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解说译]肯普夫演奏哥德堡变奏
威廉·肯普夫在钢琴和管风琴上演奏巴赫,这类乐器他从小就熟悉。他献身于钢琴事业,也许这标志着他乃是19世纪的产儿。1895年11月25日肯普夫生于于特博格[Juterbog],在波茨坦附近;1991年5月23日逝于波西塔诺[Positano]。他对巴赫的理解有三个来源:一是他新教徒管风琴师的血统(他的先祖曾在勃兰登堡公国当领唱人);二是他在对位艺术上的深刻理解及与生俱来的才能(11岁时他就会即兴演奏赋格曲);最后是他的信念,扎根于最宽广感受之中的浪漫主义,即所有音乐,不论其形式多么严谨,都可以超越形式限制而表露观念,表达精神领域。如那个时代其他钢琴大师一样,肯普夫将巴赫的管风琴作品,大部分是众赞前奏曲,改编为钢琴曲,并在音乐会大钢琴上演奏。同时他仍旧一直在巴赫原初所定的乐器上演奏这些作品;举例来说,在和平广岛教会 [Church of Peace Hiroshima] 的祝圣仪式上,他举行了一场管风琴独奏会。之后的年月肯普夫很少在音乐会上演奏巴赫,他更愿意去研究如何变换手法来诠释巴赫音乐,不理会关于“正确”风格的论争。直到晚年肯普夫仍然广泛创作——他鄙视艺术有专攻的风尚,算是真正的全能音乐家。 “键盘练习曲”[Clavier-Ubung]是巴赫创作的四部键盘作品集的总标题。肯普夫取“键盘”(巴洛克时期术语中一个灵活的概念)这一总括式的描述,作为补充理由,证明在钢琴上演奏羽管键琴和管风琴作品是合理的。乐器无法保证其本身的可靠性,因为乐器不可避免地与它的时代紧密相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洞明作品背后的意图;借助一种对巴赫而言陌生的声音,也有可能演奏巴赫。演绎者必须用想象力证明,在现代音乐会大钢琴上的改编是合情合理的。 其后为人所知的哥德堡变奏曲,1739到1741年间作于莱比锡,原标题为“咏叹调和不同的变奏,为双层羽管键琴所作”。肯普夫通过增加各个新部分间的对比,将该曲演绎为一种钢琴技艺和作曲艺术的精要。键盘上不同的表现效果,被压缩进最小的空间里,并被发掘得井井有条,甚至说得更好点,是颇有趣味。当然此曲最终的“娱乐”目的是微妙的:演奏并试验对位的可能性,将简单基本的素材超凡而多变地展开为变奏曲形式,为行家们“换换脑子”。对肯普夫而言,“超凡的要素”事实上属于一种审美范畴:每部作品都通过一种最具创造力的智慧,一种机灵而敏感的精神,一种富有灵气的分句和如诗般的优雅魅力而反映出来。巴赫原本的旨意,即是给羽管键琴师哥德堡[Johann Gottlieb Goldberg]提供一整套键盘曲,来帮助其赞助人凯瑟琳伯爵[Carl von Keyserlingk],一位失眠症患者,来打发无眠的夜晚,这个旨意在此得以高贵地实现。 肯普夫视各个变奏为“各具特色的作品”:一首西西里舞曲(变奏7),一首小赋格曲(变奏10),一首温和的行板(变奏15),一首热烈的柔版(变奏25),等等。同样,他明确区分了主要是为谱曲兴趣而作的变奏,与各种艺术技巧(跳跃、双颤音、快速和弦变换等)所主导的变奏。这部作品恰好分成匀称的两部分:第16变奏前是一部分;第16变奏以其壮丽和散布的韵律标志着新的开始,就如一部组曲的开端。结尾部分,在咏叹调原样再现之前,有一首集腋曲[quodlibet](变奏30),引入两条朴素的民歌旋律,开了个音乐玩笑,但旋律始终紧密附和于帕萨卡利亚的低音线。 在一些独立部分的塑造上,肯普夫遵从了布索尼的钢琴版哥德堡变奏曲的处理。此版可追溯到1900年左右——因为肯普夫年轻时,布索尼用现代音乐会大钢琴改编巴赫作品,是这方面颇受尊敬的领军人物。 Karl Schumann
庙脚石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