差学生,难料难料。
我的故事就到了这儿。后面的故事中,最多只有李志万青大农金,流朋少有下文。
昨儿个又听了一遍Lights and Sounds。我仍爱她,而我甚至都快不爱譬如Jack's Mannequin的Everything in Transit和Yeah Yeah Yeahs的Fever to Tell了。甚是讨厌。
我现在已经大抵成长成一名自认的共产主义者,(封资修)大左棍,哲学果儿,穷逼,双性恋以及神级女屌丝(女屌神也是女神且比女神还屌。),却依然喜爱这美帝异性恋男子偶像团体(要说了不起的话人家一度可把少数族裔们都囊括进去了呢!)。我的思维从来断层严重不着逻辑。Ocean Avenue有种流氓无产者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味道(同时又是多么stereotype多么阳光满溢的校园朋克!),Lights and Sounds就总有点不能自知也不能自决的存在主义的调式(这本是矛盾的,却恰恰正是我想说的。)。Abundance of philosophical hints,even without considering ever to produce a set of their ’philosophy‘,brilliance。
Lights and Sounds通过一些难以言明的东西我猜一定程度上把21世纪前十年其他流朋专远远甩在身后了。当流行朋克日渐软滑浓腻地不成样子通过鄙俗的生活和或有冒犯性的笑料逗乐人抑或让乌合之众产生廉价的共鸣,编曲和歌词选材愈发程式化单调化机械化简直是一条流水线下的产物,本是流溢在动态中的创作与表现的时间愈发细分成公众文化与娱乐活动一个可得度量的细部时,Lights and Sounds远远算不上一记重击,却也是十分甜美和大胆的一次违禁活动。诚然她听起来正派又乖顺驯服(似已偏离了人们对Pop Punk的成见),却潜流暗涌,其动势大不可预测。谁说拨乱反正不能是一场革命?
即便Lights and Sounds之后Yellowcard再无佳作。理固宜然,像他们这种以生活背景和个人思考为创作导向的乐队,熬过了那段流离的日子,对成名这瘤子也渐渐脱敏,把该抱怨的抱怨完了,也确实没啥子好写没啥子偏偏要大声呼告的了。像是人的问题走像终极,我们把所有有碍城市发展的建筑强拆一空。我只是很私心地想,哪怕Yellowcard只出过这么一张极好的辑子(即便毛病也是大大的有,她并不是一张完全脱离低级趣味的专辑),其造诣也远在Simple Plan或Good Charlotte等常被拿来比较的乐,队之上。引一句昨天讲过的话:“I know that a song's interpretation is absolutely subjective and vague but lines like "the whole world is different now men have died" or "Can't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yth and man" really reminds you Nietzsche or Foucault or whatchamacallit way more than those consisted of "How does it feel when you kiss when you know that i trust you,And do you think about me when he fucks you?" considering they're of the same age, if the precious not any younger.”甚至不妨一说,在我私下的榜单里Lights and Sounds算是21世纪前十年最佳流朋专辑。
我并没有把两张Lights and Sounds都带到香港来,一张都没有,导致只能屌丝兮兮地在Youtube上扒视频。听完一首像City of Devils或是Words,Hands,Hearts这样的恢弘之作之后甚至怕听到像Guillemots,of Montreal, Dandy Warhols这些我深爱的同以繁茂馥郁为名的乐队的曲子,生怕后者被那种层层铺叠的音墙,生龙活虎的动势和颇为了不起的洗脑人的能耐生生比下去,只剩下几个优美旋律的断层,一匝支离破碎的镭射亮片和一溜儿绵软爽滑的俏皮话。倒是也有敢听的,一个Nick Cave,及Simple Plan和Good Charlotte之流,前一个是压根颠扑不破杀不死斗不赢但是生命历程的氤氲就能压得初入行的小毛孩们气儿都不敢喘一声,后两者只是为了对比凸现Lights and Sounds有多么洗练多么成熟多么原初多么褒义通配符。
我把该讲的大抵都讲了。
(一件怪事,我十四岁的时候多么讨厌Ryan Key,觉得他又不会唱歌人又傻,顶多有点我不敢完全认同的可爱。而我现在竟十足喜欢上他了。我不敢多讲。一切言说皆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