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噪声走,放光进来
一年前艾米怀恩豪斯死在了自己的公寓里面,我习惯于将这个情景和极为难看的死相挂钩。四仰八叉,蹉跎万分,四旁不妨杂物排布烟雾缭绕。
但死毕竟是自己的事,她无拘束地死掉,外人没有任何“本应说”的东西,惟知趣而闭嘴是分内的事。
不过我们嘴很杂并且很难得自我谴责一次,所以各种说法流传不止。多说她是吸毒致死的,我也苟同,因为这样比较好,比较符合她,一个“毒后”、浓重的眼影、大多数时间无精打采的眼神、穿走在黑色艺术的放荡身影、种种。在我看来,艾米怀恩豪斯本就不是在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着,而像挂在天上的斑斑驳驳的黄月——一枚缺损的大黄牙——镶在有盐有味的自行其是的老海盗嘴里…或是什么,是一个意象,寄托了我个人脑海中翻腾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是她自己本身真实具备的。
我脑里翻腾些什么呢?找个答案,继而昂首挺胸冲上坡去的本能。
我要找一切出现又急匆匆消失,它在时间上,它在空间上,它在我感官上,它在所有人感官上,占据一席之地——这的真意义。我要向上走去,看到更高远处舒服的景观,希望抛弃苦海,而苦海就是清醒独立的代价,是理解人世荒谬的本质,现世的愚不可及,思考又得不出结论的怨恨。
确切说来,我们并不是多雨多雾的山坡上的一棵草,或是追逐自己的尾巴就可以获得欢乐的一只猫。对于它们,无论在生理上多么相似,“人”永远孤独,因为我们的智慧超出了一个阈值——我们能够找到自性,意识到自我,识别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以此,我们的意识不能够停止,永远思索着不可知的命运,看不清目的地,不知道自己身向何处。这即是苦海。
人格在生活中无法完整,也无法满足它的所有食欲。我们的人格还往另一个更高远的地方走动,其方向必定引领我们与生活南辕北辙,所以要想生存就必须要人格分裂,双重思想,在明知生活的丑陋的同时活在其中,活在其中的同时又不停地眺望另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总想要看到一些人,以便能让我们自己相信那样的人生是存在的——脱离生活,活在完全的精神世界中,活在不苟且与不奴性中。看到那些“艺人”,或者说是自己脑海中阐释的、臆造的“艺人”,想象自己能和他们一道,和苦海脱离。
脱离了的不仅是他们。而其实他们也不一定真的脱离了。但在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里,确乎如此——他们创造了烟、酒精、诗、毒品、音乐、文学、电影,在麻木与放纵中,在暴力与性中,那么一二刻,我们都脱离了——像中华小当家的评委一样欲仙欲死地浮在半空中游来游去。
脱离了的还有那些“外物”们,那些大笑歌唱的乡下黑子,窗子玻璃里投射的阳光,瑰丽的云…这些“外物”真的无烦恼、无拘束,有一尘不染的美感。他们无视“意义、价值、目的与方法”,脚步像季节一样轻快,适时来去,是真的自由。
然后是“大家”。他们不同,他们清清楚楚地思索过上述四项:“意义、价值、目的与方法”,但年华老去了,沧桑已定;曾有过“性的苦闷”、“生的苦闷”——还是活下去,不发疯,人事微茫起伏变幻,棱角已光滑,越老、越温柔,不再敏感、不再情绪化、不再暴起、不再嚎哭、不再放声大笑,不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步入老年之后,广漠而寥廓的内心世界起得了什么波澜?相信已不再为“清醒”而感到忧劳苦痛了,不再感到所见所思之物,一圈圈、永远缠。他翻到藩篱之外,在我头顶盘旋,情景盛大,我虚着眼看,脖颈已酸痛。
我不酸痛地看着的是什么呢?
