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布克斯特胡德以及特里斯塔诺
关于唱片,简单说几句:
1. 唱片选的是巴赫和布克斯特胡德以及特里斯塔诺自己的作品;布克斯特胡德可能很多人不熟悉,简单来说他就是比巴赫早一代的德国巴洛克作曲家,在我听来他的作品可能跟拉莫的风格更类似;
2. 其中的 Long Walk 是由特里斯塔诺改编自巴赫的14首卡农(BWV 1087),这首可不像哥德堡那么有名,也没有那么多人录音,1974年才被发现。推荐看一个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6z24PQ0Azk/,看完你就知道这个作品是有多牛逼了。我所听过的1087有 Richard Egarr 在他的哥德堡录音里最后所加的大键琴版(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482414/)、Céline Frisch 的哥德堡录音中的弦乐版(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3396279/)以及 Andrei Vieru 所弹的钢琴版(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1590184/),每个都很喜欢;
3. Long Walk 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年轻的巴赫在1705年时长途跋涉,去向布克斯特胡德求教的故事,当时巴赫二十岁。本来巴赫计划呆几周就回去,结果跟布克斯特胡德一起学了三个月;由此可见布克斯特胡德对巴赫以后的作品影响之深;
4. 唱片里最有意思的曲目是布克斯特胡德的那首为键盘乐所作的 "La capricciosa",是由一首德国歌曲 Kraut und Rüben 引出的三十二个变奏。此曲据说就是启发了巴赫写作哥德堡变奏曲的作品。我今天找了大键琴版来听,比较之后,觉得特里斯塔诺把倒数第二个变奏(Partita 31)弹得真的是只有“辉煌”二字可以形容。这又让我想到 Alexandre Tharaud 用钢琴弹拉莫的那张了(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765740/);
5. 唱片将哥德堡的第三十个变奏安排在布克斯特胡德的"La capricciosa"之后,因为巴赫在这个变奏中引用了前面所说的那首歌曲 Kraut und Rüben,他是借此向他的老师布克斯特胡德致敬。
嘛,很有意思的一张唱片。
1. 唱片选的是巴赫和布克斯特胡德以及特里斯塔诺自己的作品;布克斯特胡德可能很多人不熟悉,简单来说他就是比巴赫早一代的德国巴洛克作曲家,在我听来他的作品可能跟拉莫的风格更类似;
2. 其中的 Long Walk 是由特里斯塔诺改编自巴赫的14首卡农(BWV 1087),这首可不像哥德堡那么有名,也没有那么多人录音,1974年才被发现。推荐看一个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6z24PQ0Azk/,看完你就知道这个作品是有多牛逼了。我所听过的1087有 Richard Egarr 在他的哥德堡录音里最后所加的大键琴版(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482414/)、Céline Frisch 的哥德堡录音中的弦乐版(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3396279/)以及 Andrei Vieru 所弹的钢琴版(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1590184/),每个都很喜欢;
3. Long Walk 还有一个含义就是年轻的巴赫在1705年时长途跋涉,去向布克斯特胡德求教的故事,当时巴赫二十岁。本来巴赫计划呆几周就回去,结果跟布克斯特胡德一起学了三个月;由此可见布克斯特胡德对巴赫以后的作品影响之深;
4. 唱片里最有意思的曲目是布克斯特胡德的那首为键盘乐所作的 "La capricciosa",是由一首德国歌曲 Kraut und Rüben 引出的三十二个变奏。此曲据说就是启发了巴赫写作哥德堡变奏曲的作品。我今天找了大键琴版来听,比较之后,觉得特里斯塔诺把倒数第二个变奏(Partita 31)弹得真的是只有“辉煌”二字可以形容。这又让我想到 Alexandre Tharaud 用钢琴弹拉莫的那张了(http://music.douban.com/subject/1765740/);
5. 唱片将哥德堡的第三十个变奏安排在布克斯特胡德的"La capricciosa"之后,因为巴赫在这个变奏中引用了前面所说的那首歌曲 Kraut und Rüben,他是借此向他的老师布克斯特胡德致敬。
嘛,很有意思的一张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