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评
作为新晋乐队,CNdY在处女EP中的表现可称不错。电子风格混杂20%摇滚乐基因,偏好中长篇作品,虽仅5首歌,时长也近30分钟。乐队大体上承袭了90年代英国锐舞运动魂灵,但5首歌并非统一体,更多体现了新乐队左冲右突的种种尝试。
较有看点的是《有些疯狂》和《街区》。前者Trip-Hop,底鼓既黑又沉,粗粝的Glitch颗粒音色围绕着节奏跳跃,直到2分18秒为止,Massive Attack式的情怀都似模似样。恰在此刻,乐队话锋一转,失真吉他突然杀入,仿似暗屋自省的场景中,旁观视角调转枪头刺入内心。歌曲开始是冥想,却结束得飞沙走石。《街区》是用力之作,Big Beat节奏打得人心情激荡,紧张的琶音合成器主音制造出强烈的剧情感,被顶礼置于专辑名称的Acid音色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空间。不足之处是4分钟处的drop之后,乐曲的能量感缺少上行就到了终点,听者情绪未能彻底释放,没过足瘾。
两首之外,《Deja Vu》是明朗的Techno,延音在中后期的铺陈制造了开阔的心理感受。轻快的主题旋律成为亮点,它从第一耳就跃入声场,一再反复、跳跃,直到结束时刻。在开篇曲位置上,这段旋律有为乐队贴上招牌声音标签的功效。《No.38》和《X Press Recovery》的风格与整体略有不搭,都更像90年代的摇滚乐。前者带着美式Grunge的粗糙,后者是“中国火”和摩登天空早期合辑式的“诗配摇滚乐”,话说得多,感染力却小。就将其当成每支乐队都有的、第一次发片前的历史遗产吧。
也暴露出了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一是鼓点虽硬朗,但律动感有所欠缺,“硬而不僵”是更可努力的方向;二为音乐层次在一些时段略显纷乱繁杂,做减法,让精彩段落更加高亮,可使作品再上一档;三是歌词未能使乐曲加分,能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自然最好,否则应减掉不必要的歌词,即便只拿人声做效果,也比无故沾染玄虚之气要好得多。
CNdY的四人形象冷峻,寡言少语。推荐去看他们的现场演出,这支新乐队还在积累名声的推广阶段,场次往往免费,但乐队成员一直绷足力气认真对待,动辄十四五块效果器,三大机架vintage鼓机、合成器、音序器,两套鼓上台真演,四个“信号处理狂”汗流浃背。仅仅观看人与机器汇合的场景,也足够赏心悦目。
较有看点的是《有些疯狂》和《街区》。前者Trip-Hop,底鼓既黑又沉,粗粝的Glitch颗粒音色围绕着节奏跳跃,直到2分18秒为止,Massive Attack式的情怀都似模似样。恰在此刻,乐队话锋一转,失真吉他突然杀入,仿似暗屋自省的场景中,旁观视角调转枪头刺入内心。歌曲开始是冥想,却结束得飞沙走石。《街区》是用力之作,Big Beat节奏打得人心情激荡,紧张的琶音合成器主音制造出强烈的剧情感,被顶礼置于专辑名称的Acid音色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空间。不足之处是4分钟处的drop之后,乐曲的能量感缺少上行就到了终点,听者情绪未能彻底释放,没过足瘾。
两首之外,《Deja Vu》是明朗的Techno,延音在中后期的铺陈制造了开阔的心理感受。轻快的主题旋律成为亮点,它从第一耳就跃入声场,一再反复、跳跃,直到结束时刻。在开篇曲位置上,这段旋律有为乐队贴上招牌声音标签的功效。《No.38》和《X Press Recovery》的风格与整体略有不搭,都更像90年代的摇滚乐。前者带着美式Grunge的粗糙,后者是“中国火”和摩登天空早期合辑式的“诗配摇滚乐”,话说得多,感染力却小。就将其当成每支乐队都有的、第一次发片前的历史遗产吧。
也暴露出了一些可以提高的地方:一是鼓点虽硬朗,但律动感有所欠缺,“硬而不僵”是更可努力的方向;二为音乐层次在一些时段略显纷乱繁杂,做减法,让精彩段落更加高亮,可使作品再上一档;三是歌词未能使乐曲加分,能言之有物、言简意赅自然最好,否则应减掉不必要的歌词,即便只拿人声做效果,也比无故沾染玄虚之气要好得多。
CNdY的四人形象冷峻,寡言少语。推荐去看他们的现场演出,这支新乐队还在积累名声的推广阶段,场次往往免费,但乐队成员一直绷足力气认真对待,动辄十四五块效果器,三大机架vintage鼓机、合成器、音序器,两套鼓上台真演,四个“信号处理狂”汗流浃背。仅仅观看人与机器汇合的场景,也足够赏心悦目。