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

————————————————————
兰草传奇和重金属殿堂,却合作出浪漫主义的民谣。Alison的天籁软语和Plant铁骨柔情绝妙互补,在品类繁多的奇妙弦乐和打击乐器中,将三种流派神奇地融合,空前绝后、超凡脱俗。
————————————————————
一个是当代兰草音乐的领军人物,二十多年来的作品从未失手,一直是学院与大众的共好;一个在三十年前作Led Zepplin的主唱,开创重金属的辉煌。若是别人,不敢想象这最软和最硬的音乐怎么能放在一起;然而这两位传奇,加上同是传奇的制作人T-Bone Burnett,就是做出了这样空前绝后的神作。
有多神?最简洁的证明便是获奖记录。容我摆一摆格莱美:
(若不是格莱美,可能这样非商业的专辑会很难在国内出现,我也不一定能听得到。所以格莱美作为标杆奖项,对音乐的传播确实有一定贡献。)
Raising Sand 08年度专辑、08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Gone Gone Gone (Done Moved On) 07最佳流行合作演唱
Please Read The Letter 08年度制作
Rich Woman 08最佳流行合作演唱
Killing The Blues 08最佳乡村合作演唱
上一次在格莱美可以一专以多首不同的歌收获多个奖项,似乎要到99年桑塔纳的重归,同样是驰骋乐坛二三十年的老将。再往后,一专能有超过一首歌获不同奖的新、中生代艺人,不过Adele、Beyonce几位。老将就是老将,不是以一首歌超水平发挥而成功,而是首首高水平,首首堪当经典。
而要细说音乐本身的神,我一个业余乐迷也可以说上一大堆了。这张专辑的歌据说都是以前的老歌,但很明显不是照搬照抄的翻唱,而是在全新的制作下,经两位传奇的老道歌喉诠释。于是,这专我感受最深的伟大之处便是:二人默契的演唱和精彩又独特的配乐。
Alison在兰草音乐上的造诣,与她不可复制的天籁嗓音有莫大联系。我甚至要夸一夸口,不管什么歌,只要经她嗓子唱,没有不好听的。在这张民谣专辑中,Alison几乎不需要改变唱法,只需要适当调整感情,因为兰草与民谣本就十分相近,所以以美妙歌声贯穿专辑,保证聆听的愉悦,对于Alison自然不在话下。
而对Plant,据说他在80年Led Zepplin解散后,往蓝调摇滚方向发展,那么继续“软化”为民谣,也无甚难度。且当年唱重金属的激烈嚎叫与爆发性演唱,被岁月淘洗过,在知天命化作铁骨柔情,与蓝调摇滚一起融入民谣,同样自有一番风味。
二人在专辑中的合作相当均衡,既有十分悦耳的重唱,也有一方作主唱一方作和声,还分别有独唱的几曲。Plant作主唱时候更多,那么Alison的独唱也多一首;Plant的硬朗带动Alison更干脆,Alison的优美软化Plant的痞气;Plant的和声让Alison的演唱更立体,Alison的和声让Plant的演唱更柔和……总之二人各有互补、交相辉映,这真是完美的合作。
另一方面,制作人T-Bone Burnett的配乐也必须说一说。此专分类为蓝调摇滚或民谣,但我觉得它既比蓝调摇滚温柔好听,又比民谣宏大精彩,似乎在二者之间,却又因配乐中的一项独特而与其完全不同,甚至往另类音乐上靠近。
我仔细听下来,整张专辑出现的乐器只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但其中花样非常多,弦乐中有提琴,兰草和乡村乐中常用的曼陀林、班吉,甚至重金属电吉他也有露脸,打击乐更是多种多样叫不上名字,有沉重的大鼓,也有轻快的小鼓,却音色各不相同,几乎每首歌都有不同的鼓点声。我也不知道是制作人到处探访民间还是自己用合成器合成,仔细辨别那些击打声音真是乐趣无穷,这也应是专辑的一大特色。不过大部分曲子总会有一个沉重扎实的重鼓,定下一个较缓的速度,让人感觉音场十分宽广,与主唱声音和弦乐的较高音部对比形成反差,更有一种宏大磅礴之感。这些重鼓是我在以往的各种主流流派中都没怎么见过的,反而是在独立音乐中有耳闻。它们让这专愈加独特而不可复制,成为民谣或全流派中耀眼的一部作品。
最后,我还觉得这专带有浪漫主义气息。音乐上的浪漫性,还得结合每首歌来说,弦乐与打击乐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关于歌词的浪漫,我也只是以我的听力捕捉了一部分,也得去找歌词来慢慢嚼出味道。但至少《Raising Sand》这个专名,“扬沙”,看起来就像诗文里的意象。
总之,这张神专是空前绝后的大作,音乐中的内涵非常丰富。我还需要多听一听,以发现更多精彩的内容。本来打算继续写分曲评述的,时间不够了,下次有空再写了。
欢迎大家回应哦,不管是认可还是不同意或者有疑问,都尽量回复个,豆瓣音乐实在有些冷清呢。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浪微博@Arthur-Formidable ,
http://weibo.com/at/weibo?topnav=1&wvr=5&mod=message#!/arthur606?topnav=1&wvr=5
