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Voimasta Ja Kunniasta》
北欧的金属乐中总是少不了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或是对撒旦教的崇拜。而后者更是许多黑金属创作的源泉。作为一支来自芬兰的金属乐队,Moonsorrow(月伤)的歌曲中崇拜的是芬兰民族的史诗《卡勒瓦拉》中的神祗们。国内大都把月伤称作维京金属,这是错误的,月伤曾声明过他们不是维京,而是异教史诗/民谣金属。我窃以为,维京海盗虽然足够勇敢坚韧,但是用在月伤身上,还是太过小气了。因为他们分明是一群勇往直前的战士!所以我更喜欢称他们为“战争金属”!
月伤是一支使用芬兰语演唱的乐队,在我听来,芬兰语不似德语的刚硬,虽然是黑嗓演唱,但还是能听出芬兰语非常优美。《Voimasta ja Kunniasta》是我听得月伤的第一张砖,也是我极喜爱的一张砖。整张专辑都是在中速的状态下徐徐进行,Riff的编写简明直爽但却极富冲击力。主唱的黑嗓足够凄厉,但又充满张力,没有一点普通意义上黑嗓所表达出的厌世抑郁的负面情绪。其实这张专辑的唱腔不仅有黑嗓,还有大合唱,水喉,清嗓,吟诵,这些毫不相干的唱法杂糅在一起却让人听得异常舒服。键盘的采样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有战马的嘶鸣声,有刀剑交错的战斗声,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有海浪不断冲刷礁石声,有大风卷地的呜咽声,这些声音放在歌曲中极大的烘托出了歌曲的战斗氛围!充分的体现出了月伤气势磅礴的特征。
整张专辑的结构十分严谨,在我看来就是描述出一场战争的始末。《Tyven》可以说是我听过的最最好听的序曲了。这首曲子的旋律简单明快,钢琴和风笛的交错运用十分动听!风笛的声音让歌曲更具有芬兰民族特色。这支曲子的旋律贯穿于专辑的始终。接着是《Sankarihauta》,这首歌是我最喜爱的一首歌!随着一声长啸,失真便紧随其后的溢满耳中,极富侵略性的Riff不断的锤击着心脏,听这首歌时,你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中间拔剑的声音太迷人了!如果说《Sankarihauta》就像战争开始前的动员阶段,那么接下来的《Kylan paassa》就代表战争正式打响了!前奏依旧是富有冲击力的Riff,但却加上了刀剑纵横交错的声音,从一开始就描绘出两军士兵对垒的激烈过程。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血战,双方士兵都已精疲力竭,快要到了结束的时刻,《Hiidenpelto》就是这样一首慢板的歌。在这首歌之前,专辑一直是中速的激昂的,而这首歌的前半部分突然一降速,到了中间又一加快,最后却又再度放慢,与下一首歌《Aurinko Ja Kuu》慢速的前奏遥相呼应,仿佛是为最后的总攻积蓄力量。当慢速的前奏过后,又是一阵激昂的Riff,描述着战场上最后的斗争。终于,经过了惨烈的厮杀,战争结束,对阵双方均损失惨重,而长达13分钟的结尾曲《Sankaritarina》正像是一首为对战双方准备的镇魂曲。这首歌像丧乐一般缓缓的进行,反复铺陈的旋律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末尾又出现了序曲《Tyven》,使整张专辑首尾合一,而战争的大幕缓缓拉上。
这就是我理解的Moonsorrow,他们就是一群战士,身先士卒披坚执锐,为了自由和信仰浴血奋战,毫不顾忌个人的生与死,在血与火中实现着个人的最高价值,即使死亡,也会永远留给世人一个骄傲的背影!
在Moonsorrow的演唱会上,主唱必定赤裸上身,在脸上和身上涂上红色颜料当作鲜血,外型十分勇猛。
自我感觉,听Moonsorrow时,特别适合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和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会有别样的听觉和阅读体验。
最后,用豆瓣某大师的话作结语:“如果你根本对金属不感兴趣,但是只要你是一个男人,你就不应该错过这张专辑”。
月伤是一支使用芬兰语演唱的乐队,在我听来,芬兰语不似德语的刚硬,虽然是黑嗓演唱,但还是能听出芬兰语非常优美。《Voimasta ja Kunniasta》是我听得月伤的第一张砖,也是我极喜爱的一张砖。整张专辑都是在中速的状态下徐徐进行,Riff的编写简明直爽但却极富冲击力。主唱的黑嗓足够凄厉,但又充满张力,没有一点普通意义上黑嗓所表达出的厌世抑郁的负面情绪。其实这张专辑的唱腔不仅有黑嗓,还有大合唱,水喉,清嗓,吟诵,这些毫不相干的唱法杂糅在一起却让人听得异常舒服。键盘的采样令人印象十分深刻,有战马的嘶鸣声,有刀剑交错的战斗声,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有海浪不断冲刷礁石声,有大风卷地的呜咽声,这些声音放在歌曲中极大的烘托出了歌曲的战斗氛围!充分的体现出了月伤气势磅礴的特征。
整张专辑的结构十分严谨,在我看来就是描述出一场战争的始末。《Tyven》可以说是我听过的最最好听的序曲了。这首曲子的旋律简单明快,钢琴和风笛的交错运用十分动听!风笛的声音让歌曲更具有芬兰民族特色。这支曲子的旋律贯穿于专辑的始终。接着是《Sankarihauta》,这首歌是我最喜爱的一首歌!随着一声长啸,失真便紧随其后的溢满耳中,极富侵略性的Riff不断的锤击着心脏,听这首歌时,你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中间拔剑的声音太迷人了!如果说《Sankarihauta》就像战争开始前的动员阶段,那么接下来的《Kylan paassa》就代表战争正式打响了!前奏依旧是富有冲击力的Riff,但却加上了刀剑纵横交错的声音,从一开始就描绘出两军士兵对垒的激烈过程。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血战,双方士兵都已精疲力竭,快要到了结束的时刻,《Hiidenpelto》就是这样一首慢板的歌。在这首歌之前,专辑一直是中速的激昂的,而这首歌的前半部分突然一降速,到了中间又一加快,最后却又再度放慢,与下一首歌《Aurinko Ja Kuu》慢速的前奏遥相呼应,仿佛是为最后的总攻积蓄力量。当慢速的前奏过后,又是一阵激昂的Riff,描述着战场上最后的斗争。终于,经过了惨烈的厮杀,战争结束,对阵双方均损失惨重,而长达13分钟的结尾曲《Sankaritarina》正像是一首为对战双方准备的镇魂曲。这首歌像丧乐一般缓缓的进行,反复铺陈的旋律给人以肃穆庄重之感,末尾又出现了序曲《Tyven》,使整张专辑首尾合一,而战争的大幕缓缓拉上。
这就是我理解的Moonsorrow,他们就是一群战士,身先士卒披坚执锐,为了自由和信仰浴血奋战,毫不顾忌个人的生与死,在血与火中实现着个人的最高价值,即使死亡,也会永远留给世人一个骄傲的背影!
在Moonsorrow的演唱会上,主唱必定赤裸上身,在脸上和身上涂上红色颜料当作鲜血,外型十分勇猛。
自我感觉,听Moonsorrow时,特别适合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和李华的《吊古战场文》,会有别样的听觉和阅读体验。
最后,用豆瓣某大师的话作结语:“如果你根本对金属不感兴趣,但是只要你是一个男人,你就不应该错过这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