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on+Swing,再见已不是最好的对方

-----一张关于3个“佬”的粤语大碟-----
《...3mm》是继2009年的《H3M》、2011年的《?》后又一张唱片标题“怪异”的陈奕迅大碟。“3mm”的正解是“3 married men”,指3个已婚人士,包括大碟的制作人Eric Kwok及Jerald,以及负责演绎的陈奕迅。
陈奕迅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EAS Music后的头炮正是这张粤语大碟《...3mm》。对于陈奕迅今时今日在粤语歌坛的地位,号召一班幕后音乐人定时制作一张广东话大碟已非难事,但应付越来越挑剔的耳朵反而是key point。在05年加盟环球后,一张高质素的《U87》令当时陷入低迷一年多的陈奕迅重返巅峰,紧接着的《What's Going On...?》后,能将想法付诸成两张有代表性的流行概念大碟,一张跳舞电音的《Listen to Eason Chan》,另一张是band sound的《H3M》,两张粤语大碟均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并见证了香港流行乐坛近些年蓄势待变的格局。陈奕迅并非一个喜欢被“定义死”的歌手,他既不抗拒市场受乐的惨情K歌,又勇于尝试一些新的曲风以及乐于与不同的音乐创作人合作。显而易见,在环球陈奕迅对于音乐的主导权越来越大,对于新的尝试越发热衷。
经历了《H3M》后,两年间三张粤语EP的缓冲,既有商业化明显的《Time Flies》,也有突显音乐玩乐精神的《Taste the Atmosphere》,当然也有商业性与艺术性未够统一的《Stranger Under My Skin》。陈奕迅的粤语唱片一直“马不停蹄”,在商业化与艺术追求的冲突融和中,确也维持住他在香港流行乐坛指标人物的地位。显然,整张《...3mm》听下来,大碟音乐野心未够彻底,仍然对商业市场抱以极大的保留空间。
-----From Swing,For Eason-----
准确地表述,这张唱片“出街”时,Swing早已“二度”解散。不过,用陈奕迅自己的话来讲,这张《...3mm》才是Eric Kwok及Jerald二子合体制作的最后一张唱片,而不是解散之作《Swing到尽》。
Swing二子与陈奕迅的渊源可追溯到华星时代Eason于1999年出版的专辑《幸福》。Eric Kwok给陈奕迅创作了那首大热的《幸福摩天轮》的曲。此后Eric Kwok与陈奕迅一直合作无间。Jerald与陈奕迅的合作则始于2006年的EP《Life Continues...》,当年那张以探究人生为题的唱片,实则也是Swing二子与陈奕迅第一次深度合作,Jerald及Eric Kwok制作了《Life Continues...》中绝大多数也是最精彩的几首作品,包括《落花流水》、《人车志》、《最佳损友》等。因此,《...3mm》可看作是《Life Continues...》后的一个延伸,同样也以探究人生为题。
《Life Continues...》幕后班底少不了重头的负责曲/编/监的Jerald及Eric Kwok;填词部分,除了小克外,黄伟文、林若宁、林宝、陈咏谦都是Swing重组后的固定填词人班底,换句话讲,《...3mm》是较原汁原味的Swing唱片,仅是换了一个主唱陈奕迅。
-----二度合作,难复当年之勇-----
对于跳舞电子音乐,珠玉在前已有一张《Listen to Eason Chan》,当时Eric Kwok也在其中交出一首《时代巨轮》。回到《...3mm》,Swing将上世纪英伦新浪潮的电子跳舞元素交由陈奕迅演绎,在dance beat中分解十种金钱买不到的事物。由于Eric Kwok及Jerald选取的以new wave及dance beat风格居多,主流气息重,只不过香港玩跳舞电音的实在少,感觉新鲜罢了。