在那里比较热闹一点。
兰草传奇和重金属殿堂,却合作出浪漫主义的民谣。Alison的天籁软语和Plant铁骨柔情绝妙互补,在品类繁多的奇妙弦乐和打击乐器中,将三种流派神奇地融合,空前绝后、超凡脱俗。
————————————————————
一个是当代兰草音乐的领军人物,二十多年来的作品从未失手,一直是学院与大众的共好;一个在三十年前作Led Zepplin的主唱,开创重金属的辉煌。若是别人,不敢想象这最软和最硬的音乐怎么能放在一起;然而这两位传奇,加上同是传奇的制作人T-Bone Burnett,就是做出了这样空前绝后的神作。
有多神?最简洁的证明便是获奖记录。容我摆一摆格莱美:
(若不是格莱美,可能这样非商业的专辑会很难在国内出现,我也不一定能听得到。所以格莱美作为标杆奖项,对音乐的传播确实有一定贡献。)
Raising Sand 08年度专辑、08最佳当代民谣专辑
Gone Gone Gone (Done Moved On) 07最佳流行合作演唱
Please Read The Letter 08年度制作
Rich Woman 08最佳流行合作演唱
Killing The Blues 08最佳乡村合作演唱
上一次在格莱美可以一专以多首不同的歌收获多个奖项,似乎要到99年桑塔纳的重归,同样是驰骋乐坛二三十年的老将。再往后,一专能有超过一首歌获不同奖的新、中生代艺人,不过Adele、Beyonce几位。老将就是老将,不是以一首歌超水平发挥而成功,而是首首高水平,首首堪当经典。
而要细说音乐本身的神,我一个业余乐迷也可以说上一大堆了。这张专辑的歌据说都是以前的老歌,但很明显不是照搬照抄的翻唱,而是在全新的制作下,经两位传奇的老道歌喉诠释。于是,这专我感受最深的伟大之处便是:二人默契的演唱和精彩又独特的配乐。
Alison在兰草音乐上的造诣,与她不可复制的天籁嗓音有莫大联系。我甚至要夸一夸口,不管什么歌,只要经她嗓子唱,没有不好听的。在这张民谣专辑中,Alison几乎不需要改变唱法,只需要适当调整感情,因为兰草与民谣本就十分相近,所以以美妙歌声贯穿专辑,保证聆听的愉悦,对于Alison自然不在话下。
而对Plant,据说他在80年Led Zepplin解散后,往蓝调摇滚方向发展,那么继续“软化”为民谣,也无甚难度。且当年唱重金属的激烈嚎叫与爆发性演唱,被岁月淘洗过,在知天命化作铁骨柔情,与蓝调摇滚一起融入民谣,同样自有一番风味。
二人在专辑中的合作相当均衡,既有十分悦耳的重唱,也有一方作主唱一方作和声,还分别有独唱的几曲。Plant作主唱时候更多,那么Alison的独唱也多一首;Plant的硬朗带动Alison更干脆,Alison的优美软化Plant的痞气;Plant的和声让Alison的演唱更立体,Alison的和声让Plant的演唱更柔和……总之二人各有互补、交相辉映,这真是完美的合作。
另一方面,制作人T-Bone Burnett的配乐也必须说一说。此专分类为蓝调摇滚或民谣,但我觉得它既比蓝调摇滚温柔好听,又比民谣宏大精彩,似乎在二者之间,却又因配乐中的一项独特而与其完全不同,甚至往另类音乐上靠近。
我仔细听下来,整张专辑出现的乐器只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但其中花样非常多,弦乐中有提琴,兰草和乡村乐中常用的曼陀林、班吉,甚至重金属电吉他也有露脸,打击乐更是多种多样叫不上名字,有沉重的大鼓,也有轻快的小鼓,却音色各不相同,几乎每首歌都有不同的鼓点声。我也不知道是制作人到处探访民间还是自己用合成器合成,仔细辨别那些击打声音真是乐趣无穷,这也应是专辑的一大特色。不过大部分曲子总会有一个沉重扎实的重鼓,定下一个较缓的速度,让人感觉音场十分宽广,与主唱声音和弦乐的较高音部对比形成反差,更有一种宏大磅礴之感。这些重鼓是我在以往的各种主流流派中都没怎么见过的,反而是在独立音乐中有耳闻。它们让这专愈加独特而不可复制,成为民谣或全流派中耀眼的一部作品。
最后,我还觉得这专带有浪漫主义气息。音乐上的浪漫性,还得结合每首歌来说,弦乐与打击乐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关于歌词的浪漫,我也只是以我的听力捕捉了一部分,也得去找歌词来慢慢嚼出味道。但至少《Raising Sand》这个专名,“扬沙”,看起来就像诗文里的意象。
总之,这张神专是空前绝后的大作,音乐中的内涵非常丰富。我还需要多听一听,以发现更多精彩的内容。本来打算继续写分曲评述的,时间不够了,下次有空再写了。
欢迎大家回应哦,不管是认可还是不同意或者有疑问,都尽量回复个,豆瓣音乐实在有些冷清呢。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浪微博@Arthur-Formidable ,
http://weibo.com/at/weibo?topnav=1&wvr=5&mod=message#!/arthur606?topnav=1&wvr=5
在那里比较热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