杰克凯鲁亚克这么说:“O ever weeping, O ever young.”,有点逼,单说“Ever weeping, ever young.” 也就接受了。王永年译到: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倒是有范儿,被众多文艺男女青年记住,用修正液涂到桌面上。
凯鲁亚克手握的观点是:永葆敏感而有注意力的年轻的心。他这样做是更甚的,在劝我们留在藩篱之内,继续周遭永无休止的噪声,最多放点光,救救自己濒临崩溃的灵魂。
事实即如此:“外物”与接近“外物”的平淡内心不再挣扎。我们羡慕他们,但是我们又更喜爱看见同与我们痛苦的人。
彷徨的我们大多还是希求共鸣。或许一个在生活中怀有各种冲突、非议与个人罪恶的艺人,能够负载更多痛苦和挣扎的灵魂,能创作出更通融人心的伟大作品。所以我把视线从“大家”身上移开,看着同在藩篱里的艺人们,我想和他们吟诵同样的罪恶诗歌,让脑子里永远缠住的噪声走,放不真实的、如梦如幻的光进来。
艺术就是这样救独立人格的我或我们。我或我们也就默许艺人(文人)不必过分操持所谓必须的准则与规范。毕竟,最让人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看,像成瘾一般迷恋然后达到精神刺激满足的作品,出自艺人之手。
永远的绝对的美,和我们自己定义的幸福,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它们在那些草上,在那些光辉当中。我们自己得不到永远的幸福,永远的只有“短暂的幸福”的记忆。这样说来,所有的艺术,所有的文学,目的都不过是为大家寻求一刻刺激、一刻痛快,它们并不提供答案,只是带我们到绝望的边缘,听着相互回应的代代叹息。
在孑然一身无法抵挡无助的时候,转身背对它,仿佛它从未存在过,仿佛永恒的光真的存在于这样的短暂当中。
我之所以迷恋艾米怀恩豪斯,是因为我从她的歌当中听到每一个人的个人层面的挣扎、折磨与摧残,其间并没有失去理性的“崇高”的英雄的放抗,只有理性冷静到残酷的默然忍受。
我们惋惜她所谓吸毒,毕竟社会道德难以逾越,但在分裂出的另一个我的眼中,自始至终理解与包容这一切——那些精神果实,那些不断被包装者烙上“黑色艺术”的鬼魅燎烟,感受到冰冷的现实的情绪。就像是头痛欲裂但又无法入眠,在这所有人都已熟睡的时候,仇恨自己,怒气冲天,想要向安眠药求助又不敢太过依赖,希求解脱但又知道,那既是解药,又是毒药。
真正的艺术就诞生在这些躁狂、腥臭与燠热当中,除去那些渴望被关注,攀爬高格调的中国式的贬低式的“文艺”二字,这里面有更多被现实压迫的清醒。那些最叫人尊敬的最清醒者,创造出最叫人嗜爱的作品,最是想要片刻的不清醒,想要些刺激与麻木,他们太过清醒的双眼掠过现实,身陷深不可测没有生气的泥淖当中;同时,数以万计的平民式的文艺分子被压在金字塔下,不想要大声嚎叫,希望小声吟诵也能被清晰听见但永远无法实现,他们的作品一直到死后,百年之后,糜烂掉,也没有人真正读过。波拉尼奥笔下《荒野侦探》中,年轻的诗人们经历了二十年不可逆的生命体验与幻灭,找到了失踪的女诗人,却也毕竟迷失了当年一腔文学艺术的热血,变成了新的失踪者。我无助地预感到,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是失踪者的。
艾米怀恩豪斯和拉美的文艺群众一样,与意识到、意识不到生活的复杂与难堪的所有人也一样。无论是否有多不清醒,有多看不见,本己所经历的生活真相——其本质从没有改变过,永远是荒凉冰冷的。
在酒精的麻木中寻求解脱,在毒品的迷幻的快感的威严下自甘失去,做安全感的囚徒,做强迫症的奴隶,在最残忍的夏日,放着叫作黑色艺术的爵士,在弥漫着尼古丁与酒精味道的肮脏房间,最后一次找到解药即毒药,后背上汗流如注,脸上泪如雨下,无法忍受地放声尖笑,在极度不真实的信仰中,走向死亡的最终解脱。
再说一次,现实不是现实,是经过我们脑子阐释后的现实。所以我们看不到人和事本身,我们所谓看到的,都是“他们”,加“我们臆造的他们”。艾米怀恩豪斯已死,我也不认识她。