这张专辑最大的遗憾是Eric Kwok及Jerald没有百分百发挥Swing的功力。《...3mm》若完全按照Swing的套路做,最明显的是,Jerald擅长jazz/funky,Eric Kwok的强项在于跳舞电子及抒情旋律,《...3mm》就是缺了Swing的爵士摇摆味,只有跳舞电子及慢板抒情。此外,《...3mm》的曲风未够统一,上半碟还是跳舞电子,下半碟回复canto-pop的慢板抒情,对于这部分慢歌canto-pop,即使唱片歌词立意如何新颖,就旋律而言,《...3mm》较之《Life Continues...》还是无法复制当年的精致惊艳。稍感欣慰的是,Eason及Swing决定将两首快歌《重口味》及《碌卡》作为头两波派台主打倒是一个勇气的体现。
《重口味》充满上世纪80年代新浪潮电子音乐的怀旧味道,小克填词的《非礼》字频高语速快,这首techno作品比起去年梁汉文的《懒音哥》还要难唱。《Class》synth pop的风格透露了“修养”的缺失。《碌卡》是唯一带有摇摆味的一首歌,bass line的框架下,在略带funky的节拍下,将都市人“人情债”满身的尴尬表露无遗。《蚊》以小见大,林若宁的歌词饶有意思,从夜半蚊子的骚扰说起,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对立冷漠的一面刻画出来,凡事怀疑,事事执拗。《Let it out》的歌名容易令人想起The Beatles经典的《Let it be》,还有Swing自己摇摆味的《Let it go》,这首歌内容励志,旋律却过分K歌化。《习惯说》有着guitar pop的味道,陈咏谦的歌词貌似平淡却有个中体悟。
一直以来,Swing的软肋不在作品的创作部分而在演绎方面。Swing的创作能力毋庸置疑,不过Eric Kwok及Jerald都谈不上唱功了得,而Eason则被公认为唱功好的歌手。Swing+Eason,本是极具期待的合作碰撞,况且在《Life Continues...》就见识过其威力。事过境迁,陈奕迅的声音状态已不在最佳,而Swing的创作似乎都将“好货”一次性留给了自己重组后的三张唱片《武当》、《电》及《Swing到尽》。
3.3分,3星
《...3mm》是继2009年的《H3M》、2011年的《?》后又一张唱片标题“怪异”的陈奕迅大碟。“3mm”的正解是“3 married men”,指3个已婚人士,包括大碟的制作人Eric Kwok及Jerald,以及负责演绎的陈奕迅。
陈奕迅成立自己的音乐制作公司EAS Music后的头炮正是这张粤语大碟《...3mm》。对于陈奕迅今时今日在粤语歌坛的地位,号召一班幕后音乐人定时制作一张广东话大碟已非难事,但应付越来越挑剔的耳朵反而是key point。在05年加盟环球后,一张高质素的《U87》令当时陷入低迷一年多的陈奕迅重返巅峰,紧接着的《What's Going On...?》后,能将想法付诸成两张有代表性的流行概念大碟,一张跳舞电音的《Listen to Eason Chan》,另一张是band sound的《H3M》,两张粤语大碟均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并见证了香港流行乐坛近些年蓄势待变的格局。陈奕迅并非一个喜欢被“定义死”的歌手,他既不抗拒市场受乐的惨情K歌,又勇于尝试一些新的曲风以及乐于与不同的音乐创作人合作。显而易见,在环球陈奕迅对于音乐的主导权越来越大,对于新的尝试越发热衷。
经历了《H3M》后,两年间三张粤语EP的缓冲,既有商业化明显的《Time Flies》,也有突显音乐玩乐精神的《Taste the Atmosphere》,当然也有商业性与艺术性未够统一的《Stranger Under My Skin》。陈奕迅的粤语唱片一直“马不停蹄”,在商业化与艺术追求的冲突融和中,确也维持住他在香港流行乐坛指标人物的地位。显然,整张《...3mm》听下来,大碟音乐野心未够彻底,仍然对商业市场抱以极大的保留空间。
-----From Swing,For Eason-----
