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螺丝刀
近日偶觅无公害迷幻良方一副,剂量如下:白酒三两+“止咳糖浆”一杯+啤酒三支+“藿香正气水”两杯+惘闻现场两小时。入药照此先后次序,服用间隔不宜超过半小时,剂量视病患轻重酌情增加,如有烟草可做药引,药效更佳。
当开场的2012响起的时候,止咳糖浆的药劲正要挥发,我顺势和流氓碰了一下啤酒,于是之前低空巡回的飞行终于扬起了升降舵,有时候人们并不是要强迫症般的等待一个万物爆炸的结果,如同革命与年轻的命题,惨烈的如若最后的离别与毁灭;有时候人们又不觉于一个万物爆炸般的结果,如同殊途同归与同归于尽的主题,悲壮的如同沧海一粟的自己。说到底不过一个释怀而已。事实上在后摇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中,这些曲子并没有置身世外,无非一个铺陈、积蓄、爆炸的过程,但如何在一个任何人都明知的道理下阐明自己的理解便是一个无可厚非的技术活,更是一个充满艺术意淫的拿捏,在这里,在惘闻的第十三个年头,他们把一切做的游刃有余,即便是为了取悦听者。
正如唱片的封面,2012的开场充满了冰岛范儿,当此前凤毛麟角的风骚电音散落开来的时候,充满北欧风情的打击乐与弦声适时介入 ,当人们开始怀疑究竟是致敬还是取悦的时候,熟知的积蓄过程在更为嚣张的音色下铺展开来,恍惚中人们终于看到他又变出了那把操蛋的螺丝刀。。。。
唱片是在现场买的,因为意犹未尽,也因为药剂过量导致随后失忆的副作用。
《0.7》在试图追逐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观,同时又保留着亚洲后摇的琐碎情怀,于是在这里可以看到更多的电音与叙述方式,看到了风格迥异却美妙无比的《看雨》,看到了更娴熟严谨却不乏惊艳的《龙王塘》,看到了《健忘者主题》偏日式后摇的前奏,看到了《四季歌》中鲜见的慵懒失真与闲散结构。铺陈更为自然老道,积蓄成为最精彩的桥段,爆炸中的主音比之前更突出于氛围的营造,三段式的衔接从容而惊艳,依旧的平铺直叙,没有 Sunlight Ascending大胆的倒叙结构,没有flow 中过度依赖的提琴,没有欧美后摇离人千里之外的憧憬,有的只是一个更从容自我的世界观,同时在不失坦诚的前提下更会取悦于听者的审美价值。
关于现场最后的记忆,似乎是拿着空酒瓶示意流氓看那把上下攒动的螺丝刀,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他看看那螺丝刀上是否还有两年前的铁锈。
当开场的2012响起的时候,止咳糖浆的药劲正要挥发,我顺势和流氓碰了一下啤酒,于是之前低空巡回的飞行终于扬起了升降舵,有时候人们并不是要强迫症般的等待一个万物爆炸的结果,如同革命与年轻的命题,惨烈的如若最后的离别与毁灭;有时候人们又不觉于一个万物爆炸般的结果,如同殊途同归与同归于尽的主题,悲壮的如同沧海一粟的自己。说到底不过一个释怀而已。事实上在后摇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中,这些曲子并没有置身世外,无非一个铺陈、积蓄、爆炸的过程,但如何在一个任何人都明知的道理下阐明自己的理解便是一个无可厚非的技术活,更是一个充满艺术意淫的拿捏,在这里,在惘闻的第十三个年头,他们把一切做的游刃有余,即便是为了取悦听者。
正如唱片的封面,2012的开场充满了冰岛范儿,当此前凤毛麟角的风骚电音散落开来的时候,充满北欧风情的打击乐与弦声适时介入 ,当人们开始怀疑究竟是致敬还是取悦的时候,熟知的积蓄过程在更为嚣张的音色下铺展开来,恍惚中人们终于看到他又变出了那把操蛋的螺丝刀。。。。
唱片是在现场买的,因为意犹未尽,也因为药剂过量导致随后失忆的副作用。
《0.7》在试图追逐一个更为宏大的世界观,同时又保留着亚洲后摇的琐碎情怀,于是在这里可以看到更多的电音与叙述方式,看到了风格迥异却美妙无比的《看雨》,看到了更娴熟严谨却不乏惊艳的《龙王塘》,看到了《健忘者主题》偏日式后摇的前奏,看到了《四季歌》中鲜见的慵懒失真与闲散结构。铺陈更为自然老道,积蓄成为最精彩的桥段,爆炸中的主音比之前更突出于氛围的营造,三段式的衔接从容而惊艳,依旧的平铺直叙,没有 Sunlight Ascending大胆的倒叙结构,没有flow 中过度依赖的提琴,没有欧美后摇离人千里之外的憧憬,有的只是一个更从容自我的世界观,同时在不失坦诚的前提下更会取悦于听者的审美价值。
关于现场最后的记忆,似乎是拿着空酒瓶示意流氓看那把上下攒动的螺丝刀,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他看看那螺丝刀上是否还有两年前的铁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