死吧,死吧,作一串钥匙,开我一扇思维游戏的门;作一个楔子,引我写此篇喟叹唏嘘的谵言妄语。这真的不错了,痛快而干脆地离开,于是尔后再无交口溢美的艺术品被创下,我们看不到你的皱纹,你不会老到江郎才尽,留下只有茂盛时候的模样。
艺人何必长留于世呢?死去何所道——死去吧,这样最美感,最诗意,死后你便是没有烦恼的孩子手中的一个花皮球,一只追着自己尾巴就感到欢喜的猫,一棵多雨多雾山坡上的草——冲破了藩篱,不再有无尽思考的思维深渊,只有光辉,绝对的福祉。
让噪声走,放光进来吧。
但死毕竟是自己的事,她无拘束地死掉,外人没有任何“本应说”的东西,惟知趣而闭嘴是分内的事。
不过我们嘴很杂并且很难得自我谴责一次,所以各种说法流传不止。多说她是吸毒致死的,我也苟同,因为这样比较好,比较符合她,一个“毒后”、浓重的眼影、大多数时间无精打采的眼神、穿走在黑色艺术的放荡身影、种种。在我看来,艾米怀恩豪斯本就不是在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着,而像挂在天上的斑斑驳驳的黄月——一枚缺损的大黄牙——镶在有盐有味的自行其是的老海盗嘴里…或是什么,是一个意象,寄托了我个人脑海中翻腾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是她自己本身真实具备的。
我脑里翻腾些什么呢?找个答案,继而昂首挺胸冲上坡去的本能。
我要找一切出现又急匆匆消失,它在时间上,它在空间上,它在我感官上,它在所有人感官上,占据一席之地——这的真意义。我要向上走去,看到更高远处舒服的景观,希望抛弃苦海,而苦海就是清醒独立的代价,是理解人世荒谬的本质,现世的愚不可及,思考又得不出结论的怨恨。
确切说来,我们并不是多雨多雾的山坡上的一棵草,或是追逐自己的尾巴就可以获得欢乐的一只猫。对于它们,无论在生理上多么相似,“人”永远孤独,因为我们的智慧超出了一个阈值——我们能够找到自性,意识到自我,识别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以此,我们的意识不能够停止,永远思索着不可知的命运,看不清目的地,不知道自己身向何处。这即是苦海。
人格在生活中无法完整,也无法满足它的所有食欲。我们的人格还往另一个更高远的地方走动,其方向必定引领我们与生活南辕北辙,所以要想生存就必须要人格分裂,双重思想,在明知生活的丑陋的同时活在其中,活在其中的同时又不停地眺望另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总想要看到一些人,以便能让我们自己相信那样的人生是存在的——脱离生活,活在完全的精神世界中,活在不苟且与不奴性中。看到那些“艺人”,或者说是自己脑海中阐释的、臆造的“艺人”,想象自己能和他们一道,和苦海脱离。
脱离了的不仅是他们。而其实他们也不一定真的脱离了。但在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里,确乎如此——他们创造了烟、酒精、诗、毒品、音乐、文学、电影,在麻木与放纵中,在暴力与性中,那么一二刻,我们都脱离了——像中华小当家的评委一样欲仙欲死地浮在半空中游来游去。
脱离了的还有那些“外物”们,那些大笑歌唱的乡下黑子,窗子玻璃里投射的阳光,瑰丽的云…这些“外物”真的无烦恼、无拘束,有一尘不染的美感。他们无视“意义、价值、目的与方法”,脚步像季节一样轻快,适时来去,是真的自由。
然后是“大家”。他们不同,他们清清楚楚地思索过上述四项:“意义、价值、目的与方法”,但年华老去了,沧桑已定;曾有过“性的苦闷”、“生的苦闷”——还是活下去,不发疯,人事微茫起伏变幻,棱角已光滑,越老、越温柔,不再敏感、不再情绪化、不再暴起、不再嚎哭、不再放声大笑,不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
步入老年之后,广漠而寥廓的内心世界起得了什么波澜?相信已不再为“清醒”而感到忧劳苦痛了,不再感到所见所思之物,一圈圈、永远缠。他翻到藩篱之外,在我头顶盘旋,情景盛大,我虚着眼看,脖颈已酸痛。
我不酸痛地看着的是什么呢?