准确地表述,这张唱片“出街”时,Swing早已“二度”解散。不过,用陈奕迅自己的话来讲,这张《...3mm》才是Eric Kwok及Jerald二子合体制作的最后一张唱片,而不是解散之作《Swing到尽》。
Swing二子与陈奕迅的渊源可追溯到华星时代Eason于1999年出版的专辑《幸福》。Eric Kwok给陈奕迅创作了那首大热的《幸福摩天轮》的曲。此后Eric Kwok与陈奕迅一直合作无间。Jerald与陈奕迅的合作则始于2006年的EP《Life Continues...》,当年那张以探究人生为题的唱片,实则也是Swing二子与陈奕迅第一次深度合作,Jerald及Eric Kwok制作了《Life Continues...》中绝大多数也是最精彩的几首作品,包括《落花流水》、《人车志》、《最佳损友》等。因此,《...3mm》可看作是《Life Continues...》后的一个延伸,同样也以探究人生为题。
《Life Continues...》幕后班底少不了重头的负责曲/编/监的Jerald及Eric Kwok;填词部分,除了小克外,黄伟文、林若宁、林宝、陈咏谦都是Swing重组后的固定填词人班底,换句话讲,《...3mm》是较原汁原味的Swing唱片,仅是换了一个主唱陈奕迅。
-----二度合作,难复当年之勇-----
对于跳舞电子音乐,珠玉在前已有一张《Listen to Eason Chan》,当时Eric Kwok也在其中交出一首《时代巨轮》。回到《...3mm》,Swing将上世纪英伦新浪潮的电子跳舞元素交由陈奕迅演绎,在dance beat中分解十种金钱买不到的事物。由于Eric Kwok及Jerald选取的以new wave及dance beat风格居多,主流气息重,只不过香港玩跳舞电音的实在少,感觉新鲜罢了。
这张专辑最大的遗憾是Eric Kwok及Jerald没有百分百发挥Swing的功力。《...3mm》若完全按照Swing的套路做,最明显的是,Jerald擅长jazz/funky,Eric Kwok的强项在于跳舞电子及抒情旋律,《...3mm》就是缺了Swing的爵士摇摆味,只有跳舞电子及慢板抒情。此外,《...3mm》的曲风未够统一,上半碟还是跳舞电子,下半碟回复canto-pop的慢板抒情,对于这部分慢歌canto-pop,即使唱片歌词立意如何新颖,就旋律而言,《...3mm》较之《Life Continues...》还是无法复制当年的精致惊艳。稍感欣慰的是,Eason及Swing决定将两首快歌《重口味》及《碌卡》作为头两波派台主打倒是一个勇气的体现。
《重口味》充满上世纪80年代新浪潮电子音乐的怀旧味道,小克填词的《非礼》字频高语速快,这首techno作品比起去年梁汉文的《懒音哥》还要难唱。《Class》synth pop的风格透露了“修养”的缺失。《碌卡》是唯一带有摇摆味的一首歌,bass line的框架下,在略带funky的节拍下,将都市人“人情债”满身的尴尬表露无遗。《蚊》以小见大,林若宁的歌词饶有意思,从夜半蚊子的骚扰说起,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对立冷漠的一面刻画出来,凡事怀疑,事事执拗。《Let it out》的歌名容易令人想起The Beatles经典的《Let it be》,还有Swing自己摇摆味的《Let it go》,这首歌内容励志,旋律却过分K歌化。《习惯说》有着guitar pop的味道,陈咏谦的歌词貌似平淡却有个中体悟。
一直以来,Swing的软肋不在作品的创作部分而在演绎方面。Swing的创作能力毋庸置疑,不过Eric Kwok及Jerald都谈不上唱功了得,而Eason则被公认为唱功好的歌手。Swing+Eason,本是极具期待的合作碰撞,况且在《Life Continues...》就见识过其威力。事过境迁,陈奕迅的声音状态已不在最佳,而Swing的创作似乎都将“好货”一次性留给了自己重组后的三张唱片《武当》、《电》及《Swing到尽》。
3.3分,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