杰克凯鲁亚克这么说:“O ever weeping, O ever young.”,有点逼,单说“Ever weeping, ever young.” 也就接受了。王永年译到: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这句倒是有范儿,被众多文艺男女青年记住,用修正液涂到桌面上。
凯鲁亚克手握的观点是:永葆敏感而有注意力的年轻的心。他这样做是更甚的,在劝我们留在藩篱之内,继续周遭永无休止的噪声,最多放点光,救救自己濒临崩溃的灵魂。
事实即如此:“外物”与接近“外物”的平淡内心不再挣扎。我们羡慕他们,但是我们又更喜爱看见同与我们痛苦的人。
彷徨的我们大多还是希求共鸣。或许一个在生活中怀有各种冲突、非议与个人罪恶的艺人,能够负载更多痛苦和挣扎的灵魂,能创作出更通融人心的伟大作品。所以我把视线从“大家”身上移开,看着同在藩篱里的艺人们,我想和他们吟诵同样的罪恶诗歌,让脑子里永远缠住的噪声走,放不真实的、如梦如幻的光进来。
艺术就是这样救独立人格的我或我们。我或我们也就默许艺人(文人)不必过分操持所谓必须的准则与规范。毕竟,最让人用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看,像成瘾一般迷恋然后达到精神刺激满足的作品,出自艺人之手。
永远的绝对的美,和我们自己定义的幸福,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它们在那些草上,在那些光辉当中。我们自己得不到永远的幸福,永远的只有“短暂的幸福”的记忆。这样说来,所有的艺术,所有的文学,目的都不过是为大家寻求一刻刺激、一刻痛快,它们并不提供答案,只是带我们到绝望的边缘,听着相互回应的代代叹息。
在孑然一身无法抵挡无助的时候,转身背对它,仿佛它从未存在过,仿佛永恒的光真的存在于这样的短暂当中。
我之所以迷恋艾米怀恩豪斯,是因为我从她的歌当中听到每一个人的个人层面的挣扎、折磨与摧残,其间并没有失去理性的“崇高”的英雄的放抗,只有理性冷静到残酷的默然忍受。
我们惋惜她所谓吸毒,毕竟社会道德难以逾越,但在分裂出的另一个我的眼中,自始至终理解与包容这一切——那些精神果实,那些不断被包装者烙上“黑色艺术”的鬼魅燎烟,感受到冰冷的现实的情绪。就像是头痛欲裂但又无法入眠,在这所有人都已熟睡的时候,仇恨自己,怒气冲天,想要向安眠药求助又不敢太过依赖,希求解脱但又知道,那既是解药,又是毒药。
真正的艺术就诞生在这些躁狂、腥臭与燠热当中,除去那些渴望被关注,攀爬高格调的中国式的贬低式的“文艺”二字,这里面有更多被现实压迫的清醒。那些最叫人尊敬的最清醒者,创造出最叫人嗜爱的作品,最是想要片刻的不清醒,想要些刺激与麻木,他们太过清醒的双眼掠过现实,身陷深不可测没有生气的泥淖当中;同时,数以万计的平民式的文艺分子被压在金字塔下,不想要大声嚎叫,希望小声吟诵也能被清晰听见但永远无法实现,他们的作品一直到死后,百年之后,糜烂掉,也没有人真正读过。波拉尼奥笔下《荒野侦探》中,年轻的诗人们经历了二十年不可逆的生命体验与幻灭,找到了失踪的女诗人,却也毕竟迷失了当年一腔文学艺术的热血,变成了新的失踪者。我无助地预感到,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是失踪者的。
艾米怀恩豪斯和拉美的文艺群众一样,与意识到、意识不到生活的复杂与难堪的所有人也一样。无论是否有多不清醒,有多看不见,本己所经历的生活真相——其本质从没有改变过,永远是荒凉冰冷的。
在酒精的麻木中寻求解脱,在毒品的迷幻的快感的威严下自甘失去,做安全感的囚徒,做强迫症的奴隶,在最残忍的夏日,放着叫作黑色艺术的爵士,在弥漫着尼古丁与酒精味道的肮脏房间,最后一次找到解药即毒药,后背上汗流如注,脸上泪如雨下,无法忍受地放声尖笑,在极度不真实的信仰中,走向死亡的最终解脱。
再说一次,现实不是现实,是经过我们脑子阐释后的现实。所以我们看不到人和事本身,我们所谓看到的,都是“他们”,加“我们臆造的他们”。艾米怀恩豪斯已死,我也不认识她。
死吧,死吧,作一串钥匙,开我一扇思维游戏的门;作一个楔子,引我写此篇喟叹唏嘘的谵言妄语。这真的不错了,痛快而干脆地离开,于是尔后再无交口溢美的艺术品被创下,我们看不到你的皱纹,你不会老到江郎才尽,留下只有茂盛时候的模样。
艺人何必长留于世呢?死去何所道——死去吧,这样最美感,最诗意,死后你便是没有烦恼的孩子手中的一个花皮球,一只追着自己尾巴就感到欢喜的猫,一棵多雨多雾山坡上的草——冲破了藩篱,不再有无尽思考的思维深渊,只有光辉,绝对的福祉。
让噪声走,放光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